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怪怪消息树     
《知识窗》2010,(5):47-47
隆鼻帅哥半年后欲变回原形 何磊今年20岁.前年以优异成绩保送进了本市一重点大学。上大学后.何磊成天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母亲杨惠珍问他怎么了?何磊欲言又止。去年7月.何磊提出要求:他要整容。  相似文献   

2.
我的爸爸又胖又高.身体像座宝塔.我长到现在.还跟他差半米.跟他说话.我要仰着头。交谈中间.他还会接电话.或者想起什么别的事.拨好手机哇啦哇啦地说一通。我跟他说话,脖子会酸,不知怎么表达。说不清楚的时候.他会烦躁.扇子一般的大手一挥:“去去去.看你的动画片去.我忙着呢!”  相似文献   

3.
在与老熟人寒喧过程中,你怎么也记不起他的名字了,你为此有失敬.负疚之感。你也许多次在问自己——  相似文献   

4.
万新宇 《知识窗》2013,(15):40-40
当飞哥第一次听到我要给他写传记时.第一反应就是“我好像还活着.你怎么就要给我立传了”.飞哥是三年前才转到我们寝室来的.让我惊讶的是.除了我之外.寝室其他的人都听过他的大名。室友说.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飞哥拿着豆浆在林园路瞎转悠.  相似文献   

5.
禹正平 《知识窗》2013,(11):61-61
一天晚上.河南省封丘县曹冈乡一间屋子内.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玩扑克牌。他们兴致勃勃地玩着.突然停电了.屋里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这时,该出牌的刘朝行似乎并没注意到已停电.从手中十多张扑克中抽出一张.“嗵”地一声放到桌子上。伙伴们觉得奇怪.问:“你能看得见吗?”刘朝行疑惑地说:“怎么看不见,这不是很亮吗?”大伙儿有些不相信他的话.有人拿了一张报纸给他看.他竞然能比较流畅地读出来。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对幸福有不一样的感受.他说:“懂得受苦的人,比幸福的人要强得多。”大作家说出这句话.是想证明.有很多人不懂该怎么正确地痛苦.以及怎么正确地幸福。龙应台说:“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这话等于没说。于是。她继续补充说:“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依旧。”这话靠谱,但也只有受过苦并懂得受苦的人.才可能明白。  相似文献   

7.
王磊 《知识窗》2010,(8):23-23
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刚刚从国外回来.于是我们相约在茶楼里叙起了旧。聊着聊着,话题就转移到了他这些年在国外打拼的经历上。虽然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但他在国外经商成功的好消息早就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好奇地打听着他怎么在这短短的几年里创造了这么一个不小的奇迹。  相似文献   

8.
有限忠诚     
王爱军 《知识窗》2010,(7):51-51
曾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跟着父亲到田里干活,锄草时不小心把一棵瓜秧给铲断了。他的父亲曾皙脾气非常暴躁,看到后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去。曾子经常听孔子讲孝,看到父亲生气要打他,心想假如逃跑的话.父亲打不到会更生气,那怎么能说是孝呢.就等在那里,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9.
张亚男 《知识窗》2013,(2):45-45
短信服务诞生于20年前的1992年12月3日。当时.英国Sema集团的22岁工程师尼尔·帕沃斯.一时心血来潮.试着用自己电脑上的CDMA硬件模块.结合软件发出了一条短信,接收短信的是他的朋友——沃达丰公司的第五号员工理查德·贾维斯。当贾维斯用他刚买不久的一部大号移动电话接收到“圣诞快乐”的短信后被吓了一跳,连连嚷嚷道:“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我买到的是一部冒牌货?”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嘛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想完了!他眼皮耷拉着.头都抬不起来了。回到家,家人一看他这样子.忙问这是怎么了。病人说:“大夫说了,我来晚了,没治了,我早干嘛去了。”他上午11点半离开诊室,下午4点嘴唇发紫.晚上8点进急诊室.第二天凌晨2点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1.
赫赫上托班时是个名人,接触过他的老师都对他印象深刻。过去的他是个年龄偏小、自由、任性的孩子。了解赫赫小朋友过去的老师,发现赫赫在小班里能坐下来安静的上课、看书、画画不到处乱跑了,都会惊讶地问:他怎么不乱跑了?怎么进步这么大?我的回答是:他的改变,始于爱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0月21日.黄光武代表广西.作为建国以后有海外留学背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专家在人民大会堂”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新中国同龄、早已进入花甲之年的他.心情十分激动。有生之年能够亲耳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人员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怎么不心潮澎湃呢!这是党中央对广大留学人员的殷切希望啊!恍惚问.黄光武觉得自己又年轻了许多.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干劲。他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发挥余热,努力开创留学事业的新局面.为圆中国梦贡献出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3.
黄毓 《今日科苑》2010,(1):10-12
总编寄语:他做过赤脚医生,拜过名医,当过兵,还带着中草药上过越南战场,他就是广东中医研究所特聘教授一万兵书。 他长年在湖南工作,在湖南民达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广东省中医研究所一方中药配方颗粒的学术指导工作,怎么却成了广东中医研究所的特聘教授?一个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怎么又能取得如斯成就?  相似文献   

14.
安辉 《知识窗》2010,(6):39-39
经常听到我的学生在抱怨.“我父母怎么就是个工人呢!”“我家里怎么没有有权有势的亲戚呢!”“某某明星嫁入豪门了.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相似文献   

15.
我的小外甥吃起东西来非常有趣,不管是正餐,还是零食.他总是把最好吃的留到最后吃,而把最不喜欢吃的东西先吃掉。这大概很符合中国人先苦后甘的生活哲学。我只是奇怪,像他这么点大的孩子,又没人教他,怎么就有这么深入浅出的哲学思想呢。  相似文献   

16.
文章缺少鲜明的个性,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许多学生作文常常步人后尘,别人怎么想,他便怎么想,缺少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缺少自己的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同一模式,统一套路,缺少了创作的个性。苏轼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特别是面对同一文题或同一写作素材,怎样独创新意,写出胜人一筹的文章来呢?《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他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他的学术成就举世公认,治学精神令世人仰止;他像个外交家一样游走世界;"中药没有出去见世面,怎么能发展?"这一走,他不知不觉走了五十多年,走了五十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朋友们:这里先给你们讲这样一件事:一所中学有位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一次因考砸了拉了班级的名次,教师批评了几句,他受不了便离家出走。当最终在某车站找到他时,怎么劝说都不回头,最后他提出一个条件:转学。劝导他的人都感叹:像这样的青少年养尊处优,经不住一点挫折,怎么行呢? 青少年朋友,你们可能会看到和听到过类似的事情:有的同学平  相似文献   

19.
沈彤 《科学中国人》2014,(3S):234-234
作为一名负责辅导工作的教学校长,在日常的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这个学生怎么这样爱撒谎?那个孩子怎么老爱上课捣乱?他怎么不喜欢上课呢?……上述问题都存在着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20.
柯玉升 《知识窗》2013,(2):38-38
2011年夏天.杨林和妻子李雪峰又吵起来了。“你今天把碗洗了哟!”、“昨天就是我洗的.怎么今天还是我洗?”、“你多洗一下碗会怎么了嘛?”杨林是个大嗓门.脾气不好时.就喜欢大声吼。妻子李雪峰也不甘示弱.嗓门也是抬得高高的。就为这点小事.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两个人声音越吵越大.吵着吵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