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红楼梦中人"选秀与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烨 《今传媒》2007,(4):26-27
2006年,由"超级女声"肇始的平民选秀热潮还未退潮,北京电视台为重拍电视剧《红楼梦》举办的"红楼梦中人"全球华人选秀活动,再次把中国经典名著与火爆的选秀形式嫁接起来,在业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一系列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闪亮登场,“红楼梦中人”海选是其中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媒体事件,在这一大型电视选秀活动中,电视策划者采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谋的媒体策略;巧妙地以媒介活动和媒体联合策略促节目营销;借用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形态,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体现了策划者运用媒体的智慧。大型电视选秀节目的媒体策略在“红楼梦中人”海选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2006年,北京电视台为重拍电视剧《红楼梦》举办的“红楼梦中人”全球华人选秀活动,把中国经典名著与火爆的选秀形式嫁接起来,制造了2006年度规模不小的一次文化事件。  相似文献   

4.
李孝娴 《声屏世界》2007,(11):38-39
2006年,对大多数观众而言,真人秀节目已不是一个新名词,央视的《梦想中国》《非常6+1》,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江苏卫视《绝对唱响》等各种真人选秀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占据各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成为电视观众的新宠,2006年也被冠以“选秀大年”的称号。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炉,仍采用分赛区海选、步步晋级的方式,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甄选演员。  相似文献   

5.
轰轰烈烈、历时10个月的江中亮嗓"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于6月9日落下帷幕,海选出的钗黛演员又一次成为热点议题。在平民选秀泛滥的今天,这一选秀设置了什么议程使深陷审美疲劳的受众兴奋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张卓 《青年记者》2007,(20):53-53
据有关数据显示,被称为2006年最大规模主流文化事件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演员海选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后,全国总共报名选手超过25万人次,可谓"盛况空前"。一时之间,"红楼"选秀成了热门话题,未拍先火可谓赚足了眼球。对此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批评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选秀活动结束至今依然余波不断,传出导演胡玫不满最终结果要重新选角的各种消息,似乎真的是闹剧一场。但经过详细调查和分析之后,笔者认为轰轰烈烈的选秀活动毕竟从很多方面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大型电视选秀节目“红楼梦中人”开始。节目组工作人员,80%均来自社会招募。制片人刘学军负责的活动部和王淳华负责的导演组分领2套人马进行。  相似文献   

8.
周菲菲 《青年记者》2007,(20):54-54
北京电视台和中影集团联合推出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比起"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引起的争议更多,因为节目中融入了传统文化,是一场"古色古香"的选秀,是一种复古性的娱乐。当经典名著遭遇现代化的商业运作,必然引起无数的争论与思考。"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在操作和执行的过程过于粗糙和拙劣,加之商业运作的成分过大,因此有很多的负面影响,但其积极意义也应肯定。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电视是速朽的媒体,这一点对当下的电视综艺节目来说似乎有些言中。经历了2006年星光熠熠的全民选秀狂欢时代,到了今年,虽然《非常6 1》、《红楼梦中人》、《星光大道》还在每周如约而至,但平民选秀类型整  相似文献   

10.
赵尚 《声屏世界》2007,(4):18-19
对于过去的2006年,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视选秀年。这一年,全国各地省级电视台推出了数十台选秀类娱乐节目,如《我型我秀》《超级女声》《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第一次心动》等,它们在激烈争夺收视份额的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源。尽管如此,许多人都已经认识到,由于节目缺乏创新、负面新闻不断、商业气息过浓等原因,电视选秀类节目总体上已经开始黯淡。“目前电视内容的同质化只是中国电视发展的必经阶段,通过对海外电视节目的学习,可以缩短与国际电视产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电视     
《视听界》2007,(1):114-115
《越狱》6月要进中国三家国内台争相抢购,《梦想中国》今年停办导演称并非没有通过审查,兰大卫视“同题PK”电视选秀节目,“红楼梦中人”北京复赛拉开帷幕观众质疑“红楼梦中人”,  相似文献   

12.
韩阳 《出版参考》2006,(11X):10-10
本刊讯 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选秀活动近日在各大分赛区陆续启动。11月16日,一部由权威红学专家撰写的系统介绍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的普及性读物——《话说〈红楼梦〉中人》由长江出版集团旗下的崇文书局出版并已在全国各大书店正式销售。  相似文献   

13.
全球海选,上亿投资,大腕云集的制作班底,豪华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将要带给观众什么不同?随着8月21日“红楼梦中人”全球大型选秀活动正式启动,历时8个月、沸沸扬扬传了三年的电视剧《红楼梦》重拍终于不再只是传闻。截至10月7日,已有11.8万人报名参加“红楼选秀”,60%以上是大学生。选秀也带热了一系列与《红楼梦》相关的产品。北京大观园的游客仅在活动宣布后10天就比原来多了4成左右,各种类型的红学讲座遍地开花,听者众多。和以往不同的是,人群中更多的是年轻人的身影。“红楼海选”总负责人张强告诉记者,北京电视台前段时间重播86版电视…  相似文献   

14.
傅宁  金兰旭 《今传媒》2008,(2):8-10
全球华人瞩目的文化娱乐盛典,历时长达十个月、40多万人报名参加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于2006年8月启动,2007年6月9日晚落下帷幕.来自上海赛区的李旭丹和北京赛区的姚笛笑到最后,而宝玉扮演者却留下了悬念:三名选手中没有一个人胜出.  相似文献   

15.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钱梅 《新闻界》2009,(2):148-149,155
从超女到好男儿,再到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以至中国红歌会的选秀活动,引发了中国电视狂欢,选秀节目也在中国一路飘红.各种传播媒介的综合运用,使得选秀在传播方式上实现平衡与创新.同时各种文化的交融与博弈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电视选秀活动进入群雄混战,很多的电视媒体都推出了选秀类的节目,2006年的电视娱乐已经被冠上了“选秀大年”的称号。选秀节目为何在时下获得较高收视率,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本文拟从选秀节目的自身特点对这一问题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18.
亢海玲 《青年记者》2007,(16):101-101
近年来,以"模仿"国外节目为主要生产形式的选秀节目不断吸引着受众的眼球,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2006年10月6日,东方卫视"明星版"《舞林大会》开播,明星之间的舞蹈展示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打造的大型励志创业真人选秀节目"赢在中国"自2006年3月29日启动以来,吸引了许多怀有梦想的创业者的激情投入,同时也赢得了不少国内外知名企业、企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李美 《今传媒》2009,(12):91-92
2005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在国内刮起了一阵选秀之风,在经历了“2006超级女声”和“2007快乐男声”的历练之后,今年“快乐女声”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娱乐盛会。时隔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