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我曾经在一所很好的幼儿园当过两年的业余老师。当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故事时间时,在我的耳旁、在他们的口中,听到的更多的是"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灰姑娘"的故事,他们还不只是滔滔不绝地讲出了娓娓动听的故事,还能用自己的彩色笔在一张张纸上很快地画出"白雪公主的裙子""青蛙王子的衣服"和"灰姑娘的水晶鞋"。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绯闻     
《新闻天地》2011,(12):76-76
我和姐姐是听着同一个故事长大的,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如此:父亲在读中学时爱上了一个叫张菊花的女孩,后来发生了意外,张菊花被倒塌的危房砸伤,在她快死时,父亲当着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拼命地,一声声地呼喊自己的爱情:我喜欢张菊花!张菊花,我喜欢你——在那保守的年代,父亲的举动无疑似唐山大地震,“早恋”的他被赶出了学校,并受到了全村人的讥笑……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6,(1):47-48
欧洲王室的爱情,总是不经意地像个童话.在现实的城市中上演。不管他们的婚姻最终是否以喜剧结尾,我依旧坚定地相信那个遥远的、关于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编按]  相似文献   

4.
越南灰姑娘型故事与我国灰姑娘型故事有密切联系。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越南灰姑娘型故事中的鱼神相助母题明显显示出对我国古文献所载《叶限》故事的继承;二是越南灰姑娘故事与中国灰姑娘故事都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演绎出了姐妹争斗的情节。究其原因,自然是两国民俗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结果。中越两国在地理上是近邻;在文化上是近亲,因而,中越民俗文化的相似甚至雷同也就不足为怪。除此之外,本人以为中越灰姑娘型故事的相似,还可能是因为中越目前口头流传的灰姑娘故事属于同源异流的文本。  相似文献   

5.
正欧洲童话,不是勇士打败怪兽,就是王子娶了公主,或者两者皆有之,勇敢的王子经历了非人的磨难,最后娶了美丽的公主,比如《灰姑娘》,比如《青蛙王子》,比如《白雪公主》。当然,童话也可能在现实中出现,比如,好莱坞女演员格蕾丝·凯利,在1956年嫁给摩纳哥国王雷尼尔三世,一场世纪婚礼从此改变了女星和一个国家的命运,不仅使得小小的亲王国摩纳哥名动天下,也让格蕾丝王妃成为摩纳哥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国家名片,两人的跨界爱情,也成为了欧洲王室一抹最浓重的童话。  相似文献   

6.
我发现我跟啮齿类动物很有缘分,小时候就喜欢松鼠、花栗鼠,而编辑出版的图书中,更是有《鼹鼠的故事》《鼹鼠姐妹奇遇记》,而这次,我看到的是一群老鼠,而且是14只。这是一套融合自然之美与亲情之爱的世界经典图画书,是日本图画书大师岩村和朗的经典代表  相似文献   

7.
我想从一个难以忘怀,使我流泪的故事谈起: 这天,窗外寒风呼啸,我的心更冷。突然,敲门声把我唤起来。开门一看,又惊又喜,是我报告文学的主人公——巩县孝南党支部书记张松魁和碱厂厂长小唧! 他们捧着两束鲜花。“给张姐插在最理想的位置!”松魁吩咐道。鲜花插在书架上的花瓶里。我惊奇地发现,他们把称呼改了,过去他们叫我“老张”和“张记者”,现在叫我“张姐”,我心头一热,泪花涌上眼角。“我思付着你最喜欢什么,想来想去,挑了这些好看的鲜花,好看吧!”松魁是叱咤风云的农民企业家,眼前变得烂漫热情。他诚挚地说,“听说你病了,大家委托我们来看  相似文献   

8.
住在布达佩斯,我常被当做印第安人或秘鲁人,一是因为我留了一头长发且皮肤棕暗,二是因为在当地有一支打游击的秘鲁乐队,他们总身穿印第安土著的服饰,在街头又吹又唱并像跳大绳似的蹦跳。有一次我去国王大街的药店买药,一位中年女药剂师上下左右地打量我一番,然后问我:“您是唱歌的吧?”我怔了一下,不知这话从何说起,虽然我出国前在音乐学院读过书,但也没唱过歌,即使唱过她也不可能知道啊!我纳闷地反问:“怎么呢?”对方满脸堆笑地告我:“我女儿喜欢听你们演唱,还买过一张CD呢!”我突然明白,她把我当成了街头艺人,但既不愿意被人误认,也不想说“不是”扫她的兴,于是客观地回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前年,我在地、市、县的通讯干事和通讯员会上作过一些调查。我把当天的陕西日报拿给他们,让他们看后给自己喜爱的稿子投票。结果一张报纸他们喜欢读的新闻不过三、五条,还多是文艺版和时事版的小稿。有一天,甚至一条也没有。有的通讯干事告诉我,他看报纸是从后往前看(最后看一版),从下往上看(先看下半版的小消息)。  相似文献   

10.
“国庆”、“元旦”期间,文朋诗友的贺年片就从远远近近的地方纷飞而来。欣赏着这些精美的卡片,品读着真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每个朋友的音容笑貌和他们的一个个故事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但有一张贺年片我至今都  相似文献   

11.
图画书在中国大陆市场走过了漫长的普及之路。十余年前,人们还不知道雅诺什,不知道《爱心树》,不相信“全是图画的书”能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对着琳琅满目的世界绘本宝库,能够如数家珍,他们不仅为孩子选择图画书,自己也成了那些经典图画书的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在整理一生中的百多张奖状和荣誉证书时,发现了43年前的一张“聘请书”。由它引出的台胞归乡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11,(27):37
图画书在中国大陆市场走过了漫长的普及之路。十余年前,人们还不知道雅诺什,不知道《爱心树》,不相信“全是图画的书”能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对着琳琅满目的世界绘本宝库,能够如数家珍,他们不仅为孩子选择图画书,自己也成了那些经典图画书的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特长     
某局长:“听说你们馆还缺一个人?”张馆长:“是啊,现在正在物色。”某局长:“我向你推荐刘部长的女儿。”张馆长:“她有什么特长?”某局长:“喜欢看小说。她一见小说就  相似文献   

15.
往事(六)     
往事(六)吕齐在四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我访问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我总是努力挖掘他们的故事,尤其注意主人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因为这些“怎样”能反映人物的个性、特殊性。在我访问各类人物时,我喜欢大把大把地抓属于他的材料,语言的、文...  相似文献   

16.
韩进 《出版科学》2016,24(5):5-12
中国原创图画书开始走向世界,但中国图画书的历史可能比西方更早。图画书本质上是一种出版现象,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中西方图画书同源于儿童读物的插图,随着出版科技的进步和读图时代的到来,从“出版热”逐渐形成“文学热”,从“文字的儿童读物”演化为“图画书的儿童文学”,在新世纪交流融合中发展为儿童文学的典型样式——绘本。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民族文学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的图画书评价标准和理论体系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浦绫子 《新闻世界》2007,(11):15-15
社会上曾流行一句话,“与你无关。”这是我不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一句粗鲁、冷漠的话。我还在念小学时,听到这样一则难忘的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试把无声作有声──谈漫画“三毛故事”的编写王成玉张乐平先生画的三毛可是出了名,这部作品流传了近半个世纪,在书店架子上从来都是摆出来不久就卖完了。我也是它的一个读者,算起来,还是与三毛岁数不差上下的同龄人呢。我喜欢三毛,我同情他,这种爱之情,延伸了几十...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Z1)
《税收与社会》的编辑们文/延川昨晚上失眠,翻来复去睡不着。睡不着就胡思乱想,冷了地就看见一张黑胖脸笑嘻嘻地冲我说:“真有你的,还在睡!什么时候了,明天第×期稿子下厂,你的稿还没交呢!”我心里一格楞,醒了。人还在床上躺着,可那张黑胖脸仍在冲我笑,那焦急...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0月,我在赴阿里采访途中得知,“新藏线”以其环境的艰苦和凶险而闻名于世,众多的高原汽车兵常年奔驰于此,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故事里有难以言说的悲欢离合,也有刻骨铭心的爱和怀念。被兰州军区命名为“高原模范汽车兵”的英雄战士张良善,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