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时期,宋国有位狙公养了一群猴子。他用橡子作食物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每位给3个橡子,晚上给4个,猴子们都很不高兴;后来他又说,早上  相似文献   

2.
据说在日本的一个动物园里,饲养员在喂猴子时不是直接把食物放在猴子的面前,而是费尽心机地把食物挂在大树的枝头、藏在假山的石洞里,埋在大堆的枯枝落叶里。刚开始时,这种做法受到热爱动物人士的激烈批评,认为这是虐待动物。后来饲养员解释说,这些食物都是猴子最不喜欢的,但对它们的营养结构很有好处。如果这些食物直接放在猴子面前,它们是不屑一颐的!可有趣的是,正因为这些藏起来的食物不能一下子得到,所以猴子会想尽很多办法来取得。通过一番努力,如费了好大的力气扒开枯枝得到食物,或用爪子艰难地伸到洞里抓出食物。或几个同伴通过协作才把挂在技头的食物取下来,但最终它们会吃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3.
<正>“我读的故事是《朝三暮四》。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很喜欢猴子。老人宁可减少自己和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他决定限定猴子的食物数量。但是,他又怕猴子不同意,就说:‘以后,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实吃,晚上四颗,可以吗?’猴子们一听都十分恼怒地站了起来。老人想了想,又说:‘那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总可以了吧?’猴子们一听,高兴得在地上打起滚儿来。”蛋蛋磕磕巴巴地读完,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4.
朝三暮四     
春秋时,宋国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人们叫他狙公。猴子越养越多,食物就成了问题。狙公打算减少它们每天的食物,把每天的栗子由8颗改为7颗,又怕它们不顺从自己,因此想了一个办法。一天,狙公对猴子们说:“以后,我每天给你们吃栗子,早上3颗,晚上4颗,够吗?”猴子们听了,顿时又跳又叫地吵闹不体。  相似文献   

5.
从前,在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人。他非常喜欢猴子,所以养了许多。他很了解猴子,猴子们也能够懂得他的意思。为了让猴子们吃饱,他减少了家里的粮食。不久,他家的粮食不够吃的了,他就想减少给猴子们的食物。但他怕猴子们不会听他的。于是,他先哄骗它们“:如果早上我给你们三个栗子,  相似文献   

6.
珍惜的变数     
据说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勾出来。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是很没胃口的。平时,你真给猴子摆在跟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养猴子的人,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个真理:不能“好好”喂养他们的动物。或说不管怎样,得让它们有…  相似文献   

7.
珍惜的变数     
据说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相似文献   

8.
没有雨季     
中午的时候 ,猴子邀何薇双休日去玩,去公园玩。何薇说不去公园,公园有什么好玩的,去动物园看猴子。猴子说何必呢,我是真心的。何薇说我也是真心的,我只喜欢看猴子,别的不感兴趣。猴子是侯志的绰号,大伙都叫他猴子,不叫他侯志。叫他猴子一是名字谐音,二是他尖嘴缩腮也像猴子。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生活、生活的教育意义进行了辨析与叩问,认为一个人实在就是他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显示一个人的智慧。猴子掰玉米是猴子的智慧生活、艺术化的生活,因为猴子的玉米在猴子的心中,我们的玉米在我们的手中。所以,生活有过有说,各有各的过法。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可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育并不是教人怎么生活,教育本身就是学问,而从根本上说,学问是性情之事,生活是性情的表现。人、生活、教育三者最后似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异化的境地,惟有艺术提升人的境界。我们应该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生活有两个本体论,一个是生活本体论自身.另外一个是艺术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宋国有位狙公[狙(ju):猕猴,狙公:养猕猴的人,]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早晨给猴子4支橡子(一种猴子的食物),猴子十分高兴地吃了,到了晚上,再给它3支,猴子就大吵大闹,可他每天也只有这几支橡子,于是他改为早上给3支,晚上给4支.  相似文献   

11.
澳洲的一位动物学家从亚马逊河流域带回两只猴子。一只硕壮无比,一只瘦小羸弱。他把它们分别关在两只笼子里,每日精心喂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一年后,大猴子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为了不中断研究,他又让人从巴西带来一只,这只比死掉的那只更大,可是不到半年又死了。为了弄清原因,他对两只猴子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可是从头到尾都未找到原因。后来,他重返亚马逊河,对那儿的猴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凡是体大健壮的猴子,人际关系都比较好。其他猴子弄到食物时,它们总能分享到一份。但是这类猴子很少能静下来,它们一有空就在猴群中穿梭,与其他猴子追…  相似文献   

12.
猴子与狗     
<正>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猴子和一条狗,每天他带着狗和猴子到大街上跑步,狗跑得很快,人在后面追着,而他的后面又跟着那只蹒跚追赶的猴子,猴子不得不用手和脚一起跑,手脚都跑出了伤痕,结疤后再磨破,再长出新的皮。日子久了,猴子也跑得快了,几乎能追上前面的狗。那人为了方便起见,每天给狗和猴子吃同样的食物,餐食有时只是两根香蕉,猴子  相似文献   

13.
两个瓶子     
《同学少年》2014,(10):52-53
<正>狐狸和猴子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在路上它们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有一个神像和两个瓶子。狐狸祈求神像:"我们几天没吃东西了,这样下去会饿死的……"这时,神像开口说道:"这儿有两个瓶子,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你不能碰,只能通过观察来选择一个。"狐狸说:"我看这两个瓶子肯定都是空的。"听了这话,一个瓶子开口了:"我才不是空的呢!"狐狸一听,伸手抱走了另一个瓶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装满食物。猴子大惑不解地问狐狸:"你怎么知道这个瓶子里有食物?"狐狸笑着说:"肚子空空的人,最怕人家说他是空瓶子一个,肚子里有东西的人,你说什么他都不在乎。"  相似文献   

14.
据说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名资深饲养员喂猴子时,不是将食物好好放置,而是煞费苦心地放在小树洞里,很难吃到。猴子为了吃不断琢磨,好不容易学会用树枝把食物弄出来吃,饲养员又会变花样。面对虐待动物的诸多责难,饲养员道出原委:猴子对这种食物本没有胃口,若直接摆在它面前,它看都懒得看,可费尽心思才能得到时,它反而愿吃。越是让它够不到,它越会努力去够,越是难得到的东西,在得到时才会越珍惜。众人豁然开朗。故事中的饲养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个真理,即不能“好好”地喂他的动物,无论如何得让它费点劲。它在获取食物中的努力、忍耐、受…  相似文献   

15.
猴子买了几只蜗牛,他把蜗牛放在了山洞里,并为蜗牛准备了它最爱吃的食物。可是,不知为什么,蜗牛总是缩在壳子里不肯探出头,令猴子十分着急。莫非蜗牛害怕自己?于是,他耐心地向蜗牛做了自我介绍,并表明决不伤害它们。可他说了一大通,也不见蜗牛探出头来。  相似文献   

16.
猴子·人     
很久以前,有个人在丛林里发现一只猴子。那人觉得猴子很可爱,就叫它,想不到它真的朝他走了过来。人告诉猴子说,人与猴子的祖先都是猴子,所以他们应该做朋友。通过各种手势,人和  相似文献   

17.
有一只猴子,他非常有钱,但是他非常小气。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知道,猴子是个小气鬼。猴子想:“小气鬼这个名声可不好,我得改变它。”这天,猴子来找胖猪,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你把这些请柬都送出去,我要请客。”胖猪很惊讶,说:“有一次你请客,给每位吃了一颗葡萄。还有一次请客,每位只有一颗瓜子。这次你又要请客?”猴子说:“这次不同了,我要请大家吃最香、最大的大饼!”胖猪一听,口水都流下来了。这天夜里,猴子亲自在做大饼,他忙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动物们都来了。猴子很热情地说:“啊,大家都来了。以前,大家都说我小气。这次不同了,请…  相似文献   

18.
猴子钻罗网     
《教育》2013,(21):60
猴子经常结伙下山践踏田里的农作物,农人不堪其扰,于是设法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布下罗网,网内放置许多猴子喜欢的各种食物,等待这些捣蛋鬼自投罗网。食物引来了众多猴子,他们知道是没安好心的农人设下的陷阱;所以,尽管馋涎欲滴,谁也不敢贸然先钻进网内取食。食物同样引来馋嘴的田鼠,只见它若无其事地钻进了网  相似文献   

19.
神奇的唾沫     
猴子是森林里有名的建筑师。经他手建造了很多漂亮而且风格独特的房子。这天,狮子大王突然召见猴子,让他在天花板上安一个保险柜。猴子吃了一惊,说:"大王,保险柜干吗  相似文献   

20.
猴子种果树     
森林王国里的小猴子,听别人说吃水果不但补养身体,还可以治病美容,于是,猴子就种起了杏树。猴子刚种了没几天,乌鸦就飞过来问他:“猴兄弟,你种的是什么?“猴子说:“还用问吗,是杏树。”乌鸦连忙说:“猴兄啊猴兄,你难道没有听过‘杏四桃三’这句农谚吗?桃子只用种三年就可以结果,杏可得种四年呢!”猴子心里想着,是啊,四年太长了。于是,他二话没说,就把杏树给拔了,种上了桃树。一天,猴子正在给他刚种的桃树浇水,麻雀突然飞到墙头,对猴子说:“猴兄,你种的可是桃树?”猴子疑惑地问:“对呀,怎么了?”麻雀回答道:“猴兄啊,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桃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