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佳 《科学生活》2009,(9):8-11
美国人的衣着:率性自然美国人的穿着打扮率性、随便,这是出了名的,我早有所闻。我想,大概在这个追求自由的国度,个人的衣着自由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吧。到了美国,无论在上期所述的两个小镇,还是在繁华的大都市,我所看到的美国人,确实衣着随意,而且形形色色,其中虽然也不乏那种标新立异者,但他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省64家上市公司2008年的年报和CSR报告为样本,考察目前企业社会责任(CSR)信息披露主体的特征。通过回归分析的F检验和分组均值的t检验证明,国有、盈利、大型的公司更愿意披露CSR信息,而沪深两市公司在披露形式上有显著差异。业务外向性对该披露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进行披露的公司仅以满足政府和证交所要求为主要动机,这不利于CSR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说到美国,人人都羡慕那是世界头号发达国家,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按说美国公民都富得流油才对,可奇怪的是,美国人非但在银行里没什么存款,反而是一身债,都是"负翁"。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的存款率为负10%,几乎一半的美国人在紧急情况时,连400美元都拿不出来,也就是说一半美国人每个月花得只剩下几十块钱。这与中国人简直有天壤之别,在世界上,中国  相似文献   

4.
代宝  刘业政 《现代情报》2015,(2):3-7,22
论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大五人格模型,探讨了社交网站(SNS)用户的人格特质和认知因素以及SNS的信任氛围对用户在网站中的内容生成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只有外向性和尽责性显著影响SNS用户的内容生成行为;此外,结果期望和信任氛围对SNS用户的内容生成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罗盛希 《金秋科苑》2011,(20):101-102
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人学习这个社会千百年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规范,发展自己的社会性,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的过程。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摇篮,父母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然后经过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历时廿年左右,才完成人的基本社会化,生成一个社会人。到了中年、老年,人还必须继续社会化,即继续学习和接受各种教育,这是由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外国人都说科学学是英国科学家J.D.贝尔纳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创始的,但他们也不见得都按贝尔纳的原来意图搞,而把科学学的研究范围说得似乎很宽广,各种说法又不一致。就连科学学的名称都不一样,英国人称Science of Sciences,美国人称Sociology of Science;我看他们不如用Scientiology更简练些。其实我们现在也不必非采用他们的说法不可,因为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路子不一样嘛。那什么是科学学?我认为:科学学是把科学技术的研究作为人类社会活动来研究的,研究科学技术活动的规律,它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是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科学学。这是重要的,因为科学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必须如此。  相似文献   

7.
"做父母的欠儿女们什么?"这是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考虑到的问题.美国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表达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朋友不多,在公众场合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生怕说得不好别人笑话。我喜欢唱歌,在家里我唱得很好,但是在今年的元旦联欢会上,我竟然连自己最拿手的一首歌也唱跑调了。其实我也羡慕那些外向、大方的同学,我该怎么办呢?(初二男生)  相似文献   

9.
1956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金颁发仪式正在隆重举行。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两个美国人和一个德国人同时分享。那个德国人福尔斯曼恩的事迹最引人兴趣,因为人们戏称他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疯子”。现在我...  相似文献   

10.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在专利价值分析上,试图用动态的视角从网络中心性和网络位置来探讨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选取美国LED专利作为样本,以专利是否涉讼作为专利价值的代理变量,以专利的外向度数中心性、内向度数中心性、内向接近中心性和有效规模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实证结果发现外向度数中心性、内向度数中心性对专利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规模对专利价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内向接近中心性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人工生命、人工系统、人工社会、人工一切?如果“人工”是指纯粹人想象出来的话,那么这一开场白是有道理的,因为整个技术科学和工程研究几乎是从事关于人造或人工系统的设计、分析、建造和控制,将来会走得更远。社会更是人创造出来的。不过,这样一来,似乎就没有引入“人工”的必要了,又回到常规熟知的“生命,系统,社会,一切”。  相似文献   

12.
我写这本小书的目的是想说明社会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尽管这只是一本介绍性的小册子,但我仍然希望能够把我对社会学的理解融入其中。首先,我没有过多地使用社会学的专业术语.这是因为我希望尝试费孝通教授对社会学者的教诲。  相似文献   

13.
谁歧视谁     
最近,“周易之争”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引来成千上万的看客,起哄、咒骂、讥笑、欢呼,不亦乐乎。媚俗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周易之争的主角.易烨卿有一句名言:“人是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的。”这话听起来剌耳,但说出了一个无可否认的社会现实,我觉得并无大错。相反,所谓“人生而平等”嚷了那么多年.却从来没有见过谁是生而平等的,这口号本身建立在一个虚假的预设之上:它假设所有婴儿都是送子观音送来的,而不是某个住别墅或住茅屋的母亲生出来的。然而事实上.人一生下来就被迫从父母那儿继承了家庭的社会地位了.哪有半点平等可言呢?  相似文献   

14.
每当认识一个人,我们都会首先判断他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因为内外向这个指标,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并且可以明确地把人群一分为二,方便我们寻找同类。但是内向和外向,哪一个才是好方向呢?内外向与内外倾如果问你,在《红楼梦》中,王熙凤和林黛玉哪一个外向,哪一个内向,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王熙凤外向,林黛玉内向。因为在我们的经验里,快人快语,  相似文献   

15.
吕力平 《科教文汇》2008,(15):195-195
艺术表现丰富的人性,人性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性,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这似乎是一个大道理。其实人的自然天性是相对独立的,艺术创作中认真对待这独立的人之天性,应该引起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的充分注意。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对社会有所认识、有所介入,但这种介入和认识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在本善天性作用下的介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46-46
有些孩子从小害羞怕见生人,在陌生的地方容易怯场。他们中有的成年后会变得外向,但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即使是这些克服了害羞的人,其大脑特定区域在功能上仍然与从小性格就外向的人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傅强 《今日科苑》2004,(6):38-4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封让人措手不及的信。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请原谅我的冒昧,但更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的心情。因为我现在的父母已经离婚很长时间,我也是才从母亲的嘴里知道事情真相的,而且我的母亲现在又患了不治之症,并将不久于人世。请你们相信,我绝不是为了向你们索取什么,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认为.快乐需要外向的性格.而内向则容易产生精神压抑。然而.全世界有25%的人是内向的.他们也许天生如此.也许由于幼年的环境和教育影响.有时.活泼的天性在幼年受到了压抑.孩子便退缩到了自己的世界里。假若外向的文化成了绝对的主流.内向的孩子便会发现自己与周围的多数人格格不入.仿佛生活在一个“外向的海洋”里。  相似文献   

19.
电脑和电视给美国人的家庭带来了许多方便,也带来了变化。一、社会分裂。今天美国的信息技术和社会分裂正引人注意。据统计,所有有孩子的家庭,有1/5是单亲家庭。一些外裔美国人不愿意学习英语和适应美国生活方式。二、从社会回归家庭。由于上班时间的不断减少和在家上班,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家务和休息,而较  相似文献   

20.
纸质的支票在西方十分盛行.美国人每年都要签发数十亿张支票.但是在因特网上,占统治地位的却始终是信用卡.对于网上销售商来说,这意味着许多习惯于用支票付款的人难以成为网上购物潜在顾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