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节内容选于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专题4烃衍生物第二单元醇酚中"醇的性质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在本册第二单元《土壤与生命》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种角度认识和描述,本单元将进一步培养学生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本课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安排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给物体分类,研究固体性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第二课时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引导学生探索固…  相似文献   

3.
背景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人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在本册第二单元《土壤与生命》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种角度认识和描述,本单元将进一步培养学生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本课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安排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给物体分类,研究固体性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第二课时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引导学生探索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略)。  相似文献   

4.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单元第一节。这一节包括感受视听作品、各种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和完成视听作品,共需4课时。本节是第二课时,在学生已经对视频信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视频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一、设计说明本节教材选自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指数函数》的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研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研究的第一种具体函数,是在初中已经初步探讨了几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设计说明】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戏剧大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结合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我将第二单元戏剧教学·设计为9课时:第1~3课时,让学生完整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梳理故事脉络及人物关系;第4课时,把握作品主要矛盾冲突,体会课文节选部分主人公的情感心理;第5课时,进一步深入鉴赏分析人物形象,写出角色分析札记;第6~8课时,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作品,排练并演出课本剧;第9课时,以悲悯的情怀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理解三部作品的悲剧意义,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本设计是第4课时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的系统化知识的学习和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内容:本节课所学《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分类》。本单元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按统一标准分类,第二课时是不同标准下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分析 《大气压力》是《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旨在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大气压力应用实例的观察,发现大气压力的存在。再在了解其存在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由于时间原因,我把大气压力的存在和应用分为两个课时分别研究(第一课时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第二课时认识大气压力的应用,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9.
1 设计思路 《葡萄糖》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七章《葡萄糖、蔗糖》的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一节,了解了从组成到结构、再到性质的有机物研究方法,而葡萄糖结构中所包含的官能团醛基、醇羟基,其特征性质学生都已经掌握,没有陌生的知识,只是它们之间的组合问题,所以本节课适合学生遵照有机物研究的一般方法来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材分析1.本课是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是《What color is it?》单元的第一课时,以单词为主的新授课。2.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学生主要听说为主,通过听说,达到会读的目的。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也能为第二课时的功能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课内容,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活动如"Say a chant"、"listen and draw"  相似文献   

11.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第二节的内容。从单元编排上看,第四单元知识内容分为三部分:认识圆、圆周长、圆面积,本课时既是对圆认识的继续深化,义为圆面积的研究奠定基础。从“周长”知识体系编排上看,本课时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周长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和“类比猜想”的合情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分析《固体混合以后》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中《认识固体》的第二课时,我把此课取名为《固体混合以后》。《认识固体》一课教学的活动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通过给物体分类、观察固体的性质、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变化及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能力。第一课时,教师安排了把生活中的物体按固体、液体分类及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认识固体的性质等活动。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内容特点与教学困难(一)知识容量大,学习课时多,知识逻辑层次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第二节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教学用书》建议用18课时教学,是本册中课时数最多、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单元。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单元《多姿多彩的图形》第一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15.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阅读》第二册重点单元之一,包括四篇现代文和一篇文言文,都属写人的记叙文体裁。《一面》的肖像描写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朱自清的《背影》,构思新颖别致。《冯婉贞》一文,对话描写十分突出。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使学生思想上受到课文内容的感染、教育,理解文章怎样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学习记叙文选材的几种方法。 整个单元共安排九课时:讲读课六课时,自读课二课时,单元练习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面 第一课时 重点:学习本文的取材方法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上注释解决词浯中的疑难。2.划分层次。3.思考:谁与谁的“一面”?何时、何地、何境中的“一面”? 怎样的“一面”?“一面”对“我”的鼓舞是什么?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单元整体设计说明:本单元共七个课时,第1课时为整体预习课,第2、3、4、5、6课时为基础阅读课,第7课时为拓展阅读课。第1课时整体预习【学习内容】《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2.认识一些新笔画和偏旁。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3MyDay,本单元的主要话题是谈论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本节课为该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涵盖SongTime、Checkout Time和FunTimeZ个板块。  相似文献   

18.
钱金涛 《今日教育》2010,(11):15-16
下午.我们走进了黔江中学何建老师的语文课堂。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鸿门宴》一文,本课时属于第四课时.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主题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烃的衍生物”中第二节“醇酚”第一课时“醇”的新授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醇类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在必修教材中已学过乙醇,本节课在此基础上以表格数据展示醇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图片列举其用途。在介绍醇的化学性质时仍以乙醇为代表物,结合羟基官能团介绍乙醇的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相似文献   

20.
孙碧琴 《成才之路》2012,(18):75-76
开学初就接受了上级领导的任务:承担一节全市的教研公开课《电磁铁》。内容是规定的,形式是这样的:三个人在同一个班中分别执教六上能量单元的第1~3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电磁铁》。《电磁铁》是六年级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整节课分成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作铁钉电磁铁,第二部分是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猜测有没有南北极,第二层次是怎样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