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电影资料馆作为电影艺术档案的管理机构已被国内外所认同。电影资料馆已经走过近80年的历程,围绕电影资料馆的功能定位的争论依旧没有结束。回溯这场争论旨在探索电影资料馆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2.
韩琴 《兰台世界》2010,(6):43-44
电影艺术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艺术档案管理在电影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电影艺术档案管理的立法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影艺术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艺术档案管理在电影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影资料馆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电影档案收藏和电影研究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下的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国资联)的会员。中国电影资料馆成立于1958年,对外拥有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两个名称。  相似文献   

5.
电影艺术档案是电影自身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写照,它由影片类和文字、图片类组成.电影艺术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其特点、分类,并围绕其收集、管理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江琳  周德良 《今传媒》2016,(9):114-115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量、票房、观影人次和屏幕数量持续增长,电影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可喜态势。同时,一些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电影产业,对电影产业链环节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互联网趋利型经济模式无法改变甚至加剧了影片题材和类型的单一的现状,爱情、喜剧、动作三大类型电影依旧独占鳌头,而作为以作品艺术性为衡量标准、拥有内容蕴涵的艺术电影,却很难在这个看似拥有广袤空间的电影市场内施展拳脚,我们不乏看到一些优秀的艺术电影甚至难以收回成本。本文试图梳理当下艺术电影的发展现况,并从中找出导致艺术电影踽踽难行的原因,对艺术电影的营销策略以引玉。  相似文献   

7.
非洲电影资料馆新落成/庄维汉北京日报1995.3.8第一所非洲电影资料馆3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这所电影资料馆是在泛非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的建议下,由布基纳法索等许多非洲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投资近4亿西非法郎,经过两年的时间建成的。据负责安装电影...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诉诸视听的具有非凡艺术感染力的独特艺术样式,电影审美接受是电影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经多维度地深入讨论电影审美接受的现象与规律,最终强调了电影审美接受是电影艺术作品创造与艺术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这一重要接受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国际电影资料馆联会与电影艺术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艺术档案是指在电影创作、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影片素材和标准拷贝.电影艺术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艺术档案也是研究和编写电影事业史的重要依据.对电影艺术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是电影艺术档案管理活动中"重中之重"的工作[1].  相似文献   

10.
任丰 《东南传播》2013,(9):98-102
一门艺术的形成必然有其自己的特性",第七艺术"的诞生把电影与其他六门艺术区分开来了,综合论者认为电影是综合艺术,事实上大凡每门艺术都有其综合性,但每门艺术也都有其独立的特性,否则电影就无"第七艺术"的诞生可言了,电影有别于其他六门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视觉优先的特性,就此我们不妨通过不同角度和内容对"看电影"进行探讨,一起对电影视觉优先的特性做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构成元素之一,色彩即感情。而导演张艺谋更是善于运用各种色彩为电影加分,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文从张艺谋电影中的各种色彩着手,分析电影画面色彩的含义,表达的情感以及带来的艺术效果,从中探索色彩与电影的关系,引出对电影中色彩使用的思考,探究电影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邹民安 《大观周刊》2011,(29):129-129
以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为例,从美术设计角度赏析电影的艺术形式,美术设计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形式,从而能带给观众以美感享受,导演通过艺术设计,实现了对电影画面的呈现和发展,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电影艺术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剪辑艺术手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进步。文章以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例,分析了蒙太奇剪辑手法在电影当中的运用,并详细阐述了音乐与剪辑艺术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如今电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本文基于对电影本质和其重要性的理解,分析电影的特质,以及这一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从电影特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大众接受电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左翼电影在1933年形成高潮后,在自身不断发展变化的两三年间,与同样是从旧市民电影脱胎而来的新市民电影一起,开拓了巨大的艺术表现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主流政治话语和一部分上层知识分子在倡导和坚守传统文化理念上达成外在共识,出现了高度疑似政府主旋律电影制作。最终,一直在政治上持保守立场、艺术上呈开放姿态的新市民电影成为1936年之后中国国产电影的主流中坚。  相似文献   

16.
赵珊珊 《东南传播》2015,(12):31-33
近些年来台湾青春电影以其清新的影像风格和细腻的感情抒写吸引着大批观众的热爱,然而台湾青春电影在过去由于过分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忽视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台湾青春电影在不断经历摸索中创新与改变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本文试着分析台湾青春电影是如何成功转型,以至会给大陆青春电影带来怎样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电视电影虽说已整整"十岁",但其自身并没有发展成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艺术类型。从电视电影发展史来看,电视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和电视既相互竞争、又彼此依靠的结果。电视电影具有"类电影"性,它所唤起的只是电视观众对电影的一种想像;而为了给观众提供廉价新影片则成为电视电影催生的动力。电视电影在发展中面临着电视剧、影院电影和VCD、DVD等观影方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左翼电影在1933年形成高潮后,在自身不断发展变化的两三年间,与同样是从旧市民电影脱胎而来的新市民电影一起,开拓了巨大的艺术表现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主流政治话语和一部分上层知识分子在倡导和坚守传统文化理念上达成外在共识,出现了高度疑似政府主旋律电影制作。最终,一直在政治上持保守立场、艺术上呈开放姿态的新市民电影成为1936年之后中国国产电影的主流中坚。  相似文献   

19.
就中国电影而言,台、港电影从数量上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质量上说撇开政治成分,其艺术成就也不可小觑。香港电影媒介广泛,这里暂不予评说。台湾电影相对陌生,因此想简单作些介绍,以供大家参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现象闯进了人们的视野.电影艺术的本性和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电影的艺术新特征.从电影艺术来说,它的本性在于超脱一切进行彻底的创新,即追求彻底的个性化.从互联网来看,网络空间是一个光滑空间,同样以彻底创新、追求个性化为特性.网络电影作为两者联姻的结果,为电影突破一切限制而呈现其个性化之维提供了可能.网络电影因此表现出颠覆传统电影体制、逃脱金钱-政治联盟、消解作者霸权和颠覆既定理念的艺术新特色.这不但为我们设想网络电影产业提供了参考,也为我们创制网络电影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尊重网络电影的个性化之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