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工作是保护与抢救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大工程,揭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珍贵价值,并针对口述档案流失的严重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是我们所面临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2.
华林 《中国档案》2005,(11):35-36,41
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许多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制了古民族文字,并以民族文字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的文字历史档案。研究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问题,可更好地发掘、传播与利用这一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是指  相似文献   

3.
华林 《档案学研究》2007,21(4):39-42
本文研究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流失问题,并针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流失现状提出相应的档案保护与抢救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南少数民族纸质历史档案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受历史、自然因素的影响,档案损毁现象极为严重。研究西南现存少数民族纸质历史档案的破损现状和保护问题,可更好地抢救与开发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西部濒危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遗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档案损毁流失问题严重.论文针对新形势下影响其生存传承的各种不利因素,深入探讨西部濒危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切实保护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特别是无文字民族沿袭了数千年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使许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逐步失传.为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遗产,要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和资源体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打造云南民族口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7.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 ,在历史上产生形成了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研究评述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概念界定、档案构成、学科体系构建和研究现状与前景等方面的问题 ,可从理论上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进行系统的阐述与梳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档案资源丰富,目前开展的档案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馆藏环境差异大、修复条件滞后、资源散存甚至流失海外、极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未被重视、资源异构现象明显且普遍等问题。因此,文章通过对我国濒危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措施、保护对象、保护主体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海 《兰台世界》2012,(14):50-51
保护和管理广西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应该转变观念,强化责任;选拔民间管理者;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在保护与管理历史档案中的积极性;采用传统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方法等推进广西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与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云南省作为国家档案局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紧紧围绕云南省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全面开展了抢救保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工作。目前,省档案局馆已完成首批对阿昌族、布朗族两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建立了阿昌族、布朗族民族档案数据库。云南省按照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收集和记录少数民族发展进程和文化传统为重点,采取征集、  相似文献   

11.
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林 《档案学研究》2006,20(2):21-24
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量丰富、价值珍贵,阐述档案文献的构成、现状,提出档案数字化技术保护的对策与方法,可更好地保护与抢救这一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和个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活动、问题的历史记录.傣文历史档案、纳西族东巴文档案、彝文档案的内容宏富,载体多样.本文旨在对这三个民族历史上形成的档案史料作一简要概述,同时揭示其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民族的历史发展,以及遗存至今的珍贵的民族档案.  相似文献   

13.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汉文历史档案。由于自然、历史、人才、经济、体制和国外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汉文历史档案面临着损失、流失和消亡等困境。我们通过启动该地区濒危汉文历史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工程、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多元保护模式、构建完整保护体系、完善流失海外的西北边疆汉文历史档案的征集与追索和共同研究机制等对策,以期保护西北边疆民族地区濒危汉文历史档案,最终实现中华文化尤其是汉文化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子志月 《云南档案》2008,(10):17-18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产生形成了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本文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构成,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存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就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流失俄罗斯历史档案文献的追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档案文献流失俄罗斯的原因及经过、流失历史档案文献的种类及内容、追索的途径及回流的重要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遗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档案遗产,受历史、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档案遗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一现实问题将更加严重。分析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的流失渠道,并针对其现状提出保护对策可更好地抢救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李静  肖又萌 《大观周刊》2011,(29):133-133
本文以分析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流失和变质的原因。以及如何挽救、保护,和民族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佳妍 《兰台世界》2016,(16):152-154
本文研究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现状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机制,推动变迁下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8日下午2点~4点,辽宁大学历史学院2011级档案学硕士及广大网友就"流失海外的珍贵历史档案"在档案界论坛展开了网络讨论,大家主要从海外历史档案遗失的原因、现在的保存以及编纂研究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探讨,讨论情况如下:林旭然:流失历史档案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价值珍贵。例如,敦煌文献有5万余件,国内收藏近1/4。流散在国外的敦煌文献主要集中在英、法、俄、日四国,其中,大英博物馆藏1.3万件,印度、德国、瑞典、丹麦、美国等亦有收藏。甲骨档案国内外共藏甲骨15.5万余片,我国内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很多省、自治区特别是边疆和沿海省、自治区的档案馆中,保存着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和外文档案。这是我国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50多个民族中,有10多个民族历史上曾有文字。有的少数民族还曾经统治过中国或建立过地方政权,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历史档案。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而成的,而少数民族文字在记载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更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曾经谱写过光辉的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近200万件(册)的清代中央政府满文档案,内蒙古自治区各档案馆保存着20多万卷的蒙文档案与数万卷的满文档案,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着多达300万件(册)的藏文档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档案馆存有数万卷用维、哈文字写成的“三区革命”历史档案,东北三省档案馆各存有数万卷(册)清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满文档案,其他如云南、四川、青海等省也都保存着数量不等的蒙、藏、哈萨克、彝、纳西、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