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敏 《考试周刊》2009,(49):42-4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2.理解《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抒发的革命豪情。3.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4.品味本词的语言,领悟语言的深层意蕴。5.体会本词中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词单位教学与句单位教学 词单位教学要求对单词单教单练.比如分析单词的语音和拼读规则.讲解词的基本意义.进行朗读、抄写、拼读、变换单词的语法形式等项练习。句单位教学是把单词放在句子里.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进行操练。词汇与语音、语法有很大的不同.它变化较快。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一些新词:另一方面一些旧词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意义.出现了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3.
韩冰 《海南教育》2008,(4):44-44
一、词单位教学与句单位教学 词单位教学要求对单词单教单练.比如分析单词的语音和拼读规则.讲解词的基本意义.进行朗读、抄写、拼读、变换单词的语法形式等项练习。句单位教学是把单词放在句子里.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进行操练。词汇与语音、语法有很大的不同.它变化较快。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一些新词:另一方面一些旧词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意义.出现了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4.
搭配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搭配”这个词最先由J.R.Firth在他的语义学理论中提出,Firth认为,理解一个词要看它与其它词语之间的相互关联,语义学家称之为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本文根据搭配理论的内容和作用,阐述了搭配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这是特级教师盛新凤执教的一节展示课。上课伊始.盛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和发现词与诗的不同,初步了解词的基本特点;接着.让学生把词读通读顺.再依据书本中的注释,用自己的话把词意串联起来:最后,通过扩展想象把词读“胖”,又通过概括提炼把词读“瘦”。就在这由“胖”到“瘦”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这首词意境的理解和体味。阅读这一教例.将会给我们的诗词教学扣‘开一扇新的视窗。  相似文献   

6.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我们理解语言的意义.学习语法的规律.都是以词为单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和句的训练应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因而.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要抓好词语教学.提高词语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促进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下面谈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我们理解语言的意义.学习语法的规律.都是以词为单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和句的训练应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因而.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要抓好词语教学.提高词语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促进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下面谈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词作《渔歌子》。 2.借助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 3.诵读想象,感受词所描绘的画面,联系背景走近词人。领悟词人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9.
臧青 《现代语文》2014,(1):36-38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辛弃疾及写作背景,鉴赏“那人”这一意象,把握词的主旨。2.掌握本词多样的描写技巧及烘托、托寓的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要求 :1.重点理解“抢时间”、“攻天险” ,体会红军战士大智大勇 ,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2.联系上下文 ,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3.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 ,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课题中的哪个词写的?2.课文围绕“飞夺”这个词写了哪两个部分?(抢时间、攻天险)二、直奔重点 ,领悟中心。(一)学习“抢时间”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句用“———”线画出来 ,想想围绕这些词句 ,可能提出些什么问题?把它写在书上。2.根据学生的提问 ,筛选出以…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品味词作的语言,把握词中意象,领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感悟和品赏婉约词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郁虹 《小学语文》2011,(4):33-36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注意用词优美、生动。2.细读课文,体会词人亲近自然、寄情山水、追求自由人生的美好心境。3.引导学生感受意象叠加与借代手法的运用,初步了解《渔歌子》在中国词史上的开宗意义及对后世词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超 《考试周刊》2011,(64):93-94
语言的记忆和使用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而是调动预制在人类大脑当中的词块.所以词块研究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作者运用语料库索引分析技术对词块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证性研究.旨在为促进语言输出的流利性与地道性提供一条有效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4.
1.自主阅读,借助资料,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意思。2.反复诵读并借助想象,着力体会“醉”与“无赖”的情味。感受这首词内隐的情绪,引发与词人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认识九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二、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 1.师生做游戏,开始学习。教师说一个词,请学生做出与教师说的词的意思相反的动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学者越来越关注写作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结合。其中,词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大大减少语言输出的错误.提高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地道性。而将写作教学结合词块教学的行动研究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金光 《黑河教育》2010,(7):48-4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基数词11~20及本课所给的6个必学词。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郁虹 《小学语文》2011,(4):36-37
一、以读为主,读须有层次 片段教学设计一:1.借助课件,配乐朗读。2.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3.读准词语“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桃花流水”。4.分析字形,理解字义;齐读词语。5.读《渔歌子》全词。(1)师:你发现古诗和词有什么不同点吗?(2)师:诗有诗的韵味,词有词的意境。我们可以浅唱低吟,也可以放声朗诵,让自己走进词的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20.
一、揭示课题。了解“词”的特点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宋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2.让学生齐读课题,观察、比较词的题目与以前学习过的古诗的题目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