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为什么让孩子们烦》一文真切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也客观揭示了当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①孩子在家里没有自由,父母教育孩子非打即骂;②父母的过高期望,常使孩子感到力不从心;③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信任孩子,使代沟加深;④有些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放任自流,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验不到家庭的温馨。显然.这样的家教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心理学家诺尔蒂生动地描绘了教育环境与儿童行为的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诺尔蒂曾生动地描绘了教育环境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 “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攻击;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儿童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忍耐;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胆小;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 --多萝茜·洛·诺尔特  相似文献   

4.
杨学静 《学子》2014,(8):47-47
多萝茜·洛·诺特尔在《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一文中写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萃》2001,(9):68
孩子“任性、固执、自私”,这是如今不少父母常有的感叹与无奈。其实,孩子的这些毛病,常常会有家长的影子。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诺尔希有以下生动的描述: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  相似文献   

6.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住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段话告诉教师:在不同观念支配下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明白无误地警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氛围中生活。  相似文献   

8.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 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 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相似文献   

9.
休闲沙龙     
声音如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育专家说: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相互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环境造就人才@舟辑~~  相似文献   

12.
王斌 《山东教育》2011,(29):52-53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高一下半年,我班里来了一位暂读生——小许。第一次见面,她的着装打扮和言谈举止就彰显了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刘跃宏 《教师》2011,(22):9-9
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宽容。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天底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关键,就像这知时的好雨,能够在无声无息中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宽容。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天底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关键,就像这知时的好雨,能够在无声无息中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批评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批评效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斥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着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尽快成材的重任,意义之重大、使命之神圣是不言而喻的。《学习的革命》中有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7.
张光银 《师道》2003,(5):21-22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多蒙茜·诺尔特的这段话催我警醒,令我思考着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与未来。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困境:矛盾重重国家督学周德藩说:“矛盾的家庭与矛盾的孩子,这个问题在今天应引起每个…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溺爱中,他就学会了自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爱心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很脆弱,情绪易波动,因此充满爱的关怀,往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因为有爱     
<正>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那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当前,农村小学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要建立一个拥有好的班风,学生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好的班  相似文献   

20.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