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城里.到处都是拉着行李车卖薄荷糖的人。他也是卖薄荷糖队伍中的一员。在17岁的这年暑假.他已经抱定了经商的念头.打算就此和学校诀别.开始,他还有些害羞。后来。毒辣的太阳把他的脸蛋晒得黝黑。他也顾不上这些了.扯开了嗓子兜售刚刚批发来的薄荷糖.大街上.百步以内就有一个卖薄荷糖的。所以.他的生意并不好.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业月刊》2008,(8):47-47
在一个住宅区的街道上,无论晴天还是下雨,每天人们总会习惯性地看到卖水果的詹姆·路易推着那部水果车,拖着长长的声音叫卖着。由于他卖的货价格公道,人又老实,人们也都主动到那里顺手买点水果。尽管如此,生意还是不好不坏,只能勉强维持一家7口人的生活开支,  相似文献   

3.
桑迪纳·泰戈斯是生活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索维托黑人贫民窟里的一名17岁青年,由于家境贫寒,他和众多南非青少年一样,读完高中便离开了校园,留在家里帮父母干活挣钱. 但是,几个月下来,泰戈斯便开始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父亲每天带着他去附近的几个垃圾堆翻找可回收的废品,然后送到外面去卖,他们整天与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污物打交道,但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80美元.  相似文献   

4.
汤小小 《知识窗》2011,(12):25-25
16岁的雷恩·普赖斯是美国犹他州的一名高中生,每天早上.当他急匆匆地离开家门坐上校车时,父亲还在睡梦中。  相似文献   

5.
同窗是你     
马浩 《知识窗》2010,(11):44-44
闽,人名,他原名不叫闽。叫什么呢?卖个关子。 有个同学叫广林,大约是他父亲想多养几个儿子吧,独木不成林嘛!不过,同学们由此为他衍生出了个有趣的绰号——麻子,这恐怕是他父亲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6.
化妆品是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的必需品,在我国化妆品按功能可分为六大类,即洁肤类化妆品、护肤类化妆品、彩妆类化妆品、芳香类化妆品、毛发用化妆品和特殊用途类化妆品。本文就从洁肤类化妆品的特点出发浅谈一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相似文献   

7.
化妆品是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的必需品,在我国化妆品按功能可分为六大类,即洁肤类化妆品、护肤类化妆品、彩妆类化妆品、芳香类化妆品、毛发用化妆品和特殊用途类化妆品.本文就从洁肤类化妆品的特点出发浅谈一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相似文献   

8.
正爱马仕集团的创建人蒂埃利·爱马仕出生在法国巴黎郊区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父亲仍举债坚持供他上学。爱马仕大学毕业后没有去找工作,整天钻在自家马圈里鼓捣着什么。父亲得知儿子是在琢磨如何制造马项圈时,责问他说:"一个马项圈能卖多少钱,难道这就是你的理想吗?"爱马仕坚定地对父亲说:"我会用事实证明给你看,马项圈的效应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2012,(9)
2012年4月.一段名为(Caine’sArcade》的视频在美国各大网站引起热议.视频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凯恩.蒙罗伊的9岁小男孩。凯恩家住在美国洛杉矶,他从小就非常勤快、聪明。因为父亲经营着一家二手车汽配店.他常常帮助父亲维修汽车.耳濡目染的他因此养成了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父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影响了李鹤林院士的一生。父亲说:一个读书人.一个中国的读书人.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立德.立功,立言”。李鹤林院士的人生无意识间总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着.即使到了今天自发苍苍的时候他也仍然没有忘记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俊山教授,祖辈都是行医的,传到他这儿已经是第六代了。小时候,他经常跟在父亲的身边,看着父亲耐心亲切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父亲是个极好的人,总是为病人着想。那种对病人感同身受的朴素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他。  相似文献   

12.
成功条件     
黄小平 《知识窗》2010,(8):43-43
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哑巴,但他平日里爱看父亲演戏,并一一默记于心。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他每天起早贪黑练功,终于一鸣惊人,成为有名的武花脸。有一个孩子,自幼患了软骨病。走路一瘸一拐,但他偏爱演戏,苦练多年。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名丑。有一个孩子,自幼学戏,后因病双目失明,成了瞎子,但他更加勤学若练.成为了功深艺湛的名须生。  相似文献   

13.
韦凤美 《知识窗》2013,(11):6-7
一直以来.父亲是一家十来口人唯一的男劳动力。爷爷那时是个小知识分子.辞掉了代课老师的工作后整天在家闲着.于是小学未毕业的父亲担起了照顾父母和妹妹们的责任.十三岁就外出打工赚钱养家.一直到他十九岁娶了母亲。婚后的父亲开始走村串巷收起了破烂.家里的生活因此有了一些改观。  相似文献   

14.
父亲搬了新家之后,在小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开辟了巴掌大小的一块田.从此他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田里除草、施肥、捉虫.给小小的田。圈上漂亮的篱笆。别人的田里种蒜苗、种香葱、种四季豆。图的是绿色环保,养眼又美味。唯有父亲的田里,种得满满的都是花儿.大多是草本植物,比如可以染指甲的凤仙花、大叶子的美人蕉、四季常开的海棠花、愈晚愈香的晚香玉等等。  相似文献   

15.
生紫烟 《知识窗》2014,(15):24-25
1986年,石富出生于湖南省蓝山县的一个农村家庭。那时,父亲是当地最早在县城承包工程的人,还经营着一家石材厂。谁知命运多舛,就在他刚满8岁时,父亲身患肝癌去世。  相似文献   

16.
邹霞 《科教文汇》2014,(32):74-75
《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对忠诚的朋友哈桑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然而他本身亦是狭隘的民族宗教观和父亲罪恶的替罪羊。碍于主流社会对哈拉扎人的偏见,阿米尔违背自己的本性嘲讽、诋毁哈桑,由于父亲的忽视阿米尔牺牲了友情来成全父亲对自己的认可,外界力量粗暴地撕扯着阿米尔的内心,给他敏感纤细的灵魂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眼泪     
古保祥 《知识窗》2011,(8):17-17
小猎人终于找到了报复父亲的最佳方式.在此之前.是他对父亲无边无际的爱恨情仇.在小猎人的记忆里,父亲木讷、不负责任、自私自利。正是因为他的不管不问.没有感情.母亲才病死在榻前无人照管。就凭这一点.这支猎枪就可以对着他的额头发出脆响.  相似文献   

18.
看见     
孙君飞 《知识窗》2014,(23):25-25
一位急诊科医生看见一位父亲蹬着一辆破三轮车停在抢救室门口,他的孩子患有重症,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他们在北京靠卖晚报谋生,没有什么积蓄,借遍全村,才带来1.2万元,当然这远远不够,他只好说:“我们已经没钱治了,谢谢你们的好心!趁孩子还有一口气,我要把他拉回老家。”  相似文献   

19.
益智 《今日科苑》2004,(7):46-46
王老汉患了脑血栓,出院后遵医嘱在家服药治疗。有一天,他女儿看到报纸刊登某药店卖一种叫“血域正丹宝”医治脑血栓的新药。此药价格虽然昂贵.她还是买了两盒。她让父亲停止医院医生开的服用药,只服用“血域正丹宝”。父亲服用四个多月,病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正在这时,  相似文献   

20.
程刚 《知识窗》2013,(7):42-42
1809年.查尔斯.皮尔逊出生于英国伦敦。他7岁那年,冈为父亲与农场主发生争执.遭到农场主的报复。但南于家境贫穷.他们请不起律师.父亲只能一个人承受伤害。从那时起.皮尔逊就发誓.将来一定要学习法律成为一名律师.替穷人捍卫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