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欣逢百期,往事依稀,旧情复起,那些曾经有过的故事,又似昨日。怕晒黑就甭搞钓鱼一些老读者还记得那位曾在《中国钓鱼》杂志工作过的女记者─-张晓玫同志,不时有人还向编辑部问讯过她的行踪。晓攻是《中国钓鱼》杂志创刊后第二年调入编辑部的。她是老三届兵团战士,走运的是最后赶了个末班车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她没钓过鱼,从来也没想过要钓鱼,但她一接触钓鱼杂志工作却很投入。那几年,无论是在北京或者是其它地方,只要有钓鱼活动,她都积极去采访。夏天钓鱼活动最频繁,但烈日的暴晒也是令人最难抵挡的,这对当时未婚嫁的姑娘来…  相似文献   

2.
2003年第十期《中国钓鱼》编辑部的卷首语,《我们在一起》一文提到,为庆祝《中国钓鱼》20周年而确定了6项活动,如各种钓赛、征文活动、优秀作者评选活动和读者意见调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让《中国钓鱼》杂志更密切地和钓鱼人连接在一  相似文献   

3.
笔者出任《中国钓鱼》杂志主编时,曾发表过一篇题名为《致钓友们》的文稿。许多钓友读了之后,写来热情洋溢、诚挚友好的信件,有鼓励、有肯定,更有大量宝贵的建议,还有人自荐来编辑部工作,笔者及时将信函转交编辑部同仁。正是在广大钓友的支持下,《中国钓鱼》从双月刊改为月刊,内容更丰富多彩了,版面设计也有了长足的  相似文献   

4.
党伯杰先生退休前任原人民体育出版社副社长兼《中国钓鱼》杂志常务副主编。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创办人之一,为《中国钓鱼》杂志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钓鱼》杂志出刊200期的时候,一直关心杂志发展的党伯杰同志应邀谈了他的感想和体会,著名作家苏叔阳先生和本刊名誉主编万伯翱先生也应邀撰写了纪念文章。相信读者们会和我们一样为他们的文章所感动、所激励。《中国钓鱼》杂志在诸多这样的前辈的关心指导下,在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下,一定会不断进步的。谢谢前辈们!谢谢读者们!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4,(4)
为了加强《钓鱼》杂志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交流,本刊编辑部于今年1月份举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很多读者的支持,问卷调查回馈表纷至沓来,截止至2月10日,我们已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问卷调查2018份。在这里,真诚地感谢这些关心《钓鱼》杂志成长和中国钓鱼运动发展的忠实读者。本刊编辑部在认真细看了每一份回馈表后,做了综合数据分析,我们将根据统计出来的调查结果来完善我们今后的工作。对各位读者提出的个人意见,我们也将认真考虑,力求让我们做得更好,让《钓鱼》杂志符合更多读者的口味,让更多的钓鱼爱好者喜欢这个凝聚着《钓…  相似文献   

6.
编读论坛     
编辑:本刊从本期开始,“编读论坛”这一栏目就正式开张了!设立这一论坛,是希望以《钓鱼》杂志为平台,为各位钓鱼爱好者提供一个与《钓鱼》杂志、与志同道合者交流的场所。您可以在这里提出钓鱼时所遇到的难题,可以介绍钓鱼心得,也可以公布自己的钓鱼秘技,我们会竭尽全力地给予帮助。请各位注意,对读者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或是有价值的钓鱼技巧,杂志社将赠送一份精美礼品。闲话少说,现在就先来看看几位读者的来信。  相似文献   

7.
《钓鱼》杂志社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自2000年订阅《钓鱼专刊》以来,我从中学到不少钓技新知识、了解了钓坛新动态和各种新钓具,真是受益匪浅。《钓鱼专刊》改为周刊,今年又从周刊升级改版为《钓鱼》杂志。告广大读者,订阅《钓鱼》杂志,可加入读者俱乐部,并免费赠送钓鱼背心一件。在订阅杂志前,我心里还在想,送钓鱼背心,怕是不可能的事,全国订阅杂志的读者成千上万人,送得了那么多?可万万没想到,最近我就收到了贵社寄来的钓鱼背心,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我也成为读者俱乐部的一员了。当我第一次穿上钓鱼背心去钓鱼时,那种…  相似文献   

8.
在欢庆祖国45华诞之际,又高兴地迎来了《中国钓鱼》杂志创刊10周年的喜庆日子。 1984年10月,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出了一本为千千万万垂钓爱好者盼望已久的钓鱼杂志。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老帅亲自奋笔为刊物题写了《中国钓鱼》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自此,《中国钓鱼》杂志喜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之后,又经过各方人士和众多钓友、读者的热情支持、编辑部同志们的努力和不断开拓、进取,《中国钓鱼》一步步地从季刊、双月刊,发展至目前的月刊,成为一本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9.
新年到来,《中国钓鱼》杂志在广大读者的关心支持下迈入了1996年。在新的一年里,和《中国钓鱼》常见面的,有许多多年的老朋友,也一定又增添了不少新朋友。在此,我们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祝各位新朋老友新春愉快!年年有“鱼”! 这期的“读者园地”,我们编发了一组读者来信,这些来信中表达的意愿和提出的建议,是读者来信中较有代表性的。其实,编辑部每个月都能收到大量全国各地钓友的来信,在捧读这些来信时,我们内心深处常有一种感动。因为我们深深感到,我们手中捧  相似文献   

10.
钓冷水鱼,特别是钓哲罗鱼,是我的多年愿望和梦想。1984年《中国钓鱼》介绍日本钓鱼爱好者访华团,到黑龙江省钓哲罗鱼的文章,我爱不释手,使我产生了跃跃欲试之意。5年前通过《中国钓鱼》编辑部同志的帮助,找到了陪同过外国人钓哲罗鱼的黑龙江省的韩德泉同志,我向他探寻钓冷水鱼的问题,他热情而详尽的向我做了介绍。他在介绍了  相似文献   

11.
拙作《人体节律与垂钓初探》 (以下简称《人体》)在《中国钓鱼》杂志今年第二期上发表后,陆续收到编辑部同志转来的钓友  相似文献   

12.
致谢读者:为感谢热心读者们的建言,《钓鱼》杂志的同仁们抽出30位幸运读者,赠出高级浮漂和高级渔线等纪念品,聊表谢意。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中,《钓鱼》将会继续同钓友们保持交流,无论是来信、来邮,或是通过钓鱼杂志微博、网站,我们都欢迎您与《钓鱼》积极互动。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热爱钓鱼,《钓鱼》都是您垂钓之旅中最好的伙伴!杂志的同仁  相似文献   

13.
致谢读者:     
《钓鱼》2012,(24)
为感谢热心读者们的建言,《钓鱼》杂志的同仁们抽出30位幸运读者,赠出高级浮漂和高级渔线等纪念品,聊表谢意。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中,《钓鱼》将会继续同钓友们保持交流,无论是来信、来邮,或是通过钓鱼杂志微博、网站,我们都欢迎您与《钓鱼》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即将到来,为了报答读者的厚爱,将2000年的《中国钓鱼》杂志办得更好,7月22日,本刊编辑部与十几位在京老读者举行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会上,大家充分肯定了《中国钓鱼》杂志在弘扬传统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普及钓鱼知识,建树垂钓文明等方面的成绩,并就2000年的杂志定位、栏目设置、版面风格和价格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王善勇  范宁 《钓鱼》2004,(18):6-8
本着“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的钓鱼理念,《钓鱼》杂志社发起了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的倡议,并精心给《钓鱼》杂志读者和广大钓鱼爱好者精心策划了一个钓鱼盛会——“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让遍布各地的读者都能一品这个钓鱼大餐的美妙滋味。这是我们《钓鱼》杂志读者自己的盛会,也是《钓鱼》杂志给关注杂志成长的广大读者最好的回报!3月底4月初.我们在江苏连云港举办的“读者杯”首战告捷.宜征读者大聚会也收效明显。炎热的夏季刚刚过去,秋意悄悄降临的时候.我们又连续在辽宁沈阳、内蒙古呼和浩特、吉林长春成功举办了这三场大型的比赛,而几乎每场比赛都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许多热心的读者和钓鱼爱好者,点燃了他们钓鱼的激情。更推动了当地钓鱼活动的开展!笔者每参加一场比赛,都会感动于赛场上洋溢着的欢乐和激情。所有参赛者凭着对钓鱼活动的满腔热爱参与到这个赛事中来,其实最终的名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互动,能够让编者读者面对面地交流,为共同喜爱的《钓鱼》杂志献计献策,更能有机会和文幸中的钓鱼高手直接交流,切磋技艺,畅谈垂钓感受。《钓鱼》杂志以自己的方式和广大读者见面,这是一种联系读者的积极方式.也是一种尝试。广大读者和竞技垂钓可以零距离接触.同时也是编读之间的互动,读者们在钓场角逐中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检测,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钓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温馨的见面会中感受来自钓鱼的喜悦。我们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参与到咱们读者自己的钓鱼比赛中来,一起把我们的比赛办好.办大。九月到十月.又有多场比赛将会和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河南、浙江、安徽、陕西、山西、广西的读者见面。届时.我们将会把这些地区的比赛如实快速地报道给广大读者。我们不难想象这些赛事的宏大和读者的热情。读者朋友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参加《钓鱼》杂志读者自己的垂钓大赛吧!  相似文献   

16.
因为有你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瞬息,新的一年已悄然到来了。虽然屋外已经滴水成冰,但看着厚厚的读者调查表,听着不断打进编辑部恭贺新禧的祝福,我们《钓鱼》杂志编辑部的每一个同事心里面都温暖如春,在深深地感受了来自百万读者的关心和注目的同时,也激起了我们编好刊物的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17.
缘起 我是一个钓鱼迷,更是《中国钓鱼》的忠实读者。2000年第五期“天下钓场”刊登了贵州黎平黄寿高同志的文章《墨门山水库欢迎您》,我看后深深地被黔东南优美的风景和动人的钓情所吸引,油然而生驾车千里会友,垂钓墨门山水库的想法。之后我给《中国钓鱼》  相似文献   

18.
王永贵 《钓鱼》2005,(4):25-25
还是去年12月,作客《钓鱼》杂志并在网上回答钓友提出的问题时,听编辑部的人说:准备将2D04年发表的优秀文章重新编撰,出一本精选本。我认为这个想法不错,但选哪些文章,是不是能像以前的《钓鱼周刊》那样,读者拿到报纸就是看哪几个专栏,并从正面和反面反复争论,肯定了就把文章剪贴起来,当成指导实践的宝典来读,我还不能下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钓鱼》2014,(1):1-1
随着2014年新春的到来,《中国钓鱼》杂志也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的喜庆之年。早在去年,就有很多关爱本刊的读者来信或来电,热情地询问编辑部有没有进行一些特别策划,来纪念杂志创刊三十周年,并就此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开辟纪念专栏、召开专题座谈会、出版纪念专刊等等,使我们在受到启发的同时,再次感到读者与《中国钓鱼》杂志是如此的贴...  相似文献   

20.
不少读者给本刊编辑部来信,说他们很喜欢钓鱼,却不怎么喜欢吃鱼,主要原因就是做不好。他们希望本刊能够开辟“鱼的烹调”栏目,介绍鱼的烹调知识和窍门,各种鱼的吃法等。虽然现在许多垂钓者追求的是情趣而非鱼,但钓有所获,并且能亲手做成美味而大快朵颐,不亦乐乎!应读者要求,“鱼的烹调”栏目本期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期我们特地约请北京市钓鱼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国家特二级烹调技师赵勤同志为大家介绍了几种鱼菜。说起这次约稿,还有一段趣事。赵勤同志如期完稿,亲自送到了编辑部。稿子拿出后,赵勤同志又从手提袋里掏出一只饭盒和一双筷子,打开饭盒,原来是他临出门前刚刚做好的酥鲫鱼,还热乎着呢!我们几位编辑高兴地品尝了这道菜,真不愧是特级烹调师的手艺,味道果然鲜美可口。鱼虽然被我们吃了,但赵勤同志的这份心意却更多的是献给广大钓友的。新春佳节将至,愿本栏目能为钓友们的节日餐桌增添几分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