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物理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内容,本文从培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一般原则谈起,讨论了培养此类能力的一些方法,有助于在物理教学中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2.
微元法是分析连续过程积累的一种方法故在普通物理学中应用广泛.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力学之初,常常因从中学的恒力问题过渡到变力问题,时而思路混乱,微元法就是解决思路混乱的绝好捷径.  相似文献   

3.
中职生的物理教学一直是学校探讨的问题。针对部分学生拒绝进入物理课堂,作者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先分析了中职生的现状,后就如何将中职生"拉进"物理课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18)
本文认为微元法是将定积分应用于求解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定积分非常实用的方法,文章通过分析微元法的实际背景以及方法的推导和应用,引导学生寻找"微元",学会用"微元法"解决定积分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廖启活 《知识窗》2014,(10):6-7
学生做错题,导致分数下降,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思维盲点和障碍。从浅层次来说,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做到"纠错",但更具意义的是让学生懂得"悟错",突破知识盲点,提高综合能力。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三个角度谈了如何运用"悟错"延伸性教学。  相似文献   

6.
张德奇 《科教文汇》2012,(12):106-107
在职业教育背景下,立足于物理教学,服务于专业学习,采用类比的思维方式,探讨了"并联电路总电阻公式"的拓展和迁移应用、变量控制法对比整合"欧姆表电学原理和偏转场偏转量"的特性、"复杂电路简画与动态电路快捷分析"等知识的渗透迁移,在物理结论中得出学科间物理过程的联系和共性,培养学生实现知识到应用、应用到技能的转化,提升准确应用物理知识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管文华 《科教文汇》2012,(15):97-98
物理中应用楞次定律的方法很多,它会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以此带动学生学会探究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8.
王金伟 《科教文汇》2010,(36):114-115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初中物理教学不应只是"去问题"的过程,还应是"生问题"的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申红娟 《科技风》2022,(11):100-102
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诞生了微课教学法,微课运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物理方法和知识的领悟与掌握.微课教学法开展,能有效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教师需要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以此促使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索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实施“问题解决”策略,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运用问题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学习策略。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兴趣、情感、动机得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创新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本文结合物理课教学实例,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知识的不断推出 ,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现行物理教学大纲把打好基础 ,培养能力列为中学物理教学两大教学目的。而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又包括学生的实验能力 ,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 通过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概念是以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只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物理…  相似文献   

12.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自学能力的培养谈两点建议。一、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自学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通…  相似文献   

13.
卓源成 《科教文汇》2013,(18):129-129,132
爱因斯坦曾经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中数学教学中,增强问题意识,加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变,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何莉 《科教文汇》2012,(21):112-113
随着中学物理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践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常见的"小灯泡亮暗问题",摸索出在教学中如何既能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对这部分知识点充分牢固掌握,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逐个去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的方法,去研究物理现象,探索物理现象的规律,因此问题设计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物理教学中问题设计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广霞  高玉芬 《科教文汇》2012,(11):115-116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近年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实践,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问题导学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较重要的认知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自主地解决在认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是物理教学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导学法"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因为数学知识的局限性,有些题目的求解因此也变得复杂,且理解难度较大。但如果引用微积分思想来求解,则可以视曲线为直线,视整体为零碎,可以很好的解决变力做功、某物理做曲线运动时恒力所做的功等此类问题。微元法实质上是将研究对象无限分割,划分为无限个小的部分,取其中之一进行研究,再将其综合起来考虑全部的科学思想,本文通过几个实例,阐述了微元思维在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解决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就目前现状来看,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这与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就这些问题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出从注重演示实验到加强分组实验再到创设课外实验,步步为营,最终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