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温州,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地社会关切的焦点。通过对民工学校教育现状的调查以及对民工子女与普通城市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上的比较,结果表明,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存在就学难、学费高、学习环境差、教育公平失偏和身心欠佳等问题。藉此建议,温州各级政府要在宏观上规划规范好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的各环节,温州的社会、学校和民工子女家庭则要从微观上赋予民工子女以人文关怀,从而让他们拥有舒心的学习空间,也使得民工及其子女在新温州建设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吴锦艳 《文教资料》2006,(32):90-92
近年来,学习困难学生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据调查,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儿童,他们身上存在的学习困难问题尤为严重,本研究就导致民工子女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更深一步地了解民工子弟的学困问题,进而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家就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宏观上为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很多民工子女得以就读于城市公办学校。但审视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过程,我们发现,歧视、排斥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全纳教育是通过促进教育公平进而推动社会公平,其中,弱势群体始终是全纳教育关注的焦点。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民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民工子弟学校在政策、教育资源以及办学行为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为此,对民工子弟学校要给与必要的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并采取措施规范其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蔡锋 《考试周刊》2011,(15):36-37
如何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语文阅读能力,如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语感,对于将近40%学生为民工子女的学校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个大难题。作者通过分析他们相对薄弱的原因探索出了"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民工子女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大胆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之一,而老师发挥其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尊重学生理解的同时及时对有所偏颇的看法进行引导纠正"的学习方式,以使老师乐在其中,有所收获,并使得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将近2亿,随迁子女多达1400万。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动,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并成为一个困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现状及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旨在加快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进程,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人际交往障碍,放纵,焦虑等。外来民工子女存在这些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为外来学生群体创造一个健康、宜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据劳动保障部门的资料显示,2002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达到9400万人,并每年递增500万人,其中又有民工子女数百万。子女受教育问题已成为众多民工父母的一大心病。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量外来民工举家迁入大城市,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为大城市政府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广州市的个案研究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对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上不到位、不完善.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城市政府应将其纳入城市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资助切实保障外来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法律体系建设、工作合作机制、经费保障体制和实际工作成效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由于"两为主"政策执行过程的缩水,民工子弟学校难以保证的教育质量以及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的凸显,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依然面临多重阻碍。形势要求我们采取加快经济发展,培植社会公平理念,建立长效投资体制,制定完善奖惩机制等措施来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子女应有的平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1.
社区:融合教育实施的重要场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合教育有助于外来民工子女在城市里健康成长,也惠及城市学生的发展.社区作为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场域存在意识缺失、内容缺乏、实施主体缺乏融合等问题.为此,社区应转变观念,根据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整合社区、学校、家庭的教育力量,为外来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融合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刘慧平 《考试周刊》2007,(29):148-149
如今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其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却着实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剖析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经济和制度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镇处于长江之滨.是镇江市的经济强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我镇经商务工,与此同时,他们的子女也纷纷进入我校就读。目前我校共有学生1800名,外来民工子女占60%左右,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偏僻的农村或山区。如何让这些学生享受与本地孩子同等优质的教育.让他们尽快地融人我校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去.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状况和家庭学习环境做了认真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确保每一位外来民工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民工子女心理自卑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有些民工子女无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生活,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长.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民工子女自卑心理的成因,同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保障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民工子女的教育权,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对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规范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的推进,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日趋增多,许多适龄儿童也随着父母到处流动。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近几年,进入我校就读的民工子女也越来越多,已达到500人左右,超出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有的班级民工子女甚至超过半数。民工子女的大量涌入,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李菁 《考试周刊》2009,(34):238-23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杭州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大量民工,大量民工子女在杭州就读。民工子女的法制教育应该得到社会关注。本文对杭州民工子弟学校的法制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法制教育措施和策略,以期培养民工子女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8.
我校作为一所定点接收外来民工子女就读的初中,近年来每年都接收一定数苗外来民工子女就读.为了让外来民工的子女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把学校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的窗口,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是学校为外来民工子女学生建立良好教育条件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民工子女流动性大、基础较弱、学习环境有限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怎样实现中途入学的民工子女的教学同步跟进?如何在英语课堂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心理和品行教育,尽快实现他们的有效过渡?这是每一个亲临这批入学者的教师都会面临的新思考。一、依情定教,找准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众所周知,民工子女中的80%聚居在郊区或城乡结合部,这些中途进入公办学校的民工子女,在学年前期、小学中低年级,这个  相似文献   

20.
林鸣法 《考试周刊》2011,(31):201-202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和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群岛新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外来民工举家蜂拥而入,已成为本市建设、发展、繁荣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流入城市,他们的子女在艺术教育方面能否缩小与城里孩子差距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本市外来民工子女艺术教育现状和在艺教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