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燕 《今日科苑》2009,(11):47-47
“我是拉洋车的机器人,吴玉禄是我爹,现在我拉我爹去逛街,谢谢!”走进北京市通州区都县马务村农民吴玉禄的家门,一个和真人相仿的机器人眨着“眼睛”与来者打招呼。  相似文献   

2.
杜燕 《金秋科苑》2009,(11):47-47
“我是拉洋车的机器人,吴玉禄是我爹,现在我拉我爹去逛街,谢谢!”走进北京市通州区都县马务村农民吴玉禄的家门,一个和真人相仿的机器人眨着“眼睛”与来者打招呼。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农民机器人发明家吴玉禄制作的部分机器人在北京地坛春节庙会上亮相。吴玉禄是北京通州区的一位普通农民,“从小他不爱说话,就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儿。”他的邻居这样评价他。吴玉禄第一次接触的“机械”是一把废弃的铁锁。为了弄明白钥匙和锁的关系,他砸坏了很多铁锁,终于学会了修锁配钥匙。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3日.北京通州农民发明家吴玉禄带着他的21个机器人“孩子”,一起亮相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的《蔡国强:农民达芬奇》全球首展,受到中外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如果你有孩子在谷歌上班.那是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儿。很多父母对孩子在谷歌究竟干些什么茫然无知.一提起“Chromebook笔记本”、“安卓小机器人”等.他们只能摊开手耸耸肩。现在.谷歌推出的“带父母上班日”.让父母们有了吹牛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认为,为了省事,今后可以让机器人自行“繁殖”后代。早在4年前,日本日立电器公司能源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懂得自我再造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像动物那样“繁殖”,最终能通过  相似文献   

7.
2000年6月初的一天,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无菌实验室,历经8年研制成功的微操作机器人,一只“手”牢牢“抓”住—个牛肺细胞,另一只“手”稳稳地握住注射器,准确地刺进小小的牛肺细胞,仅仅一分钟,就完成了基因的转化。这种微操作机器人的问世,意味着成功率极低的“细胞手工操作被微操作机器人的精密操作所取代。这将使生物实验人员从高精密度、单调枯燥的手工显微实验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8.
说起机器人,大家心目中大概都是这类“人形”的东西,其实大部分机器人并“不像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最近研发的“机器人记者”,样子就像一辆四轮小板车。想像以下场景:在阿富汗山区,一名恐怖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是人类的好伙伴、好帮手。各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的机器人,不仅有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还有能上天下海的太空机器人和海底机器人。现在几乎任何领域都能见到机器人的身影,它们在为人类勤勤恳恳地服务着。目前,各国科学家在机器人的竞争方面主要集中在研制“小精灵”机器人,即微型智能机器人。  相似文献   

10.
从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科学家就一直痴迷于机器人的设计与幻想。不过,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协助或替代人类进行更好的工作,现在大多数的机器人仍然是硬邦邦的“硬汉”。对于机器人来说,“硬”还是“软”的选择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问题。人类正在不断扩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软萌如“大白”的机器人,这种利用柔性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被称为软体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管家机器人     
《知识窗》2008,(5):55-55
很多人都梦寐以求拥有一个家用机器人,这在今天将不再是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前不久,在英国市场上出售一种小型管家机器人,售价仅为200英镑。这个齐腿高的小型机器人“斯派克”,不仅能够帮助你检查孩子是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还能帮你检查家里的微波炉是不是忘记关了。当主人不在家时,机器人“斯派克”会在家中巡逻。一旦发现入侵者,  相似文献   

12.
日本电气公司研制成一种“人性化”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不仅能够看家 ,照顾病人 ,与人对话等 ,而且也知道休息与睡觉 ,有时还会象人一样发脾气 ,使得主人对它又爱又恨。这种机器人外型看起来象一个不倒翁 ,无脚 ,依靠底部的三个轮子移动。透过藏在一双眼睛内的微型摄像机 ,它可以辨认 1 0个人的相貌 ,并且能与不同的人对话。它可以利用红外线控制屋内开关或利用无线电装置与因特网联网 ,收发电子邮件。主人还可通过它身上安装的摄录机给家人录下留言录音 ,当指定对象回到家时 ,机器人会说 :“喂 ,有你的留言 !”然后在电视上播放。在没有人时…  相似文献   

13.
她在西部一个普通小学任教13年,连续10年担任科技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先后有56人次获奖,其中全国性奖24人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2个、银奖2个、铜奖2个;“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银奖1个;“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3个。这位颇有建树的小学科技辅导员就是刚刚揭晓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王虹。  相似文献   

14.
从5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诞生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跃发展,到90年代,机器人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各类机器人,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工业机器人机器人主要用于制造业,如在电子、电气、汽车工业中,作焊接、装配、搬运、加工、喷漆等作业。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的日本,1992年电子、电机汽车制造业机器人就占62%,而其中装配、焊接作业的机器人占55.8%。美国  相似文献   

15.
顾名思义,“太空机器人”可理解为活跃在地球之外太空中的机器人。最早的太空机器人当首推美国于1967年4月17日发射的“勘测者3号”。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正因为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更容易忽视它的进步。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不仅在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在概念上也有新的扩展。这不,一位名叫“阿富汗探险者”的“机器人记者”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科学家图灵早先曾因提出“机器也能思维”的观点,而遭到许多人的嘲讽和打击,被斥之为臆想邪说,认为是“异想天开”。然而,仅仅过了半个世纪,如今世界上果真已拥有了百万机器人大军,这些智能机器人不仅进入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而且还走进了军事领域。美国海军的机器人“科沃”,  相似文献   

18.
世界著名科学家图灵早先曾因提出“机器也能思维”的观点,而遭到许多人的嘲讽和打击,被斥之为臆想邪说,认为是“异想天开”。然而,仅仅过了半个世纪,如今世界上果真已拥有了百万机器人大军,这些智能机器人不仅进入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而且还走进了军事领域。美国海军的机器人“科沃”,  相似文献   

19.
一个由机器人统治的世界很可能不再仅仅是科幻小说或者电影中出现的场景了。英文中的robot(机器人),是从斯拉夫语“劳役、奴隶”一词派生出来的,并在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于1922年搬上纽约舞台的戏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出现。今天,机器人的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可以做很多重复性的手工劳动,干家务活,照顾老人或者孩子,清理房间等。目前,有150万个机器人真空吸尘器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机器人漫游者被送往火星执行地表探测任务。微软研制出具有看护儿童功能的机器人泰迪熊,另一个微软机器人SmartPhlow则可以监控交通路况。机器人骆驼骑手也出现在了中东地区。在将来,很多危险的工作都将交由机器人来完成,比如清除有毒废弃物。那些特别研制的类人机器人,可以成为孩子的玩伴或“老师”。机器人已经无所不能地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变得越来越“聪明”,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将来掌控世界的,是人类,还是机器人?  相似文献   

20.
当记者来到湖南师大附中机器人室时,看到李早一正坐在电脑前编写程序,队友上官榆轩则在挑选合适的模具.弯弯的眉毛下闪着一双机灵的眼睛,头上时尚的发型昭示着他“潮人”的身份.李早一不仅装扮“潮”,玩得也很“潮”.在师大附中机器人队,身为队长的他堪称“一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