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媒体产业化的发展,媒介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媒介品牌的打造。在分析和对比国内外品牌栏目的基础上,文章从媒介的特色、造势、人才、创新以及平民意识和精英意识等方面对媒介品牌的打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而言,需要改善频道品质,提升营销策略,与品牌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从而实现传播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策划开展有利于电视传播效应最大化的各类活动,对于提升媒体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创造电视民生新闻品牌的重要手段。在多媒体、多频道时代,品牌对媒介的生存至关重要。电视媒体已经从收视率竞争转向品牌竞争的发展路径。电视品牌是一种竞争力、吸引力、亲和力,标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品味和文化。电视媒体要利用先天优势,策划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吸引受众参与,扩大品牌影响力,推进品牌建设,进而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一如既往地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视媒体的飞速发展和电视频道市场化经营的大大提高,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延伸到电视台内部各个栏目之间。因此,要打造品牌栏目,必须加强对栏目的收视对象、栏目的准确定位及其表现内容和整体形象的策划。  相似文献   

4.
方菲 《教师》2010,(19)
电视集团化、数字化、频道专业化、传播公众化,新媒体时传统的媒体的冲击激烈,品牌经营无疑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形象、增强媒体竞争力的一项重大策略.本文对武汉晚报双品牌策略的独特魅力进行剖析、梳理,简要介绍其特点以及价值,探索媒介品牌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5.
方菲 《教师》2010,(22):107-108
电视集团化、数字化、频道专业化、传播公众化,新媒体对传统的媒体的冲击激烈,品牌经营无疑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形象、增强媒体竞争力的一项重大策略。本文对武汉晚报双品牌策略的独特魅力进行剖析、梳理,简要介绍其特点以及价值,探索媒介品牌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群众对于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各电视媒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品牌频道和品牌栏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打造品牌成为了电视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必然选择,品牌价值的高低也成为衡量电视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实施品牌战略更成为了提升电视频道形象、增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江西财经大学《品》报的发展历程,为当下高校报刊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策略参考。高校报刊应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品牌栏目内容;活用市场手段,强化媒介经营管理;尝试媒介融合,创造性利用新媒体;深化社会责任,重塑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是当代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介必须拥抱新媒体,才能真正解决当下电视媒体发展的窘境。中原经济区是中国首个内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区。电视媒介是较为直接、形象性较强的传播媒介,它的发展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整体形象紧密相连。从全国看,中原经济区电视媒介发展状况不佳,这与地方媒介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关。从媒介融合的角度探讨中原经济区电视媒介发展状况及长久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热的兴起,电视节目频道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之势,各频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如何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栏目,进行品牌经营,树立品牌形象,是赢取媒体战,使自身的特色广为受众接受,创造并保持稳定的受众群,在众多的媒体栏目中,尤其是在同类栏目中脱颖而出的重中之重。本文对电视媒体品牌策略与经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地方电视传媒在媒介竞争激烈的氛围中接受着新的考验:受众多样化的选择途径,新老媒体的强大压力,与央视竞争的劣势.要想拉住日益流失的受众群,必须得有能吸引住受众眼球的节目.加强节目本土化,打造品牌栏目,突出地方及民族特色,这是地方电视传媒参与竞争且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编导”是一个电视业界、学界和电视观众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却一直没有清晰的界定。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作为艺术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电视节目传播业务中实际存在的“编导”工作岗位之间缺乏一致性,不能很好地相互契合,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这也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典型表现。从传播学的媒介理论视角辨析“广播电视编导”与“影视编导”、“导演”、“导播”、“编剧”、“编辑”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提出一般意义上的“媒介编导”概念的必要性,彻底解决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概念混乱问题,以适应传媒行业媒介分工细化和媒介融合的双向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湖南电视媒体的发展,文选德同志曾有三个很好的评价:一是有线台打破了格局,二是经视引发了竞争,三是上星带来了想象。40年历程,湖南卫视之所以能真正做强做大品牌,领先全国同行,主要归功于魏文彬同志1993年提出的"大广播、大宣传、大电视、大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电视湘军”在新时期中国电视业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成功实践,让中国电视节目形式多样、价值多元,强化和推进了中国电视荧屏的亲民色彩,加速了中国电视业的国际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电视的竞争格局,为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故事类新闻节目在各类电视台层出不穷,受到电视观众和电视媒体的青睐。因为它符合了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需求和文化习惯。通过真实可信、以人为本和启发深入的故事化报道解决了电视新闻"新"与"旧"、"虚"与"实"、严肃与娱乐的矛盾问题。借助故事形式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完成宣传意图,达到教育目的,使真实的新闻宣传通俗化,严肃的新闻形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从电视媒体多年来“新闻立台”或“娱乐立台”的媒体实践看,两者皆持之有据,“娱乐立台”功不可没,不宜把“新闻立台”视为整个电视业及其主流传媒的规定动作。电视界和电视业以“文化立台”具有多重现实意义,其关键在于持有文化本色、文化“三量”和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6.
“湖南电视现象”是指湖南电视在新的体制下所形成的竞争格局,是通过市场运作整合注意力资源而形成的一种电视品牌效应,是大众文化潮流和消费时代催生的一种审美文化。从娱乐大众到大众娱乐,湖南电视取得了引领时尚的显赫地位。湖南电视现象的产生有着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虚无主义的社会心理背景、境外媒体文化的影响。其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电视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并且也是最容易接触到的艺术产品之一。在这一大背景下,以全校各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的《电视剧创作》,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形成了特有的教学难点,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这门课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的制作经营在电视媒体内容产业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本文以部分电视媒体在电视剧制作经营中的实践情况为例,通过对电视媒体参与电视剧制作经营的动因进行分析,全面探讨了电视媒体参与电视剧制作经营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并提出了现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初步展望了电视媒体影视内容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编辑品牌意识在传媒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入手,根据品牌成长规律,运用样本分析的方法,以《上海星期三》、湖南卫视、重庆卫视和凤凰卫视等传媒品牌的成长历程为例,分析强化编辑品牌意识的七大策略:过程控制;路径探微;培育个人品牌;发挥编辑枢纽作用;引入质量认证体系;完善多级审稿制度;建立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20.
报纸川军雄风不再,电视湘军辉煌日盛。虽然报纸和电视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但是报纸川军和电视湘军的成败得失并非局限于本媒介,对整个传媒业都有借鉴意义。通过对报纸川军和电视湘军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人才团队对于传媒业发展的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