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腐朽、没落的晚清王朝为维护自身统治,推行新政改革。其中,随着诸项新政措施在东北施行,推动了近代东北司法管理机构的设立及完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专门化色彩的机构的设立,推动了东北司法管理机构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
古论女传略     
古论女是我国明初胡里改部(今依兰、富锦一带)的女真族姑娘,14世纪末与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缔结连理,是为明成祖妃。从此,东北出现了女真与大明和亲的局面,对我国明清两代东北的开发建设,祖国东北版图的完整以及建州女真的崛起,后金、清王朝的建立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依据史学考证成果,探寻古论女传奇般的一生及其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腐朽、没落的晚清王朝为维护自身统治,推行新政改革.其中,随着诸项新政措施在东北施行,推动了近代东北司法管理机构的设立及完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专门化色彩的机构的设立,推动了东北司法管理机构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4.
位于东北沈阳的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其时,努尔哈赤力排众议,果断决定由辽阳东京城迁都沈阳,营建宫室,使沈阳成为东北政治、军事乃至经济文化之中心,从而为清军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沈阳故宫在清王朝迁都北京后的260年间,一直受到清王朝的尊崇,被称为"京宫阙"、"陪都宫殿"。清制,历朝皇帝登基后,均须东巡陪都,祭奠祖宗。乾隆朝,高宗弘历多次东巡谒陵,对先皇宫室深怀尊崇,并规定此后凡内府刻印之书,  相似文献   

5.
东北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杨余练先生主编的《清代东北史》,以清史研究的新成果,为我们了解清代东北和进一步研究这一领域提供了统计数字及条件。该书以清代东北的历史为主线,将清代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独具特色的内容贯穿一体,总成的这部清史专著,有以下的几个明显特点: 一、深入研究,取精用宏。本书在征引《清世祖实用》、部分清人文集、方志、笔记及档案资料中,广征博取,精心抉择,从而使全书内容丰富,记述准确。对于清代初期在东北建立的各种统治制度,清帝的东巡,东北的旗地、民地、蒙地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日益尖锐。1904年2月,日本突然进攻俄国在中国旅顺口和朝鲜仁川港的舰队。1905年1月攻陷旅顺口。以后俄军在辽阳、沈阳等屡屡败北,当年9月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本获得了沙俄在我国东北南部的全部特权,包括中东铁路南支线的租借权。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和沙俄开战,战后,对中国又以战胜国的姿态,于1905年12月迫使清王朝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条约中不但使清王朝承认了  相似文献   

7.
书元 《黑龙江档案》2013,(5):110-111
肃慎,又称息慎,是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东北通史》载:东北民族,见之于史籍者,首推肃慎。从先秦时期的舜、禹部落直到清王朝,历经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衍变,为现代满族的血缘祖先。自先秦称肃慎之后,在汉魏时期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为勿吉,到了隋唐时期叫靺鞨,建立了渤海国,其后更发展为开创大金朝的女真,直至清朝时期的满族,可谓一脉相承,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8.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自然灾害屡有发生,对清代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东北地区是清王朝的发源地,所以研究东北地区的自然灾害种类、救治等可以让我们对清王朝的发展有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矿丁在清代中缅边境地区的影响不容忽视,是沟通中缅关系的重要媒介,也是捍卫西南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清王朝对矿丁却采取了敌视态度,这一点,从根本上讲,是与其西南边疆政策密不可分的。清王朝的失误,对今天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0.
清自乾隆末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了此伏彼起的起义。到同治初年,经过太平天国起义冲击的清王朝,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以致在一向控制较严的“龙兴之地”东北盛京、吉林一带,亦出现了以滚地雷王五等为首的聚众抢劫、戕官拒捕事件,引起清统治者的极大震动。这里刊发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档案全宗。  相似文献   

11.
<正>西炮台遗址位于营口市区的西端,辽河入海口处的左岸,是清王朝在东北修筑的一座近代海防军事工程。它始建于1882年,建成于1888年,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东北唯一未经烧制的土构建筑,是全国沿海炮台遗址保持原始风貌较好的一座。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曾在这里阻击日本侵略者,镇守炮台,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夷侵略的历史见证。1963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辽宁省委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辽宁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何欣 《陕西档案》2008,(1):40-41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清王朝在这个封建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曾经对<大清律例>作过一次较大程度的修订.是什么原因促使清政府对法律作出修订呢?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历史、风俗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媒介在舆论引导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上全国是统一的,但是不同区域在地理环境、文化底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区域性媒介要想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合市场的舆论引导。就拿东北地区的舆论特征来说,最近几百年,因清王朝“龙兴之地”的尊贵而在东北实行封地政策。解放以后,作为国家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的封闭也使得东北人的观…  相似文献   

14.
从明朝末年(17世纪初),满族(女真)在东北的崛起,到一六四四年清军人关,取替明朝,这一时期的历史,通称为清人关前史。这段历史,对清王朝来说十分重要,则是奠基时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这一时期,无论在抵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还是接替明代边微疆土,招服东北;也还是加速清军人关,问鼎中原,统一全国等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和现实。我们应很好地加以总结和探讨。但目前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研究是不够的,看法又颇有分歧。今不揣谫陋,仅就管见,草成是篇,以期有裨于对清人关前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15.
塔尔岱出生年份不祥,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他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正黄旗(后改为镶蓝旗)满族瓜尔佳氏人,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征战沙场,为大清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始至终为大清王朝立下不朽的战功。  相似文献   

16.
新军是晚清政府建立的一支高素质的武装力量,本意是捍卫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政权。但正是这支新军力量,成为后来辛亥革命多次起义中的主力,继而变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这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清代军机处,是清王朝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设立的一个中枢机构。初设时名“军机房”,雍正十年,颁“办理军机”银印,改名“办理军机事务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点。 但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些官私著述不承认它是国家的正式机构(直至嘉庆朝修《会典》时,才将军机处叙入)。笔者参加过军机处遗存档案的整理,拟对这一机构的设立、职掌、性质以及它在清王朝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诸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清太宗对盛京宫阙的贡献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他继后金汗位。天聪十年(1636年),改后金为清,在盛京(今沈阳)称皇帝,开创了清王朝二百八十年多年的帝王基业。在清王朝历史上,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全心致力于王朝的政治事宜,特别是宫阙的建设。清太宗是清王朝第一位登基的皇帝。为了彰显王者的霸气,他继位之后,就改革图强,修建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座最为完备的宫阙。宫殿是历代帝王的居住及游憩办公之所,俗称皇宫。清太宗时期的宫殿建筑,主要是在清太祖所建设的寝宫天命汗宫、临朝听政的大正殿、大臣办公及议…  相似文献   

19.
李皓 《历史档案》2013,(1):119-124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盛京将军增祺以丁忧解任。署户部尚书赵尔巽临危受命,留守陪都。其时日俄战争尚在进行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和内外交困的处境,赵尔巽上任前作了大量准备,奏调官吏,筹措经费,谋画善后,直到六月份才离京赴任。分析这一艰难的准备过程,不仅能够感受到赵尔巽的苦衷,而且可以从中管窥清王朝在处理日俄战争善后、恢复东北主权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和艰难抉择。  相似文献   

20.
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君主,甲午战争后,试图通过变法振兴衰败的清王朝,但因特殊的环境形成的焦虑性依赖人格影响了他的做事方式,进一步激化了清王朝的种种矛盾,从而加速了清朝的衰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