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江灏198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纸床》是其成名作,作品探讨的种种社会问题引发各种评论,褒贬不一。而2007年六六发表的长篇小说《蜗居》也引发轩然大波,两部小说里面涉及的问题比较相似,如知识分子在物质与精神的对峙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官本位下的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问题、权力交易等问题,小小的故事情节却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含量,从人生层面到社会层面,将个人、社会、时代三者紧紧地绑在一起,小说之所以能引起轰动影响,是因为小说探讨了当时所存在的值得深思与反思的社会隐患与人类灵魂深处挣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简·爱》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引用了不少《圣经》典故。它们作用于小说的四个层面: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衍生,主题的深化,风格的定位。这四层面彼此相关:情节衍生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深化离不开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衍生,小说风格是各方面细节的各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探讨《简·爱》中的《圣经》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欣赏乃至研究该小说。  相似文献   

3.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简·爱》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引用了不少《圣经》典故。它们作用于小说的四个层面: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衍生,主题的深化,风格的定位。这四层面彼此相关:情节衍生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深化离不开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衍生,小说风格是各方面细节的各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探讨《简·爱》中的《圣经》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欣赏乃至研究该小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女性的地位、小说人物对自然与神秘的崇尚以及孤独感这三个角度比较了《百年孤独》与《红楼梦》这两部小说中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观念及中国和拉丁美洲相通的民族个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共同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说《苔丝》文字间笼罩着强烈的宿命气息,记述了一段无论如何挣扎努力也无法摆脱的命运.托马斯·哈代不仅仅是在讲述着一个女子在社会泥沼中苦苦挣扎的悲惨故事,更是在质问、在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纯洁、真正的美丽,也是在思考一个像苔丝一样的女人,怎么才能得到救赎.本文就《苔丝》的纯洁,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说《报废》主要展现了对现代生活的深刻反思,特别是在消费文化为背景的时代下人被“物”所役使的一种痛苦与挣扎,但这种挣扎在当下中国更具有讽喻色彩。通过对小说中展现的人与物、人与文化、人与时代关系的分析,指出这部小说所独有的社会认识价值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李佩甫的小说《生命册》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情怀,围绕主角吴志鹏的故事均是在城乡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小说中的生态意识颇具悲观主义色彩,体现了多层次的生态问题。在自然生态层面,小说将人的存在与植物的繁衍相类比,被扭曲的植物隐喻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态层面,小说创建了一错位的社会生态系统,小说中的人物陷入困境却无法改变;在精神生态层面,小说将社会生态问题归咎于精神生态失衡,并在表现精神焦虑之外期待重寻灵魂的安宁。  相似文献   

8.
雷达对2005年中国小说作了评述,在“突破欲望层面:由家族、乡土、政治化进入民族灵魂”的标题下,对毕飞宇的《平原》与贾平凹的《秦腔》作了评析,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多部短篇小说中最为引人深思的一篇,这部小说主要是探讨范柳原和白流苏两个主人公在战乱及其前后,如何生存和挣扎的作品。而秋微的《莫失莫忘》也是以林小枝和许友伦这两位主人公的爱情的发展贯穿小说始终。这两部小说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描写爱情的小说,两位作者都是将众多社会事件作为故事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0.
小说《路》(The Road)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最新力作,发表于2006年。自小说出版以来,不但被美国《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时代》杂志等十数家媒体推荐为年度好书,还入围国家书评大奖,更摘下次年美国普利策最佳小说的桂冠。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在美国被誉为海明威与福克纳的后继子,他的作品关注社会问题,探讨人类命运,在表现宏大而严肃的主题的同时又给读者以极大的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11.
《美食、祈祷与爱》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于2006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小说聚焦于作家离婚后通过周游世界达到自我和解,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心路历程。该书一经出版即高居《纽约时报》畅销榜,引发了人们对于女性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本文以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视角,从内在困境、自由选择和自我超越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吉尔伯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猎人峰》是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近年来中国长篇小说界难得的佳作,它代表着陈应松目前的小说创作水准。《猎人峰》叙事老练成熟,风格凌厉稳健,语言凝重多变,情感深沉浓烈,蕴含深邃博大,主题丰富而耐人寻味,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开展对《猎人峰》艺术性的分析,从小说的艺术层面揭示《猎人峰》成功的原因,具有很大必要。探讨《猎人峰》的艺术性成就,需要从小说独到的艺术构思、巧妙的语言移植、丰富的思想含量等三大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具象层面与象征层面显而易见的“互”呈现在《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之中,此为“整体性象征”。而象征意境的营造与“象征的抒情”几乎贯串于鲁讯先生《呐喊》与《彷徨》这两部小说中,这是鲁讯先生广泛地吸纳古今中外小说中的象征艺术,将之融贯与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叶齐尔斯卡作为美国早期犹太文学中的代表作家,其塑造的年轻女性犹太移民形象生动立体。本文尝试通过对小说《孤独的孩子们》中三个层面上的边缘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瑞秋作为犹太移民,在走向新世界过程中的挣扎与彷徨。  相似文献   

15.
《姊妹们》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艾达·坎布雷特于1904年创作的一部力作。该小说详细描写了佩恩尼奎克这一落魄贵族家庭中四个姐妹的生活,并以此为主线重现了当时社会众多阶层对爱情、婚姻、金钱、身份、社会地位等问题的看法。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四姐妹在父权制社会下的爱与挣扎,并进一步解读艾达理想化的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6.
从1977年《色·戒》小说的发表到2007年《色·戒》电影的上映,其引发的讨论一直与政治历史叙述有关。由对小说女主人公王佳芝的精神分析入手,探究张爱玲在小说中如何用"人性"书写瓦解政治历史叙述,继而探讨张爱玲的政治历史观。可以看出,"人性"书写是张爱玲对政治历史叙述的逃逸之路,是另一种政治性表现。  相似文献   

17.
魔幻小说属于幻想文学类型。现代魔幻小说有不同于其它小说类型的审美特点。它运用魔法、巫术的思维特点建构起一个“架空世界”。《魔戒》1954年出版后在西方引发了魔幻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本文将主要分析发表于现代的、以文学文本的形式存在的侧重于其文学价值的现代魔幻小说,并具体以现代受众甚广影响较大的《魔戒》和《哈利.波特》为代表性文本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8.
看《当代》     
继发表了《那儿》、《霓虹》、《豆选事件》等被认为是“新左翼小说”的中篇之后,本期《当代》推出了曹征路的长篇《问苍茫》。显然,《问苍茫》是曹征路对社会现实进行“全景扫描”的“野心”之作,试图大规模描写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以人物群像的方式展示各阶层人物在卷入资本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两部著名的乡土题材小说为代表,以中国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为背景,聚焦不同时代青年人的成长之路,分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矛盾与挣扎,探讨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索与追问,为社会变革时期农村青年人的成长之路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