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七年制学生就业形势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娟 《科教文汇》2008,(28):41-42
随着我国高校实施扩招计划,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其就业前景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用SWOT分析法,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七年制学生的就业形势,提出了医学七年制学生实现完全就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和国家及高校高度重视,现在出现很多同学毕业后不立即就业的“慢就业”现象。文章从压力认知交互理论的视角,建立“慢就业”现象干预模型,从压力来源、认知评价、环境交互等几个环节中,探究高校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发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对求职技巧的了解程度、实习及学生干部经历的丰富度、学历层次、职业生涯规划的清晰度、大学课程设置与未来职业的匹配度、周围同学选择等这些压力来源与“慢就业”有显著影响。研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高校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严舟晟 《科教文汇》2007,(4X):124-125
毕业设计环节就是一次以“理论”与“能力”的综合测试,是一场在就业竞技场上的“热身赛”。如果毕业设计环节抓得好,使得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能增强学生在激烈就业竞争中的信心,也能充分检验学校在中等教育中的实际教育效果,同时也树立了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  相似文献   

4.
黄杰  邓利民  赵颖 《科教文汇》2012,(28):180-181
针对当前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学生“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制度。提出了基于企业需求的“N+I”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使学生的实践与企业生产无缝化对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尹华丁  李红莉 《科教文汇》2023,(12):163-166
高职院校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协同管理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对接、学生发展与培养模式不协同、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开发高职“招生—培养—就业”智能指导系统,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增强产教融合的系统性、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大数据平台开发、大数据获取与分析、智能指导和预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10,(7):39-40
“不到世博园,不知道自己身体多差”,这句戏谑的话多少道出了世博会的“大”。世博园区真的像个包罗万象的世界。看不够,玩不够,不知不觉就能从白天逛到黑夜。  相似文献   

7.
王毅超  董元 《科教文汇》2014,(4):203-204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大军的主要群体,了解其就业时的情感和倾向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90后”大学生在就业规划、就业目的、工作条件、就业地点、单位性质选择和薪酬方面的偏好进行了分析,结论可为高校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征 《科教文汇》2008,(22):32-33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它是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距离”的重要举措。但它的实施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校外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吴淑霞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36-236,2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不仅看重专业因素,而且更看重非专业因素,后者构成了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中尝试运用“论坛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提出了课内实训、校内实训周、企业实践(企业跟岗+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指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具备能够实施的条件,介绍了“三位一体”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最后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结果阐述了“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是民办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稀中 《知识窗》2013,(6):40-40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巳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科技兴国,教育先行.一场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随之展开。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富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美术教育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双碳”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专业课程的构建需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与格局。本文以“物理化学”为例,在“双碳”背景下,探索一种“绿色”发展环境下新型的产教一体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背景。根据化学专业的学科特点,结合地区科研资源,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产教融合以及就业导向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双碳”背景下基于地区科研资源的化学专业课程建设改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口腔医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以及“口腔医学导论”课开展前后的状况比较,分析研究“口腔医学导论”课对口腔医学本科生专业自主学习能力及主动性的作用影响,最终获得引导学生加强专业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方法:在某医学院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全体口腔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状况调查,增设“口腔医学导论”课程,对课程开展前后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专业自主学习平均时间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递增;“口腔医学导论”开设后,学生的专业自主学习时间平均每天增加18.4分钟,课外进行专业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加,主要的学习途径除了阅读教科书、期刊外以网络学习为主,包括百度、谷歌搜索,校数字化图书馆等。结论:“口腔医学导论”课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口腔医学生专业自主学习能力及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的理解和热爱。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双一流"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国家重要领域在全球信息化大发展的情况下更加需要顶尖IT人才。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和软件专业学生近十年的就业数据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到学生就业行业去向以及地域等分布,分析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只愿意到互联网大公司工作,从而找出有针对性的引导方法,倡导多元化就业,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鼓励高级IT人才到国家急需的重要部门和基层去就业。  相似文献   

15.
张远萍 《科学中国人》2014,(4S):100-100
结合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深入探究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练、赛、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以“练赛用”为主线的课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张鑫 《科教文汇》2012,(24):37-37,52
随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刚性就业机制的解体以及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深入探讨和研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产生原因,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是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祝超  王浩 《科技风》2023,(4):14-16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的专业技能过硬并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本文通过调研,阐述了高职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指出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从构建“五课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五课堂”的构建思路,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实践教学在通信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尝试着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二八”定律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对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与花费时问、预习与收获、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等“二八”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部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实践证明,将“二八”定律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效率。  相似文献   

19.
季旭祯 《内江科技》2010,31(3):199-199,108
职中生专业学习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那么课堂教学理念必然要有创新,才能适应有效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考虑“教师教什么”为“学生练什么”;变注重“学生读懂什么”为“学生会读什么”:变关注“教师成功了”为“学生成功了”,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尽可能力求在课堂中让学生“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自2012年起,“90后”大学生正式开始面对求职就业。在此三年间,“90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情况已然暴露出新一代毕业生就业观的特点与问题。正确地了解这些特点以及研究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正是培育大学生就业意识,更好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本文以南京工程学院551名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进行了相关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