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民本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新闻改革的明显标志。“以人为本”,首先要给予人民群众发言的权利和机会。在这个方面,重庆广播新闻频率《阳光重庆》节目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走出了一条“让主旋律宣传成为亮点”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22日.重庆工商大学第四届新闻宣传月在校园“四大媒体”原创作品朗诵大赛颁奖仪式后圆满闭幕。 重庆工商大学新闻宣传月活动创立于2003年.每年举办一次。新闻宣传月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由校报编辑部、校园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等“四大媒体”联合承办,是一项规格较高、影响较大的全校性活动。新闻宣传月内容丰富。活动有声有色.先后开展了校园记者(通讯员)培训、专家(学者)讲座、校园十大新闻事件评选、  相似文献   

3.
马瑛 《中国广播》2008,(9):57-58
提要是对广播新闻内容加以提示的简短文字,是广播新闻必不可少的“脸面”。广播新闻要先声夺人,提要就是“先声”,其在广播新闻中的传播作用显而易见。说得准确点“提”出的新闻“吆喝”得好坏,直接影响广播媒体的传播力或收听率,所以广播工作者应充分发掘提要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点,让其成为发挥广播媒体传播力的支点,帮助我们改善、  相似文献   

4.
黄晶  员晓朋 《新闻前哨》2012,(9):100-100
《阳光重庆》广播节目经过4年多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为重庆广电集团广播新闻频率最具影响力和广告吸附力的品牌,而《阳光重庆网》的开通,则是新闻广播在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占领未来受众群体的一个成功典范。市民不仅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参与《阳光重庆》节目,还可以通过网站实现与政府部门直接互动。  相似文献   

5.
广播要抓住听众,就应当发挥自身的长处,以最快的速度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传递发生的新闻事件.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增强广播的“可视性”。而广播是听觉艺术.要让广播具有强烈的“可视性”.就应在文字和音响上下工夫,让听众听出画面、听出意境、听出美感。而要增强广播新闻的“可税性”.就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重视音响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不断进步。传统新闻理念不断受到新科技、新情况的挑战。移动通信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让广播记者真正拥有了具有现场意义的“第一播报”的能力和手段.为进行广播大型新闻直播提供了条件。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利用短信互动,可以增强新闻节目的现实可感性和真实性.拓展广播的受众范围,提高听众的参与程度,激发听众收听、参与广播节目的兴趣。因此,如何在新闻类节目中巧妙编排,充分发挥移动通信的优势。成为电台节目策划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09,(2):I0002-I0003
重庆经济广播于1988年12月25日正式开播,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实力与影响力的经济电台之一。在“2008年全国广播频率综合实力大型调研”中,重庆经济广播入围省级广播综合实力第一阵营。  相似文献   

8.
刘浩三  吕晓红 《中国广播》2011,(7):26-28,57
初见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副总裁尹长征,觉得他的一句话非常有分量:“重庆广播在中国近代广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一度成为全国的广播中心。新世纪,重庆成为直辖市为重庆广播的再次腾飞提供了条件,也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与使命,重庆广播适时跨越成为必然。”刚刚人驻的重庆广播电视大厦大厅墙面上,一幅骏马腾跃的巨幅浮雕正好印证着他的豪言。  相似文献   

9.
1.让广播新闻标题“响”起来 广播新闻“带响”无疑是广播的优势和魅力所在。大凡获奖作品,“带响”往往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播新闻作品是这样,广播新闻标题也应当“响”起来。  相似文献   

10.
当下,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广播原有的优势越来越减弱。提升广播媒体的竞争力需要补充更多的新型武器,而被广播业内人士誉为“轻型武器”的现场短新闻,以其“短、快、活”的优势,不仅受到广大听众欢迎和赞誉,而且已成为广播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佐料”和“绿叶”。现场短新闻给广播新闻增了光添了色,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找到广播新闻独特的生存空间,扬长避短。发挥广播新闻的真正优势.是每一个广播新闻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快速反应.口播为主,资讯丰富”,是提升广播新闻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陈莹 《新闻世界》2012,(5):54-54
如今,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网络媒体都在争抢“第一时间”。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广播新闻直播报道的形式,越来越为听众认可和欢迎。如何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听众传播信息成为了广播媒体正积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全新闻”原意为一款新闻阅读器,它囊括众多国内外知名网站的新闻,让你随时随刻了解身边的新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让广播受众及时、便捷地获得想要的各种整合好的信息,成为广播新闻改革的方向。在全国地市级广播媒体中,荆州人民广播电台是最早一批进行新闻改革、倡导全新闻传播的媒体。  相似文献   

14.
耿昭汝 《新闻前哨》2022,(12):35-36
广播新闻传播稍纵即逝,它不能像报纸新闻那样可以回味与重读。人们在收听广播的时候,经常会“听了后面的忘记前面的”,或者经常出现“一听而过”、“听过就忘记掉了”的状况。因此,对于广播新闻的采写及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时代背景,首先探索了现阶段广播新闻采写所面临着的主要调整以及发展趋势,再结合各项要求下针对广播新闻采写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帮助广播新闻采写实现“多技能化”转型,与时代共存,助力现代化新闻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广播界曾开展过一场激烈的对“广播体”的讨论。主要议题和结论是:广播新闻应摒弃书面化语言,增强“口语化”,即广播新闻应符合人们的“说话”语态、适合受众的“听觉”习惯。“广播体”是指适合广播新闻传播、符合受众收听规律的独特传播形态。“广播体”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广播体”,是指广播新闻中,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与社会》2005,(5):16-18
1945年8月14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然而此前的5天.消息就已经传开了。10日下午,东京广播:“日本政府准备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于1945年7月26日在菠茨坦所发表、其后经苏联政府赞成之联合宣言所列举之条款……。”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收到了从日本和欧美传来的这则新闻。重庆崇文镇的一家小杂货店外,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他们个个引颈驻足,倾耳细听。因为是重复广播,声音激昂,所以人人听得清楚,有人一边听一边流泪——“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  相似文献   

17.
张敬辉 《新闻传播》2009,(12):65-65
近年来,“广播新闻大型直播”这种报道形式,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受众传播重大新闻信息成了广播新闻的取胜法宝。新闻大型现场直播,多取材于受关注度高、有较广泛社会意义的重要题材。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的优势在于.它报道的是什么事正在发生,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第一时间同步播出,及时、直接、形象生动地反映活动全过程。及时反映重大事件是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的一种表现形式:策划、报道重大活动是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出版视野》2008,(3):9
去年以来.市委领导相继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报送的《重庆报刊审读》上作出重要批示,批示体现了市委对报刊审读工作的重视.更体现了市委对我市报刊新闻工作的关心和殷切希望。现将市委领导的批示印发各报刊新闻单位.请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加以贯彻。  相似文献   

19.
马斌 《中国广播》2008,(9):49-51
当前国内摄影新闻界打假呼声日益高涨,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是广播新闻创优参评作品的“打假”问题却长期被人忽视,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给广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本文对广播新闻创优作品后期加工制作造假行为的表现、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提出走出这一误区,铲除广播行业“周老虎”、“刘羚羊”、“张飞鸽”们的四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曹苗 《新闻导刊》2004,(2):54-54
张少科自8年前进入重庆晚报以来,先后在经济新闻部、社会新闻部及时政新闻部担任采访工作,更多是做暗访和卧底,以暗访记的形象出现在重庆新闻圈。自从《重庆晚报》开设了“少科在暗访”,他成了一名职业暗访记,后该栏目改为“少科小组在暗访”,张少科担任暗访小组组长,率领暗访小组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暗访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