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广军 《档案》2011,(6):28-30
射礼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体育活动,最初具有军事性质,西周时期在娱乐的同时又成为维护西周王朝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日益成熟,又重视礼教作用,秦汉以后的射礼活动在不同时期的侧重不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衰微。  相似文献   

2.
射柳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射箭活动,在射柳文化被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其形式变得日益丰富。本文详细阐述了射柳文化在历史不同时期中的社会功能,并仔细分析了射柳文化被广泛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旨在为中国射柳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礼射既是先秦礼乐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对于先秦时期礼射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礼射的种类进行探讨,对于先秦时期礼射所具有的军事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安大庆 《兰台世界》2013,(28):159-160
射柳是我国古代礼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俗、武事、礼仪、游乐、竞技等多种功能。文章以文献调研方式,对相关历史时期的射柳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厘清。  相似文献   

5.
<正>射礼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已经变成了文化的载体,我国古代射礼在商朝后期就已初现萌芽,发展到周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主要用于当时周代的军纪教育和礼数教育,周代的射礼主要形式是大射礼和乡射礼两种,对此有史料记载,后代也有很多作品涉及周代射礼的研究,如著名的孔子家语等,周代的射礼同当时的环境融合,具有周礼的特点,同时其中也蕴含着与周代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乡射礼"概述"乡射礼"盛行于先秦时期,各年春秋之际,士大夫都会组织举办乡射礼",邀请一名具有德行的处士做主持,称为"宾",在堂正南方丈三十之远处设置箭靶,称为"侯",于堂上设置射位,"侯"左前方会设置一皮质小屏,报靶者藏身于此,称为"乏"。将算筹、弓、箭等射具布置在西堂。射手间三轮比  相似文献   

7.
双反射六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夹角的仪器,在近现代多用于航海中的地理纬度测量。晚清时期,双反射六分仪作为一种天体测角仪器,以“纪限仪”之名被引进中国,它与明末清初由传教士引进制造的纪限仪名称相同、功用类似,但在外型、构造和使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早于双反射六分仪入华而采用同样光学构造的八分仪,也存在不同译名。本文梳理、辨析了早期介绍双反射六分仪知识的文献,并考察其在晚清的应用情况,可供科学技术博物馆对六分仪早期入华传播应用的历史脉络作更清晰的展示。  相似文献   

8.
<正>射礼是我国古代文化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六艺当中就包含射礼。射礼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两周时期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因此,两周射礼文化是最具有研究意义的。为了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两周射礼文化,我们将对两周射礼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一、射礼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杨玉霞 《兰台世界》2013,(23):156-157
本文将周代的射礼作为先秦射礼的代表,分析了先秦射礼的渊源、周代射礼前期准备程序、射前饮燕、三番射、射后饮燕,以期望能对先秦射礼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射柳,又称"扎柳",即用弓箭射柳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射箭活动。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从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传入内地,直至清中叶仍十分盛行。"射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时期。庚信在《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中第一次提到:"藏松宝剑、射柳琱弓"。射柳活动本身则可以上溯到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古老的  相似文献   

11.
西周时期,人们非常重视体育的教化影响,由此开展了以射选士和以射行礼的各种射礼活动。周朝时,射礼主要用于军纪教育和体育教化中,后世有许多的作品中都有涉及周朝射礼制度的研究,其中有孔子家语等。  相似文献   

12.
杨斌 《东南传播》2012,(10):I0001-I0001
<正>1984年第23届洛衫矶奥运会上,许海峰首先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奥运冠军,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的英雄。从此以后,体育频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遍及到全国的各个省份以及很多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荆学磊 《兰台世界》2012,(36):122-123
进入现代以来,射柳这项运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作为我国古老文化之一,其历史渊源极深,历经数朝,经久不衰,及至明朝时期逐渐成为一项娱乐活动。本文就射柳的渊源进行了考证,并着重论述了射柳文化在明朝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晶晶 《兰台世界》2012,(19):66-67
投壶,是中国古代一项由射礼发展来的体育运动,它出现于春秋时期,与当时礼崩乐坏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之后经历了历代发展而成为一种以游戏性、娱乐性为主,并具有一定形制、规模、参加人数及比赛规则和胜负奖惩方法的运动项目。它的发展贯穿我国整个封建社会,与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密切相关,是我国古代一项比较特别的体育类目,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毅  孙小兵 《东南传播》2010,(6):141-143
近年来,新媒体对中国电视产生巨大冲击,电视逐渐步入TV2.0时代。在现实语境下,增强电视节目互动性不断被提升到电视节目制作运营的战略高度。本文以大连电视台为例,通过对大连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实践的分析和探讨,进而窥射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的未来走向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卢金全 《兰台世界》2012,(28):50-51
西周时期,人们重视体育的教化作用,开展了以射行礼、以射选士的礼射活动,形成了严格的规范程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功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投壶是由西周一种古老的礼射仪式演变而来,遂成为中国古代一种主客之间的表现君子之风的娱乐活动。这种集娱乐和展现君子风范的活动,自古便是权贵、文人雅士进行修身养性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弋射小考     
文瑾 《兰台世界》2014,(9):146-147
弋射属于步射的一种形式,始于史前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鼎盛于两汉,汉代以后逐渐绝迹。本文探讨了弋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特色与规律,即消闲娱乐性,指出其自身的缺陷,以唤起人们对弋射形式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弋射小考     
弋射属于步射的一种形式,始于史前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鼎盛于两汉,汉代以后逐渐绝迹。本文探讨了弋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特色与规律,即消闲娱乐性,指出其自身的缺陷,以唤起人们对弋射形式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关东少数民族先民的骑射习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悬弧习俗、射柳习俗等。此外,儒家思想和关东少数民族传统骑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东少数民族"大射之礼"",大射之礼"本身也演变成为关东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骑射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