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贾地处宁河县西北边缘,地域小,经济不发达,被称为"宁河教育的'大西北'".  相似文献   

2.
朱业华 《文教资料》2009,(19):10-11
本文作者对唐代边塞诗的成就与唐代大西北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述论,认为唐代边塞诗的繁荣,是唐代开发大西北成果的反映,边塞诗坚定了中原地区有志之士到大西北建功立业的决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3.
一、大西北的开发和人才现状祖国的大西北有极为丰富的各种自然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是把我国建成世界第一流繁荣富强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物质基础,解放三十七年来,国家一直重视大西北的建设与发展,累计投资一千多亿元,已建成了一大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厂矿企业,以及农、林、牧业的基本建设。这是党中央决定在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把我困经济建设重点逐步转移到大西北来的战略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大西北自古为华戎争夺及贸易地带,是中外文化大熔炉,而西北山水更有其独特之处,故山水画应有西北一宗;并在此基础上就"西北宗"之画学背景及画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历史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协助左宗棠加强海防,并协办福州船政局;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力助左宗棠开发大西北;购运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左军,及时收复新疆。他推行慈善事业,为国为民做了一系列善事。两次东渡扶桑,从日本购回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他创立"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金字招牌,并树立了"诚信"、"戒欺"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使用新燃料或开发新能源的事实是()(A)开发核能发电站(B)开发大西北的"西气东输"工程(C)鼓励使用太阳能电池(D)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2.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提出“大西北开发”,陕西实业考察团对陕西各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南组负责陕西片的考察。北平农学院何庆云先生代表该校参加,并写成了《陕西实业考察记》一书。本就此次考察活动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安康在“大西北开发”中诸种现象及弊端,最后指出“大西北开发”对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七月,胡耀邦同志亲临青海考察时指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开拓的重点,势必要转移到大西北来。”素有“聚宝盆”之称的青海柴达木盆地正是这块尚待开拓的战略基地中一个大有希望的宝地。柴达木地处我国大西北的中部,位置重要,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柴达木无疑对促进青海经济迅速发展,支援西藏和新疆南部开发建设,改变大西北的落后面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生辽阔     
<正>旅人自大西北归来,带回三大堆照片。我拿起其中的一幅:古老的天地间,有一圈方方正正的土砌围墙。我问:"这是什么遗迹?"他说:"这是当地民宅。"我问:"只见围墙,房子在哪里?"旅人解释说:"那围墙其实很高,只不过在蓝天底下看不出来,那房子很矮很小,紧靠  相似文献   

10.
开发大西北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分析了开发大西北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三废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大西北开发过程中改善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确定,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将由东南沿海转移到大西北来。经济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高等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最高层次,它培养着各种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必须认真搞好高等教育工作,为开拓大西北做好人才准备。下面根据大西北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目前西北高校的实际对这一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种田的变迁     
<正>在大西北黄土高原之上,有一座名山叫屈吴山,是"再造清室"的一代名将王进宝将军故里,山名相传是为纪念王将军平定吴三桂叛乱的功绩而改的。大山东麓有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种田乡,行政上归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管辖,西北距平川区政府65公里。它地处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交界地带,南部、西北部分别与平川区复兴乡、黄峤乡相连,西  相似文献   

13.
信天游,汉族民歌的一种形式,也称"顺天游",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广大西北地区。正如其名,信天游的演唱是在空旷寂寥露天的黄土高原上。它的形成往往与其独特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信天游形成的特殊环境出发,着重探讨信天游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增强西北少数民族的法治认同关系到祖国的大西北能否团结稳定和谐以及"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能否顺利获得全面实施。"共建共治共享"意味着社会全体成员应当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进程中,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所共享。在这一命题的指导下,法治的建设也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国家应当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增强西北少数民族的法治参与,从而促使其形成统一的法治认同。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去年五月和八月,胡耀邦、赵紫阳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新疆的开发建设作了重要指示。胡耀邦同志说,新疆,甚至整个大西北,可能将是在二十一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第一流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地区。赵紫阳同志进一步指出,开发新疆,开发大西北,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最重要的一个基地,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设想。从现在起,就必须把新疆的开发列入全国建设的议事日程。为贯彻中央指示,自治区依照地理形势、气候特点、物产资源等条件,把南疆划分为两个经济区,其中之一是以喀什为中心的,包括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个地州在内的喀什经济  相似文献   

16.
在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活跃着一支学有所长的中青年教师队伍。他们学习老一辈教师,扎根黄土地,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坚守在普普通通的科教岗位上,为大西北的开发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吴景山博士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十几年来,他立足大...  相似文献   

17.
《残月》是张承志1984年走回大西北之后的代表性小说作品,在小说中张承志以一个生活在西海固艰苦环境下,并经历回民哲合忍耶沧桑历史的杨三老汉为主人公,细致而深情地写出了他追寻信仰的道路。小说以"残月"为题,"月"是伊斯兰信仰的象征,而"残月"则显然包含了作者对于哲合忍耶的独特理解与另样情感。小说中写出了这"残月"之"残"。即在追寻信仰路途中的贫困的生活,信仰的不易和苦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南国农先生是新中国电化教育学术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从理论和实践上树立起了"电化教育"这面旗帜。南先生1950年留学归国,1953年被聘为西北师范学院教授,扎根大西北60载,并且在逾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精神饱满地坚持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赢得了教育界的尊敬和赞誉。我们有幸向南先生约稿,并将其《我与电化教育:旧事追忆》的文...  相似文献   

19.
重读郭北平     
胡秀芬 《家教世界》2013,(2):213-214
郭北平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个成就卓著、创作颇丰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地视觉语言触动着观者的心弦,今天重读他的作品,内心有一种倾诉的冲动,赘述于此,以期与读者探讨。郭北平生长并定居于古都西安,从那里嘹望四野便是唐诗中所咏叹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广袤辽阔、充满神奇和诗意的大西北,正如郭北平自己所说:"这里的传统肩蕴厚重,是十三朝古都,既是滋养也是包袱。这里的慢节奏造就了普遍的正统观,崇尚含蓄,较少对文化潮流的关注,也赶不了时髦,所以写实  相似文献   

20.
《西地平线上》一文中的典故通常被单纯地认为是增加了“日落”的人文、历史内涵,使得“落日”拥有了特殊的美感。这只是停留于自然观察层面上的感觉。实际情况应该是,作者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主要表达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表达对大西北所具有的英雄精神和为人类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的礼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