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是普及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提出,"数字化学习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本文就数字实验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例谈数字实验较传统实验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启动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项目以来,北京市教委紧紧围绕“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深层次应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3.
姚志城 《物理教师》2010,31(11):27-29
数字实验利用传感器获取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完成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它的出现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数字实验是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1.“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形式,大到地球村、数字国家,小到数字居民区、数字家庭。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城市化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带来了富足、繁荣,但也带来了人口拥挤、交通紧张、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等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数学的技术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据各学科的需要,继“数学建模”之后,“数字实验”也应运而生。作论述了数学理论课、数学建模课与数学实验课之间的关系,以及开设数字实验课的必要性和数学实验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电气类、自动化类、信息类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分析和总结了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模式上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增加设计型、系统型实验的比例,并引导学生利用EDA软件进行数字电路的仿真;在实验考核机制上增加实验考试环节,完善实验课成绩给定方法.实践表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取得的成绩 (一)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计算机课程开始向信息技术课程转变。《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发布,更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各级教育部门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计划,推进本地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如,江苏省把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列为2005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投入7亿元对经济薄弱县区进行直接帮扶,确保到当年年底全省基本实现“校校通”。在此基础上,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功能衰竭、内容过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当今理科信息与电子科学类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课的改革。“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是北京大学电子学系设置的实验课之一。我系根据教改要求创建了实验课系列。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中级实验课包括电子线路实验和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课是独立设置的课程。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观察与分析、设计与操作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养成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是对科学实验进行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实验是“理论负载”的还是“不受理论约束”的,这是通过研究理论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来说明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的重要争论。海德伯格对“理论负载”概念的三种含义进行辨析,也把实验分为较低的因果性层面和较高的理论层面来说明实验中的“理论负载”和“不受约束”的具体情形,通过实验分层的方式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存在限制我们对科学实验中丰富性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蒋铭国 《江西教育》2023,(15):20-21
在数字时代,信息技术飞速更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智慧作业”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数字产业化的具体体现。“智慧作业”通过互联网、基于大数据、应用新技术打造教育新生态,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说“智慧作业”是基于“赣教云”平台,指向学生发展的新样态,那么“名师课堂”则是指向教师成长的时空对话。教师成长、学生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两条腿”,数字经济背景下“赣教云”平台能够为教育充分赋能。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11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电子绘画板实验项目在北京启动。该实验项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Wacom中国公司和康智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设立。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探索我市教育信息化的新路子.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推进我市“教育e时代”工程的纵深发展,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第一批“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的申报工作。经审核,确定了广东广雅中学等20所学校为第一批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并于2006年12月22日在广州大厦召开了第一批“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建设动员会议,正式启动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文中通过对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必然性与开发价值的论述,突出此类实验的趣味、品位与情味特点。强调既可以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过程中,也可以将“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生成教学资源;论述信息技术融合“生活化”创新实验开发的策略为开发课前预习型、课堂型与优化创新实验教具型。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将进入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新课程结构中作为独立科目,与通用技术一起归属于八大学习领域的技术领域,标志着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肯定,课程地位在中学教育中得到了确认。《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深刻领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正确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做实验     
今天早晨,老爸让我做一个实验,叫我去买盐和糖。回来以后他让我拿两个透明的杯子,我问他到底要做什么实验?他说:“溶解实验。”我们找来一个带数字的杯子,我们用带数字的杯子接水,接到数字是120横线上,往两个透明杯子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虚拟实验的开展还停留在浅层应用上。本文运用了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虚拟实验的深度应用展开研究,意图达到创新使用的目的。通过对虚拟实验的实践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常规使用虚拟实验的“试错”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创新使用虚拟实验的“试错”功能,检验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3)创新使用虚拟实验的“试错”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寓教于乐”的思想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提出,但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寓教于乐”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利用常用的数字设备和网络资源就可以实现“寓教于乐”。以数学《集合》的知识内容为例,以常见的数字设备和优秀的网络资源为基础,综合运用音乐、故事、诗歌、游戏等多种形式,探索了“寓教于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已经是社会发展中一项毋庸置疑的武器,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数字城市”也越来越给人以更紧迫的信息发展势头,本文即从各方面发出对数字城市的思考,以及数字城市的应用和普及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一、微字玻片制法为了使学生理解显微镜目镇内看到的像是倒像,以铁笔蜡纸为材料,在上面剪下带“6”、“7’、“9”小数字方块材料(0.smmx0.smm)用透明胶带(文具商店都有)把它贴在载玻片的中央,站干以免产生气泡。把制成的微字玻片放到低俗镜下,可以观察到小数字所呈倒像的情况。二、区边担历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改进演示该实验时,用热水或恒温水浴给试管加热,使之保持37℃,2(y-3分钟,既麻烦又难控制。我采用了让学生把试管握在温暖手中的方法,给试管加热保温l(y-l分钟,这既减短了实验时间,又减少了实验的麻烦,取得了理…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用于“数字图象处理”课程的数字图象频域分析实验,该实验建立在MATLAB平台上,形象生动,使用方便,用于辅助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