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因为我平时搞点鲁迅研究,对浙江绍兴的人文历史比较熟悉。绍兴这个曾被人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城市有个特点,那就是古今名人荟萃,人才济济,在古今中国可谓少有。想不到绍兴著名学者何信恩先生,在去年10月看了我送给他的一本《渭南地区志》后给我来信说:"您总认为我们绍兴古今名人多,其实你们渭南也是地灵人杰,古今名人荟萃。例如你们渭南出了6个皇帝,80多位宰相和300多位将军,这我们绍兴就不及呢!"细想,  相似文献   

2.
小城故事     
链接绍兴: 浙江绍兴地处浙东宁绍平原的中心,是长江三角洲的南翼,西距杭州58公里,东距宁波110公里。绍兴古称会稽、山阴、越州,远古时代曾为越部族聚居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东南文明的发源地,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3.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素材回放]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其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笔名.他早期曾留学日本."五四"时期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相似文献   

4.
鲁迅曾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教书,在绍兴府中学堂教书并担任监学(也就是教务主任),在绍兴师范学校教书并担任监督(也就是校长),在民国教育部任职,在厦门大学教书,在中山大学教书并担任文学系  相似文献   

5.
笔名的回忆     
我对“笔名”一语的最初记忆,始于童年时代,也就是我在本村读初小的时候。一日,我从高年级国语课本上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子周晔,便禁不住心下生疑:周晔的伯父怎么不姓周而姓“鲁”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当时正在邻村读高小的家兄。家兄回答说,鲁迅先生本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我由此忽然联想到本村一位董姓长者,其人饱学多识,能诗能文,雅号“肃堂”,想必也是笔名了。从此我便喜欢上了笔名,不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能配得上用笔名的必是文人雅士无疑。   …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周树人的《狂人日记》首次发表时用的笔名,在这前后,先生也曾用了许多不同的笔名,但最终确定以“鲁迅”为笔名,这是为什么呢?世人有几种说法,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文中提到鲁迅曾就此作过解释,说有三个原因,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古时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可见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和对自己的激励之意。应该说这种说法较可信。  相似文献   

7.
关于“巴金”笔名的由来历来说法颇多,曾有过不少讹传。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巴金青年时代酷爱俄国革命作家、思想家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的著作,有心追随他们,“巴金”这两个字就是作家撷取这两位知名无政府主义者的音译字的首尾而成。其实不然。针对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巴金”这个笔名的不同说法,巴金自己曾在不同场合做过多次诠释,应该说是澄清了过去那种以讹传讹的说法。1957年9月27日,他在致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笔名作了注解:“1928年8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  相似文献   

8.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取学名周树人,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鲁迅好友许寿裳曾于1920年年底当面向鲁迅问过"鲁迅"这一笔名的寓意。鲁迅的答复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相似文献   

9.
交友信箱     
大家好!我叫吕振,笔名严岩,绰号:圣笔书生。我是一个淘气的男孩子,我特别特别喜欢写作,还有两个超级好友,一个叫杜洪森,笔名:严峰,绰号:圣笔侠客,另一个叫丛朋,笔名:严峻,绰号:圣笔战士。我们3个在班里号称“三剑客”,我们即将出一本书。交笔友男女我还真的不在意。来信请寄:七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7,(10)
教完《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感受颇深,始终感觉这篇记叙性的散文是《朝花夕拾》中最好的一篇。今天的话题,我就从他的笔名谈起。我们都知道鲁迅原名周树人,曾有过很多笔名,其中有发表在《文化偏至论》上的笔名是"迅行",含有希望、奋发、前进的意思;1918年发表小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一生用了157个笔名。这些笔名都是他根据当时战斗的需要而使用的,都有一定历史意义。因此系统而全面地研究鲁迅用过的这些笔名,既有助于研究鲁迅光辉一生的战斗历程,也有助于对鲁迅斗争艺术的理解。为此,本文作者曾作过研究,写了《鲁迅笔名考》,共三万字,这篇文章作了压缩,仅对一些常见笔名作点考释,以期得到同识者的关注,把鲁迅笔名研究再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要向诸位介绍的是这样一位中国作家: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地矗立着;在人民大众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采用“鲁迅”二字为笔名。  相似文献   

13.
斯霞(1910.12-2004.1)浙江诸暨人。1922年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绍兴、嘉兴、萧山、杭州及江苏南京等地小学任教。解放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正>各位编辑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东方少年》的忠实读者,在这封信里想问几个问题。首先,投稿可以用笔名吗?是不是用笔名也要把自己的地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多若繁星,丰富多采,起名方式,不拘一格,妙趣横生。作家的笔名,反映了作家的思想、志向、学识和情趣。综观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的缘由,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有所寄寓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主要笔名鲁迅。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最多的一位。据统计,他曾使用了140多个笔名,可列为“笔名之最”。鲁迅在《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中说:“一个作家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鲁迅前期使用的笔名,如“戛剑生”、“索士”、“迅行”等。大都寄寓有自励,奋发、探索前进的意思。后期使用的笔名,“敬一尊”、“桃  相似文献   

16.
正亲爱的盛尊:每次给你回信,我都有一种感觉,像在给某个教派的教主回信,这个笔名起得霸气十足啊,有木有?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笔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笔名带着甜甜香味的,透露着小萝莉的单纯萌动;笔名温柔如水的,是从"淑女坊"走出来的温顺女子;笔名是用各种稀奇符号拼凑而成的,带着一种特立独行的味道。而霸气侧漏如"盛尊",则睥睨众人,眼神中会有一道凌厉的光芒,直看到对方的灵魂深处。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终于知晓了你名为"盛尊"的  相似文献   

17.
经过     
原来,镇江的春天,也是这么美丽,这么令人伤感。这是自去年六月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后的又一次调动。不知为何,踏上这片土地,我总是感觉到一股忧伤。也许,因为这里曾是英雄建功立业的地方吧。建功  相似文献   

18.
古城绍兴     
1.绍兴在杭州东南60多公里,吉祥免准备到那里去采访鲁迅故居,这天早晨乘汽车前往。5.说话间已经来到新台门鲁迅故居,这是一幢朝南的中式两层楼房,鲁迅曾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 6.吉祥兔看到说明牌上的介绍,知道鲁迅就出生在楼下西侧的房间,一张铁梨木的老式床,是周家原物。 7.  相似文献   

19.
陈建功(1893—1971),浙江绍兴人,1929年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到杭州,担任新成立不久的浙江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离日前,他曾与校友 另一位中国留学生苏步青“有约在先,日本留学学成后,一起回故乡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周树人的《狂人日记》首次发表时用的笔名,在这前后,先生也曾用了许多不同的笔名,但最终确定以“鲁迅”为笔名,这是为什么呢?世人有几种说法,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文中提到鲁迅曾就此作过解释,说有三个原因,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古时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可见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和对自己的激励之意。应该说这种说法较可信。如果我们再注意一下小说《社戏》、《孔乙己》、《祝福》就会发现,无论是穷酸迂腐、值得同情的孔乙己,淳朴勤劳而又愚昧的祥林嫂,还是敦厚热情的六一公公、双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