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人们逐步认识到,月球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资源宝库。最关键的是,地球上的能源正在逐渐枯竭,而月球上的能源如果能得到开发,保守估计  相似文献   

2.
井会枯竭,池会枯竭,湖会枯竭,大江大河也会枯竭. 但有谁见过大海枯竭吗? 枯竭,自然的枯竭,人生的枯竭,都是因为自己还不是“大海”啊! 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周而复始.如果月亮嫌自己的平台小,偏要飞到地球的轨道上,如果地球嫌自己的平台小,偏要飞到太阳的轨道上,那么,便是它们灾难和毁灭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佚名  神舟夜航 《高中生》2010,(34):60-61
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储备正迅速走向枯竭。很明显,未来城市需要依靠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有什么能够比无限的太阳能更为理想吗?日本的清水公司提出"月环计划",将永久性阳光收集器部署到月球赤道周围。这就好像为月球穿上了一条腰带。  相似文献   

4.
人类上次登陆月球距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如今,全球掀起了新一轮月球探索浪潮,与上次的大国探月竞赛不同,这次的月球探索竞赛参与者多了许多商业公司和私营机构,而且,大家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登陆月球,而是要进一步开发月球,甚至建立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球上所用能源石油、天然气及铀等日益枯竭,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加利莫夫日前说,目前人类应该着手开发月球上储量丰富的氦-3 ,作为人类的替代能源。氦-3 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可以和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 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使用。由于氦-3 大量存在于太阳喷射出来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而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太阳风可直接抵达月球表面,其中的氦-3 也就大量“沉积”在月球表…  相似文献   

6.
2005年,俄罗斯政府通过了科学家用核弹摧毁月球的报告。科学家说,摧毁月球,将使整个地球成为人类的天堂,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将一去不复返,而且摧毁月球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只需要在俄罗斯的“联盟”型火箭上装上6000万吨级的核弹头,然后将它们射向月球即可。但是月球不是俄罗斯一个国家的呀,是否摧毁它不能由俄罗斯说了算,于是联合国决定在全球进行投票表决,以票数多少来确定是否摧毁月球。  相似文献   

7.
人类上次登陆月球距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如今,全球掀起了新一轮月球探索浪潮,与上次的大国探月竞赛不同,这次的月球探索竞赛参与者多了许多商业公司和私营机构,而且,大家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登陆月球,而是要进一步开发月球,甚至建立月球基地.探月已进入2.0时代. 第二代月球探索已经开始 月球探索之前一直都是国家行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私营机构和商业公司正在寻求未来几年探索月球. 尽管距离1969年人类宇航员踏上月球已经四十多年了,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仍然计划重返月球.这次虽然没有总统的号召,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探月计划仍然是载人登月,至于时机嘛,就是他们宣布自己的新一代火箭和太空飞船"猎户座"准备就绪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甲:(唱)大河向东流呀,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乙:哟,怎么这么高兴啊?还唱起了《好汉歌》。甲:我现在是好汉了,怎么能不高兴呢?乙:这话从何说起呀?甲:我登上长城了。乙:登上长城就是好汉,那登上月球不就成玉皇大帝啦?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育》2008,(1):79-79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博士通过卫星遥感影像的分析,结合源头地区的实地考察,确定了世界上10条超过和接近5000千米的大河的准确长度。刘少创的研究论文“全球主要大河长度量测”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6月号上。  相似文献   

10.
杞人忧月     
陈雄 《同学》2002,(10)
2002年,俄罗斯科学家提出用核弹摧毁月球的设想。科学家说,摧毁月球,将使整个地球成为人类的天堂,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将一去不复返,而且摧毁月球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只需要在俄罗斯的“联盟“型火箭上装上6000万吨级的核弹头,然后将它们射向月球即可。但是月球不是俄罗斯一个国家的呀,是否摧毁它不能由俄罗斯说了算,于是某国际机构决定在全球进行投票表决,以票数多少来确定是否摧毁月球。这下地球上可热闹了,人们为争论是否摧毁月球,举办了月球讨论节,各色人等集聚一起纷纷发表高论。科学家:只要将月球摧毁,地球就不再倾斜,季节变化将从地球上消失,地球就拥有适宜的气候,有些地方会拥有永恒的春天。毛皮制造商:我反对,强烈反对,那样我们生产的裘皮大衣卖给谁?  相似文献   

11.
全球性森林砍伐、采矿、过度放牧以及河流枯竭使全球的沙尘暴灾害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经历了第一次探月热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梦,取得月球探测最辉煌的成果。1994年,美国的克莱门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首次获得了月球上可能存在水的证据,人类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这颗与地球相守了数十亿年的星球。全球开始第二轮月球探测热潮,日本、欧洲、中国和印度成为月球探测俱乐部成员。2013年12月2日凌晨,肩负"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于2013年12月14日实现了探测器着陆,随后完成嫦娥三号最重要的科学任务:观天、看地、测月。"探月"将对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是否能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呢?  相似文献   

13.
古老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其源在于黄河、长江等大河系统,这种文明一旦形成便释放出“能量”,辐射到日本──东亚古老文明系统的侧翼,于是以东亚大陆为主体的东亚古老文明便构变为一个整体。一,论证了中国古代文明是大河文明的典型;如果没有黄河、长江,也就孕育不出中华文明的系统住;二,论证了大河文明系统的稳定性和丰富性,顺便指出忽视地理环境系统的作用,是忽视了包括人在内的系统整体性;三,论证、对比了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是一种古代大河文明的巨系统;四,论证日本古代农业系统是东亚大河农业文明的侧翼、变种;五,对比了东亚大河农业文明同中亚、两河流域、埃及古代经济,指出后者正好是东亚古代文明与欧洲古代文明的中间过渡带;大河文明,必然引出对水的崇拜,指出水是全球文明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4,(1):50-50
正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球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也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全球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它将完成月表形貌与地质构  相似文献   

15.
《考试与招生》2021,(3):62-62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全球约半数的工作任务到2025年之前将由机器完成,但技术变革也将在一些行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调查全球300家大型企业后得出上述结论。接受调查企业在世界各地雇工共计800万人。  相似文献   

16.
据光明日报消息,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助理DougCooke日前在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上透露,美国正积极开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合作,试图建立一项全球探索战略,争取在2015年把人类重新送上月球。DougCooke介绍,这一战略的提出始于今年4月份的一次国际会议,目的是通过全球合作使人类  相似文献   

17.
随着IPv4地址的枯竭,IPv6投入应用是必然的。但是全球大部分网络仍在使用IPv4,所以IPv4到IPv6的过渡必定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后,人们就梦想将来到月球旅行和开发月球。现在许多科学家都在为21世纪重返月球及开发月球做准备。我们可以肯定,下一个世纪将是人类开发月球的世纪。 开发月球需要有许多必要的条件,首先是月球上需要必不可少的 水和空气。1998年月球勘探者号飞 船环绕月球飞行时,发现月球南极 有冻结的冰湖,据说可能有100 亿吨水。如果确实如此,那对开发月 球大为有利,因为要从地球上把大 量的水运往月球是太困难的和太昂 贵了。其次,在月球上必须能让植物 生长,或许还要饲养动物,还要把废 水再利用…  相似文献   

19.
肖艳 《初中生》2006,(7):82-82
水是生命之源。据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称,未来的水资源已受到严重威胁——全球500条主要河流中至少有一半严重枯竭或被污染。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06,(21):82
水是生命之源.据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称,未来的水资源已受到严惩威胁--全球500条主要河流中至少有一半严重枯竭或被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