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单元突破口 这个单元由《药》、《项链》、《夜》、《一碗阳春面》四篇小说组成,是本册中的第二个小说单元。关于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单元知识”作了精要介绍。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利用小说知识指导学生阅读。在方法上可采用对比阅读,求同析异。本单元小说虽说出自于不同国別的作家之手,但在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四篇小说,  相似文献   

2.
<正>由曹文轩先生主编的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是以小说的基本要素(如"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等)来划分单元,每一种基本要素就成为各个单元的话题。每个单元的阅读部分选择两篇小说,一篇为精读篇目,一篇略读篇目。基于这种编排特点,《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外国小说欣赏》提出了这  相似文献   

3.
2006年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如何开展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成了一线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作为新增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吸收了小说研究领域已被广泛认同的新成果,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它是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组织单元的,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  相似文献   

4.
[单元概说]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小说,均是中外小说文库中的精品。欣赏小说,一般是从小说的要素切入,读出小说的美来;因此,教学小说,也确实有必要应该引导学生围绕小说的要素理清情节结构,析清人物形象,挖掘深刻主题。但是如果面面俱到四篇一律,势必教得呆板,学得乏味,陷入小说教学的“死胡同”。本单元教学力求突破常规,根据课文确立重难点,重点突破,带及  相似文献   

5.
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以下简称《清》)是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小说,因为它被编排在“情节”单元,所以我们的教学往往会围绕话题的小说知识设计,下面先展示一公开课的教学片段:师:让我们来品味一下局部摇摆,朗读小说的高潮部分(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感受一下,小说经历...  相似文献   

6.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编排在初中语文(非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小说。关于小说,学生不陌生,一方面,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在前五册的教材中,已经学过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范进中举》、《麦琪的礼物》等。而且,在第五册还学过一篇《谈谈小说》的语文知识短文。联系本册教材中“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教学重点和本单元“在已有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教学重点,处理好这篇课文的思路,应抓住…  相似文献   

7.
[单元概说] 与试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这一单元是新增设的单元。编者将两篇古代文言散文与两篇古代文言小说组成一个单元,意在培养学生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的欣赏能力。要注意在第三册第六单元曾经训练过的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立意、形象、语言方面入手欣赏本单元的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其中《逍遥游》、《促织》可以重点从立意入手;《促织》、《柳毅传》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重点 本单元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和《水浒》,都是古典小说中的艺术精品。自读课也是精彩片断和优秀篇章。根据小说教学的特点,本单元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教学的重点: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小说情节既要服从主题的同心原则,又要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记叙原则;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学会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组织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介绍相关知识外,还按照这一话题精选了两篇(第一篇精读,第二篇略读)小说供学生阅读。教材编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想: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阅读与欣赏。欧·亨利的小说向来以构思巧妙、情节复杂、结局出人意料而著称,可以说这是欧·亨利小说的共同特点,也是欧·亨利被冠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的重要原因。所以欣赏本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巧妙之处必须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此外,本文在内容主题上又有它不同于欧·亨利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最后一片叶子》是欧·亨利人性基督小说的代表作,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塑造个性鲜明的人性基督形象,展示人性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11.
《桥边的老人》是《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高二选修)的开篇课文。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因为单元话题使然,往往围绕“叙述”展开,或介绍叙述人称,或分析叙述角度,却疏忽了对小说主题的挖掘。笔者以为,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本文主题对于“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大有好处,更何况“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本身就列本单元教学目标的第一条。  相似文献   

12.
6 .文学欣赏课文学欣赏课 ,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高雅的常用课型。在中学语文诸多课型中 ,文学欣赏课尤有新意 ,尤有美意。运用这种课型 ,是因为中学语文教材里选编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言文诗词等文学欣赏教学单元 ,这些单元往往明确规定“本单元重点培养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本单元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本单元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等。一般来说 ,一个学段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 2 0篇以上的课文需要运用文学欣赏课的课型来进行教学。运用这种课型 ,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阅读能力方面就文学欣赏的…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教学本单元,应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熟悉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整体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应引导他们从小说的写作获得启发,找到借鉴,培养观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提炼、反映生活的能力,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写好记叙文的能力。本单元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在此之前,在第三册有两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有《小说的人物和环境》、《比较阅读》和《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在第四册有一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  相似文献   

14.
《芦花荡》是传统名篇,孙犁小说的诗情画意是欣赏的重点。他的小说被赞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情节,作品中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所以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成三点:①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②理解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③充分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要通过对小说语言的品味悟出)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所选四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包括我国的古典小说《群英会蒋干中计》、现代小说《阿Q正传》、当代小说《党员登记表》和外国小说《警察和赞美诗》。这四篇小说都是传统的情节小说。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讲,传统的情节小说都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的,人物的表现又有赖于性格的刻划。一旦性格得以确立,不同的性格便要发生碰撞和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叔叔于勒》是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三篇小说。本单元的要求是"欣赏作品,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学习小说我们可以从分析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把握住这个脉络就是找到了教学的钥匙。莫泊桑这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张弛有度,人物个性鲜明,立意深刻,语言简洁明快而富于个性,小说的主题深刻而丰富,作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中“情感”话题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考察小说的情感元素及其与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状况。  相似文献   

18.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这是《荷花淀》教学的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品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品味孙犁小说风格。上课前,我提了两个问题:你喜不喜欢这篇小说?你读过哪些战争题材的小说? 前一节课学生已经通读了小说。本节课的前20分钟,师生又一起梳理了小说的情节,学生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此时,我正准备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小说中的经典情节“夫妻话别”,却意外出现  相似文献   

19.
《外国小说鉴赏》是苏教版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两本语文教材之一。这本教材一反小说教学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的套路,依据“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话题,选编了十六篇外国经典小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小说鉴赏应该如何落实呢?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小说鉴赏课,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修模块统一使用,这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收编的16篇小说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创作手法多样。然而外国小说教学有许多困难,中学教师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以致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教学有效性难以落实。到底如何才能摆脱《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尴尬,真正落实《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写作是推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