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瑞萍 《小学生》2011,(6):29-29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生活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交流的普通语言,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随意性大。数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化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它具有简练、严谨、抽象和形式多样的特点。借助生活语言来理解数学语言的本质,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陈广林 《小学生》2011,(2):41-42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实质,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四位必须凭借语言来表达和深化,人对语言的发展是人得一切发展的基础。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下面略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伏荣超 《语文知识》2014,(12):56-59
关于“语文”有着不同的解释,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都离不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广义的“语言”。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说过:“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语言和思维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将陷入混乱;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了意义。所以,语言与思维互为工具和目的。听说读写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参与,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体。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认知与语言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认知科学为出发点,讨论了语言的认知特点。语言和认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的知觉,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策略其本质都是认知的。文中着重分析了语言的理解过程,它包括语言的知觉、分析和使用三个阶段,并对三个语言理解环节分别加以讨论和阅述。认为这三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又是不可分割的,对于语言理解中的歧义,语言理解中的策略也逐一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些年来,语言学界开始注重研究语言的化性质,研究语言和化的关系。但是,从中学到大学的语言教学,仍然停留在语言描写的阶段,仅仅讲授语言现象和规律,几乎不涉及语言的化因素,从而导致语言教学枯燥乏味。实用性不强。章着重阐述语言的化价值,以期引起语言教学工作的重视,改进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交流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中使用准确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不但需要掌握结构规则,而且要了解语言的环境和使用习惯,即文化。这是因为语言具有社会功能,所以在语言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是提高语言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这对于英语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艺术语言是变异的语言,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看,艺术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毛泽东诗词对语言的超常使用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变异特点,从而表现出鲜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刘亮程散文的语言别开生面,独具特色。表现为白描式语言,简洁利落;独白式语言,细腻深刻;调侃式语言,风趣活泼;俚俗式语言,生动朴实;精警式语言,意味深长。他用裹抉着泥土气和牛粪味的诗性语言,自由地书写着“一个人的村庄”,书写着他的心灵世界和他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形式之一,语言结构、语言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化。因此,了解文化差异以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我们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可以使我们对语言间的差异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第二,可以使我们对语言间和文化间的差异更为敏感和关注。第三,可以使我们更加注意从文化背景来理解某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和某些词汇的特殊意义。第四,可以使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学到该语言所属的文化,最终能真正融会贯通地理解和使用该语言。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语言教育就是从幼儿的语言现状出发,创设必要的条件,让他们在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使语言逐渐成为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的工具。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这一认识,是伴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拟以不同时期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和课程文件为线索。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发展作一梳理,以便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语教学就是关于语言的教学。一方面,努力说明语言分析语言评述语言以指导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教学的最根本的内容和任务,语言教学是以其内容的根本语言性,独特于其他任何门类的学科,另一方面,语言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语言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表述和传达中的辅助功能,也应该是作为我们努力探索和追求语教学艺术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生命体验与张承志的语言激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家张承志的语言学是用生命语言构成的审美语言学,也是用历史精神和文化精神构成的民族语言学,更是用情感语言构造的心灵语言学和灵魂语言学。他的语言锋利、多彩、神秘,作为民族语言,它具有北方的粗犷;作为生命语言,它有着意志的强力;作为文化语言,它深蕴着历史知识;作为特性语言,它埋藏着世界的神秘。张承志的语言是一种语言的极致,是一种审美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如鸟之两翼,一起组成了语言的整体。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各有特点:科学语言是供认识的,艺术语言是供欣赏的;科学语言遵循“定法”,艺术语言寻求“活法”;科学语言“以理造言”,艺术语言“以情造言”;科学语言语义稳定,艺术语言语义多变。  相似文献   

14.
杨芳 《江苏高教》2001,(4):50-53
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修养亟待提高。语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言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关系密切,语言教育应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其语言能力和修养的途径有:坚持开好语言课和语言课,改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抓好大学生中文水平测试,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中,师生对话的层面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对话中,教师的导入式语言、情境式语言、晕染式语言、提问式语言、启发式语言、解析式语言、过渡式语言、拓进式语言和总结式语言等等都会对整个课堂教学的酝酿、生成、深入、拓展和融合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实践离不开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指导,科学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形成对外语教学影响深远。本分析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对外语教学的具体影响,探讨外语教师如何通过加强学习研究,形成科学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思维借助于语言才能进行,思想的表达和交流同样离不开语言,二者存在于“语言·思维”这个统一体中。但作为一种存在形式,思想和语言依存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体系,这两种语言符号体系各有其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环节,这就是思维结果赖以表达、语言内容得以理解所必须经过的编辑转化中介。本文从人的编辑功能的角度,论证思想和语言之间的转化过程,并进一步讨论了编辑学理论研究的生发点  相似文献   

18.
认知是语言深层的东西,它是语言共性深层的原因,在这个层面上尚未发现语言个性的原因;在语言层面上,语言符号系统本身是产生共性和个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语言大致可分为讲解语言、问题语言和评价语言三种。一直以来,我们对讲解语言和问题语言研究得比较多,而对评价语言很少涉及。当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师评价性教学语言的关注程度不仅越来越高,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0.
多语言知识库是中国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讨和建设多语言知识库,涉及语言问题的解决、语言资源的保护和语言权利的维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并需要着力解决好标准、平台的统一和语言资源的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