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语言创造了一个审美乌托邦,使主体丧失自我和对象意识.广告充分地利用文学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优势,追求文学语言的音乐美.广告中文学语言的语音美主要表现在:追求文学语言的语音常规美、追求文学语言语音的变异美.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论述什么是文学语言、音乐美的实质、具有音乐美的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中外优秀作家对文学语言音乐美的重视;重点论述文学语言的流畅美、和谐美、整齐美和回环美。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美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美主要包括形象美、凝练美、含蓄美、音乐美等,文学语言有了这些美的特征,文学作品才会给人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文学语言的音乐性,与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和读者的审美愉悦密切相关,但重要的还是基于情感节奏表现的需要.把彼此不同的声韵因素组织起来,使之适应于所要表现的情感节奏,就产生了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文学语言的音乐美又表现为均衡美、错综美、抑扬美和回环美.  相似文献   

5.
由于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属于语言的范畴 ,都是对经验世界的书面表述 ,因而它们都具有书面语言的一般特性。这使得二者在“真实”美和“简约”美上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但是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毕竟承担着不同的传达功能 ,是对不同层次的经验世界的书面呈现 ,这又使得二者“真实”和“简约”的审美指向有着鲜明的异质性。在充分把握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的同一性和异质性上 ,适当地借鉴和引入文学语言“真实”和“简约”的审美蕴涵 ,对于写作更加完美的新闻作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宁涛 《文教资料》2012,(8):59-60
谚语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本民族绚丽多彩的语言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本文从英汉谚语这一民间文学语言的共同点、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学原理方面论述了其三个方面的形式美,即简明美、形象美、均衡美。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其深刻的思想主题正是借助其完美的文学语言来表现的。《红楼梦》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纯真之美和个性之美,已达到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顶峰。  相似文献   

8.
报告文学的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报告文学文本的现实美来源于现实生活,表现在直接的无功利与间接隐伏着的功利性上;形象美在文本结构的巧妙安排、合理的想象和文学语言的运用等艺术感性形式中得以实现;新颖美要求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感染美既来自文本内容的真实,又来自文本具体生动的艺术形式,是文本真实的内容和完美、和谐的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节奏是文章美的重要构成因素,文学语言的节奏是文学作品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正确表达原文的意蕴,在风格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将原文的审美价值尽可能的传达给译文读者。从音响节奏美、句式变换的画面节奏美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培根的《论读书》其三个中译本翻译中节奏美传达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0.
再现原诗音韵美是诗歌翻译中重要问题,作者试从英汉诗韵在翻译中的巧妙"移植"、诗的韵律与文学语言的关系、诗的音乐性等方面,阐述透彻理解原文与"三美"结合以再现原诗音韵美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再现原诗音韵美是诗歌翻译中重要问题,作者试从英汉诗韵在翻译中的巧妙"移植"、诗的韵律与文学语言的关系、诗的音乐性等方面,阐述透彻理解原文与"三美"结合以再现原诗音韵美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优美的文学语言体现着形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它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而各种要素在表情达意中又分成作用上的不同层面对语言的鉴赏,也应从这些不同层面上去把握。诸如语言、词汇、句式以及辞格等。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鉴赏词汇的丰富美、句式的变化美、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优美的文学语言体现着形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它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而各种要素在表情达意中又分成作用上的不同层面对语言的鉴赏,也应从这些不同层面上去把握。诸如语言、词汇、句式以及辞格等。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鉴赏词汇的丰富美、句式的变化美、  相似文献   

14.
李建军 《安康学院学报》2002,14(4):21-23,35
文学是作家审美意识的物态化表现,文学语言是为特定审美目的服务的并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特殊的语言形态.文学语言精粹、优美、生动,具有多维性,富于高度的文化内蕴.声音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韵律美、节奏美、旋律美是声音的组合变化所产生的美.文学作品的意义有其特殊的存在方式,它往往不是浮现在字面,而是深藏于形象之中,放逸于作品之外,多以暗示、隐喻、象征的方式诉诸言外.文学语言具有文体特点和风格特色.文学语言的使用必须追求其审美效果,具有巨大的审美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大胆借鉴非散文文体语言,不仅注重节奏和韵律的和谐,更加注重韵律的整齐,构成了独特的话语风格——富于变化的整齐美。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学语言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文学语言最集中、最鲜明、最生动地体现和显示了一种语言的美质和美学特征,就美学而言,文学语言的规则与非文学语言的规则是不同的。本文将从分析文学语言中“平行”修辞格的句法结构、语义特点出发,研究“平行”修辞格产生的均衡美、节奏美、意象美和气势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语言的韵律特征具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与作家的审美感受和读者的审美愉悦密切相关。文学语言的韵律美主要表现为均衡美、回环美、抑扬美、错综美。  相似文献   

18.
<正>审美教育,即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  相似文献   

19.
古典小说《红楼梦》在语言的运用上具有质朴自然的风格美。《红楼梦》把生活和人物描绘得是丰富、复杂,却又浑然天成,几乎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比生活更美,而又象生活本身一样质朴自然,这是因为作者把文学语言的运用当作是一项极其严肃的艺术创造事业,不惜倾注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生命。因此才能使《红楼梦》在质朴自然中创造出了如此高超的语言风格美。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经验的界限即存在的界限、生活的界限.本文正是以此为视点来观照晚生代文学语言陌生化这一审美现象的.晚生代文学语言陌生化即生活的陌生化,具体表现为创作主体、创作意象与创作风格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