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前没有发现小桥下边的池水里是养着莲花的,一次不经意地往下一瞥,便惊现了那种美丽,莲花盛开的美丽,素洁、淡雅而又精致美好。只在刹那间,清新和欢愉便填满了我所有的感觉细胞。原来,美也是可以分类的?一种可以愉悦你的眼睛,而另一种却能够直击你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美。遐想之余,不由得感叹于这个小小的池水里竞也可以开出如此美丽耀眼的莲花,也感叹于自己的愚钝,因为这条路着实也走过几回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环顾一下,把美丽踩在脚下,而自己却浑然未觉。  相似文献   

2.
坚强的鱼     
海底多么五彩斑斓。有鱼,有珊瑚,有石头,还有泪。我是一颗鱼儿的泪。我属于一条水蓝色的飞鱼。它每天载着我在海面上跳跃,飞腾。但我始终无法滚出它的眼睛,因为它是快乐的,它没有理由让我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看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感受那清凉无比海水的温度。我梦想着:假如有一天它老了,在海水深处再也飞不了了,假如飞鱼哭了,那样我就可以自由了。我盼望着飞鱼快点老去,每天想像着逃离它之后,就可以在海水中自由自在地跳舞、欢歌。于是我盼啊,盼啊。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飞鱼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痛苦无比。我大笑道:快,快哭啊,你哭了,我就自…  相似文献   

3.
鹌鹑的自述     
我是一只从农村来的鹌鹑,到了城里,我一点也不适应。在农村的时候,我的主人让我住在笼子里,挂在树枝上,早上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中午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还有许多好伙伴陪着我,多开心啊!可是到了城里,我的小主人就把笼子扔了,让我住进纸盒里,天天把我关在屋里,他一放学就拿着  相似文献   

4.
几十支红玫瑰在广口的陶器里无声地绽放着,虽然玫瑰不是我最喜欢的花,但是在北方冬意深浓的季节,房间里的调子会暗淡很多,而鲜红的玫瑰会让我感受到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稿件剪贴本里,珍藏着一篇曾被汗水沾湿过的足以让我终身难忘的新闻稿。 2002年12月,在高考落榜、打工受挫后,我怀揣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走进了有着光荣传统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因为上学时就喜欢写作,我便把个人的成长得失和对部队的点滴感受用笔写出来,尝试着给报社投稿(因当时不知道可以用传真发稿,我的稿件都是照着报纸下沿的通信地址邮寄过去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年轻人,内心深处有着厚实的艺术情结。在我比现今更为稚嫩的时候,我选择了研习绘画,尝试以线条、明暗与色调来表达自己对所置身世界的探索。求学的日子里,我始终将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一段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  相似文献   

7.
自己的田野     
漠北 《湖北档案》2014,(7):33-33
正在都市里居住的太久了,满眼的车水马龙,紧凑的钢筋水泥,随着日出日落,亦步亦趋地打发周而复始、枯燥乏味的生活,心下便有了些烦闷,有了些焦躁和不安,更多的,是有了期盼一方属于自己的水土,可以由着自己的性情和愿望营造四季的渴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想法变得愈发强烈起来。在我想象的空间里,这方水土不需要很大,百十平米就足以让我的思想自由地在这里来往驰骋。在这方土地上,四分之一用来种植花卉,四分之一可以辟为菜园,四分之一打造精巧的微观山水,余下的空间,当然是闲暇时阅读、博弈和休憩的地方。这里的周边,应该有山有水,有小桥人家。  相似文献   

8.
电脑沙画     
想为自己制作一幅精美的沙画吗,不需要绘画技能,也不需要复杂的材料,只需一台电脑、一个Photoshop软件和您的一张彩色人像照片,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只要您跟着我做,1,2,3,让我们开始……  相似文献   

9.
李梅 《大观周刊》2012,(51):365-365
一、做一名阳光教师。使课堂轻松愉悦 我最喜欢的小学老师是一名叫丁美涛的女老师.她辫子很长很长,脸上时时带着微笑,从她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她的关爱.下课后她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围着她.我最喜欢玩她的辫子,她从来显得厌烦过。每每站在讲台上.我就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努力让自己向她学习,最初是在学习和培养那种阳光心态.后来慢慢成了阳光习惯,只要进了教室.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示给学生亲切的笑容.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为学生的阳光.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明媚。  相似文献   

10.
正盛夏时节,坐在屋里,门开着,风穿堂而过,前院后山,都在这一场穿堂风里。屋后的老井总是滴哒着水,听得出水滴在水桶里,塑料的水瓢浮在水上打着转。水滴的不紧不慢,风来了,水瓢就懒懒地撞一下桶沿儿,这声音是首简单的小曲子,让人觉得清爽悦耳。一只蜜蜂从屋后飞进来,路过我的穿堂风,嗡嗡的听上去很快乐。我猜它路过是因为后面水井  相似文献   

11.
在人生的档案里,每个人都存有自己无法向别人告知的一两件事,我的"档案"里就存封着一件让自己深感痛悔的事,我把这件事刻录在了我的心壁上,存入了我人生的档案中.  相似文献   

12.
FreeHand系列软件发展到今天,成为领导着当今印刷、多媒体以及网页制作领域的世界发展潮流的优秀图形软件,它所特有的各种功能强大的工具软件,使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绘画作品的快速创作。FreeHand7曾是我非常喜爱的图形软件,因为矢量图的绘画风格简洁明快,色彩明丽清新,有极强的装饰性,而FreeHand软件不仅能够完美地表现这种风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非常简便易用.当FreeHand8面世之后,我尝试性地用它画了这幅静物装饰画,在FreeHand8的世界里做了一次愉快的旅行。这里我希望在讲解这幅静物作品绘l叫过D的问时,与人家一起分享使…  相似文献   

13.
中宣部去年专门为记者节准备的一台文艺节目《为时代放歌》播出已经有些日子了,可我的耳畔依然时常地萦绕着那首歌颂新闻记者的歌曲——《在世界的眼睛里》。时间越久,那旋律越清晰地回响;日子越长,那歌词越生动地跳跃。我没有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让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慰藉——在有风的时候,我是树的坚强;在有雨的时候,我是鹰在飞翔;在夜深的时候,我的灯光最亮;在月圆的时候,我正四处奔忙。在世界的眼睛里,我是天圆地方,我是天地脊梁。青山有情对我笑,流水有爱对我讲,若问我是哪一个,笔墨人生写华章……在世界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14.
许伟红 《大观周刊》2012,(50):223-223
绘画课在中、小学美术课本中占有45—50%的比例.因此.在整个美术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怎样上好绘画课.尤其是上好小学绘画创作课则是每个美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就以我了解的情况而言.多数少儿绘画都或多或少地掺和着大人的意志,也就是“成人味”太足.这也难怪。这与美术老师的指导思想有相当大的关系。前不久.我下乡听了一节美术绘画课——《画故事》,讲授这堂课的老师,自身的素质还比较可以,  相似文献   

15.
都市地铁     
我珍藏了一张地铁一号线的一元面值的磁卡。 我对地铁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困为我的家就住在地铁一号线刚开通时的终点站——虹梅路的近旁。没有地铁的时候,我常常要为出行的不便而烦恼,而地铁则轻而易举地让这种烦恼烟消云散了。地铁神奇地穿越了地平面上的喧哗和拥挤,把握着自身的速度,也不必管红灯和绿灯,它给人的纷烦心情以一泻千里的快感。地铁,仿佛是都市“过滤”后的一种延伸。 只要不是人流高峰时段,乘坐地铁更是一种享受。可以静心地观察车厢里的每个人,可以轻轻松松地看书报,也可以面对忽明忽暗的窗玻璃不受干扰地想心事……地铁给人以远离尘烟的洒脱,让情感之舟任意驰骋。  相似文献   

16.
迟雪峰 《新闻传播》2012,(7):158-159
数字绘画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工具材料是虚拟的数字媒介,与传统绘画在本质理念上存在共性。数字绘画课程已渐渐地深入广大艺术高校的教学体系之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基点,三个结合"的关于数字绘画教学的观念,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相关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和创新成果,让数字绘画教育教学发展得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7.
"老天,请赐给我能力,让我做好我可以控制的事情;请赐给我开放的心态,让我坦然接受我不能控制的事情;请赐给我智慧,让我可以正确分辨这两件事。"说到广告创意人,剑客的形象就俗不可耐地出现在脑海,似乎凭借高超的专业经验,就可在营销传播的江湖上飞檐走壁,剑锋指处,无不所向披靡!没成想,这几年4A公司忽然就被归类为冷兵器时代的恐龙了,广告主和消费者挥舞着手里的智能手机,摆弄着H5、DSP、LBS、大数据,自己就干上了!创意剑客们多数都对不上招数,纷纷乱了阵脚:这个江湖怎么就不带我们玩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典型的代表性,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传承方式。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各院校的中国画专业在教学方面做着种种探索。了解中国画的文化根源、掌握中国画的基础语言形式是中国画教学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典型的代表性,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传承方式。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各院校的中国画专业在教学方面做着种种探索。了解中国画的文化根源、掌握中国画的基础语言形式是中国画教学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比创意更难的,是人与人的沟通……——陈耀福做创意,其实是在寻找一种解决问题的聪明方式。而这一点,对我个人来说,应该是蛮迟才开窍的。1982年之前,我主要还在新加坡念书。那个时候,我比较擅长的也是美术相关类别的科目。如果说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有工作、生活上的创意片段贯穿其中,那么对我而言,那时的我还处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不过,小时候生活中的创意总有很多,总在想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开心,让别人开心。直到入行之后的十年里,我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创意,而是在幸福、努力地学习,在帮助老板完成他们的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