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代以来,由于国家战略态势的变动,直隶成为战略敏感地带,亦是朝廷重兵集结之区。甲午战后,清政府锐意裁兵,直隶绿营的裁撤程序也随之启动,历经王文韶、裕禄、袁世凯、陈夔龙等人的裁撤,迄至清亡,尚未完成裁撤任务。直隶绿营的裁撤在不同的时段,裁兵诉求也迥然相异,映射出多重的政治信息,是观察晚清绿营裁军的窗口。通过对直隶绿营裁军的研究,为我们考察晚清绿营裁军提供了极好的面相。  相似文献   

2.
创设巡警是晚清新政的重要内容,直隶是举办巡警最早、成效最大的省份.直隶巡警源于保定,发展于天津.州县巡警则天津举办最早.直隶省州县巡警的发展具有天津向周边辐射的特点;各地仿照天津经验,都实行分区管理;由于经费是本地筹措,绅士在举办巡警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各地财政状况不一,导致巡警员额受到经费不足的严重制约.直隶巡警开中国近代警政之先河,但同时又激化了国家与基层社会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光绪初年,“丁戊奇荒”发生.江南绅士募集巨款,跨境赴华北赈灾,是为晚清义赈.李金镛是这批绅士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先后在苏北、山东和直隶主持赈务,对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晚清社会的变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留学生对晚清社会的变迁则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晚清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学术变迁而言,留学生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洋务运动的运作,影响晚清政治的演进并使晚清政治走向终结,推晚清学术思想向现代方向转型。研究留学生与晚清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可以认识晚清社会演进的规律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如何摆脱财政困境成为晚清各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晚清直隶总督在探索解决财政问题的同时,理财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他们从“讳言理财”到“为言利辩护”;从主张“赋出于田”到“赋出于商”;从“着眼国内”到“放眼世界”,不仅首先尝试发行直隶公债,而且大 胆引进外资,为直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对直隶矿业的发展最突出地体现在回收开平煤矿主权与扶持启新洋灰公司两件事上,这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隶也因此而取代湖南成为全国的模范省。清末民初是包括直隶在内的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这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政府官员的努力不无关系。晚清重工思潮风起云涌,袁世凯乃其实行者,以往学界重思想、轻实践,并不足取。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性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女性社会流动是社会流动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改革开放后,我国女性就业率越来越高,垂直流动明显增多。但是,我国女性社会流动以水平流动为主,就业层次偏低,相对城镇女性来说,农村女性向上流动的机会更少且回流现象比较严重。成人教育是社会流动女性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最佳选择,是她们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因此,成人教育在促进我国女性社会流动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晚清来华西方人对通商口岸城市社会经济表现出高度的关注。透过西人的视野,清晰可见步入晚清之世后口岸城市社会经济延续传统与发展更新的形态。作为福建省会城市的福州,在内河江域经济繁荣区、商贸网络与街市商品经济发展、城市手工业以及金融业等领域,显露出动态发展的迹象,反映了晚清口岸城市社会经济承续传统的同时不断迈向变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山学院学报》2016,(2):14-20
清中后期,团练势力开始崛起,这种源于保甲的基层社会控制组织,在保卫基层、消弭基层社会动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以团练为切入点,考察了晚清云南团练组织的兴起、发展、向"团保合一"的演变及其最后的角色转变。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考察,揭示了晚清时期云南基层社会控制的演变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教育社会分层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研究重视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探讨、突出教育地位获得因素的挖掘、强调教育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关系的分析,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社会分层理论体系,探讨教育对农村学生社会流动的作用和影响机制,建构我国农村学生地位的获得模型,关注农村学生的内心感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与日俱增。农村社会劳动力向外流动主要表现为职业上的流动,职业流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职业上的地域、种类、地位和代际的流动。不同的农村社会职业流动现象,反映的是城乡之间的固有差异。在农村社会流动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产生的社会效应也表现在多方面。从农村职业流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职业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形式,探寻了农村职业流动带来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农村养老需求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成为农村养老的一大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对青岛市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的现状调查显示,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养老观念、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整体不足。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社会力量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的广泛支持,从多方面促进和激发社会力量的发展及其养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韩国成人教育在促进农民社会流动、实现角色转化的过程中,注重激发进取精神、获取政府支持、开展职业训练、关注弱势群体与培育后继农民,有效促进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借鉴韩国成人教育促进农民社会流动的成功经验,我国成人教育应在政府的支持下,以革新农民思想观念、培育农业转移劳动力、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培养新生代职业农民为重点,全面促进农民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流动限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作用。然而,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本文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基础、流动方向、流动性质和流动阶段等不同维度对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中面临的二难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同时也对西方的教育社会分层理论作了中国语境下的扩展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教育水平是经典的分析社会地位和社会流动的指标,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互为因果。由于经济地位和自然环境等等的差异,农村人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及实现社会流动的能力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带有历史文化的印痕和乡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是一种非线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教育对社会阶层结构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这不仅发生在教育的纵向差异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上,而且也发生在教育的横向差异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上,另一方面。社会阶层结构也同样影响着教育的公平和受教育者的入学机会、学业成就等。而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则充分体现在弱势群体的社会流动与教育这一关系范畴中。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范国睿 《教育研究》2005,26(5):21-25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具有独到的价值。现阶段,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大力缩小城乡、地区、性别等方面的教育差异,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民众的多样化教育选择需求,建立处境不利群体公平教育的救助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五代宋初,募兵制度的盛行、文官制度尚未确立的背景之下,武人专政迭起,社会各个阶层的身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特别是社会中下层身份的人群可以通过这一动荡时期的途径,如军功得以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属性,成为社会垂直流动大幅度加快下的受益者。本文对于五代宋初的武将群体的出身环境、个人所具备的才能和他们得以成为武将的流动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把当时各阶层出身武将的流动过程以动态的角度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近代乡村职业分化不充分,使农民缺乏向其他职业中谋求发展的机会;城市就业不足和收入低下,限制了农民经由离村获得新的社会地位;在城市中缺乏出路的农民,由于农产品市场波动和农家副业萎缩,农家经济状况恶化,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同样难以创造向上流动的机遇。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并未给渴望向上流动的广大农民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在社会公正的建设过程中,九亿农民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群体.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营造农村社会公正氛围,如协调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营造扬善抑恶的舆论环境、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塑造农民的公正意识等,为农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