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建霞 《教书育人》2007,(10):50-52
一、问题的提出“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还存在很多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如大学生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其中“上学难”主要是由“上学贵”引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梅子的弟弟都上学了,可梅子仍在家放牛。梅子吵着要上学。母亲说:“女娃要上啥学?再说我们家也没钱。”村里女娃上学的少,穷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重男轻女。梅子说:“家里没钱,哥哥和弟弟怎么有钱上学?今年你再不让我上学,我不放牛,也不洗饭碗.啥事都不做。”母亲被吵烦了,说:“你想上学行,那你自己去挣学费。”  相似文献   

3.
爷爷上学     
爷爷要上学去了!晚上爷爷向大家宣布了这个令人惊讶的消息。“爷爷你也要上学啊?”我惊讶地问。爷爷笑着说:“是啊,以后爷爷和你一样好好学习,你要监督爷爷啊!”“好的。我要跟爷爷比一比,谁学习最好。”我骄傲地回答。  相似文献   

4.
英国首都伦敦很早就认可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并建立了一套有关“在家上学”的完整体系,从原则、规定、申请流程等方面制定了“在家上学”的具体政策.借鉴伦敦“在家上学”政策的特点与经验,中国应尽快确定“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建立“在家上学”的管理机制,实现监督和指导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并培养监督管理“在家上学”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5.
小猴上学     
“上学啦!上学啦!”清晨,小猴背着新书包,一边欢呼,一边连蹦带跳地向学校跑去。上学前,小猴天天盼自己快长大,快快满七岁。因为满了七岁,才能上学。啊!这一天终于盼来了。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在家上学”是在学校教育制度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家长依据自己的教育意愿兼顾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自主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家上学”在全美实现合法化后,这种形式获得了更多的生长资源,特别是与公立学校的合作不断增加,促使“在家在校”教育类型的出现.虽然争议不断,许多家长也在自力更生与融合发展之间进行着艰苦地抉择,但“在家上学”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合作会继续下去,“在家在校”教育类型也彰显出成长的活力,这体现出教育部门对“在家上学”的关注,反映了“在家上学”的成长路径不断开阔.  相似文献   

7.
褚红娜 《辅导员》2014,(2):15-16
近两年来,“在家上学”在国内已经由一个新鲜的名词变得为人熟知,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带领孩子加入了在家上学的行列,他们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网站,分享在家教育孩子的心得和经验,交流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在家上学”全国会议,讨论在家上学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其实,“在家上学”并非新鲜事物,在国外也一直存在着,并且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国的“在家上学”。  相似文献   

8.
梅子的弟弟都上学了,可梅子仍在家放牛。梅子吵着要上学。母亲说:“女娃要上啥学?再说我们家也没钱。”村里女娃上学的少,穷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重男轻女。梅子说:“家里没钱,哥哥和弟弟怎么有钱上学?  相似文献   

9.
《江西教育》2006,(9):1
全国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经验交流会5月12~13日在济南市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要总结交流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经验,树立一批正面典型,发挥示范县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推动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努力尽快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陈至立指出,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发挥示范县的表率作用,对于推动规范教育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逐步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强调,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重要部署,对“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进行了强调。当前,义务教育“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凸显了教育领域的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在家上学”与义务教育制度的“强制入学”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各国的应对并不相同.作为“在家上学”较为活跃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州逐渐承认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但其法律渊源较为复杂.本文考察了美国各州“在家上学”的立法状况,试图厘清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并认为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呈现出“重权利、多选择、渐进而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何年 《教育》2011,(10):29-29
国外的“在家上学”与我国古代私塾有很大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当代的在家上学属于义务教育范畴,而我国古代的私塾是有志向学者的道路。这种区别,从美国、英国时间来看,值得我国“在家上学”的各界人士注意。  相似文献   

13.
上学     
<正>一吃完早饭,我背好书包,等着妈妈送我去上学。爸爸在牧区给人放羊,哥哥在高中住校,家里的活儿全是妈妈干,我都上初中了,跟妈妈说不用她送,妈妈说:“你不知道这一道有多险,你自己走我不放心,就送你这一天,以后你就自己上学。”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的形成动因、“在家上学”的利与弊、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在家上学”现象这三个方面,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展开了调查和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母亲生病,我告假还乡,看望母亲。回家的感觉真好,在浓浓的亲情的包裹下,当夜睡得真香,天刚亮,还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哭声惊醒。“妈妈,我不去上学,我不去上学……”只听侄女珊一边乞求她母亲,一边小声地哭泣。我赶忙起床,“珊,别哭,姑妈送你上学。姑妈会告诉老师,珊是一个乖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妈妈喜欢珊,姑妈喜欢珊,老师也喜欢珊……”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了她。拉着珊的小手,出了家门,踏上了那条弯弯曲曲的上学路。  相似文献   

16.
第一天上学     
彤彤姐姐点评: 小作者语言生动形象,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场面:上学前焦急的期盼,上学时充满情趣的尴尬……把一个稚气可爱的孩子带到了我们面前,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在记忆里搜寻属于自己的“上学第一天”……  相似文献   

17.
想上学却又无学可上,这是很尴尬的——都是因为钱惹的祸!还有的人,自己能上学了,也希望别人同样能上学,因为那“别人”也许正是她的朋友。自己能上学,别人也能上学,于是学校就变成了一个有无数伙伴的地方,这可能是人们渴望上学的一个原因吧!  相似文献   

18.
谁家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要有出息就得上学学知识。可这几年,“上学难、上学贵”成了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党和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继2006年对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每到开学,就有家长领着刚上学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到医院,反映孩子情绪不稳定,心烦,无缘无故发脾气,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上了学就肚子疼。经心理医生诊断,孩子患了“上学恐惧症”。其实所谓的“上学恐惧症”并非专业的医学术语,只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某些心理问题的描述。它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注意力降低、疲劳、失眠,有时伴随头痛、胃痛、肚子痛等身体上的不适。这种“上学恐惧症”不仅常发生在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很多聪明的孩子也有“恐惧”情绪。对于开学前出现的各种上学恐惧症,心理门诊专家提醒家长,一…  相似文献   

20.
进城上学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今年收成不错,爸就打算让我转校进城上学。爸五十多岁,长得高瘦高瘦,戴一顸半旧退色帽子。带我进城后,费了很大的劲儿,总算校长点了头,我们来到班主任这儿报到。“你儿子个子大,平时和伙伴们吵架吗?”“不,他连话都不大说,我敢打包票他从不跟同学打架骂仗。”另一位老师笑眯眯地说:“不说话也不行。”爸为了让我上学,说话也太不留余地,钻进了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