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命题趋向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 ①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②理解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概念及其简单应用; ③理解分数指数幂、根式、对数概念,掌握分数指数幂运算法则、对数性质及运算法则; ④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  相似文献   

2.
函数基础题型和解析 数学科《考试说明》要求考生: ①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及其有关概念,掌握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 ②理解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概念及其简单应用,能用函数奇偶性与图像对称性描绘函数图像; ③理解分数指数幂、根式、对数概念,掌握分数指数幂运算法则、对数性质及运算法则; ④掌握幂函数(幂指数限于在集合{-2,-1,-1/2,1/3,1/2,1,2,3}中取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像和性质;  相似文献   

3.
考试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相似文献   

4.
考试内容: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考纲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解读】“函数”是高中数学中起联结和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  相似文献   

6.
1 考试要求( 1 )了解映射的概念 .理解函数的概念 .( 2 )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 ,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 .(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问的关系 ,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 4 )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 5)理解对数的概念 ,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 6 )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时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考试要求阐译函数是高三复习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主要原因有三个 :课本惜墨如金…  相似文献   

7.
【考纲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问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相似文献   

8.
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 1.设集合A和B都是坐标平面内的点集{(z,y)|x∈R,y∈R},映射 f:A—B使集合A中的元素(x,y)映射成集合B的元素(x+y,z—y),则在映射厂下,象(2,1)的原象是( )  相似文献   

10.
一、函数定义域的概念 :在映射 f :A→B中 ,如果A、B都是非空数集 ,且B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像 ,那么这样的映射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集合B叫做函数的值域。所谓函数 y =f(x)的定义域就是自变量x所取的一切值的集合。二、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当函数 y =f(x)用解析式表示时 ,如果没有附加条件 ,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使这个解析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 ,也就是 f(x)中所有运算都能施行的自变数x的值集。1 分式函数的定义域例 1 :求函数 y =x3 - 5x2 - 3x+2 的定义域。解 :所求的定义域为 :D ={x|x∈R ,且x2 -…  相似文献   

11.
数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①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②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③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④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⑤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⑥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科《考试说明》要求考生: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全集和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集合.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下面介绍高考集合与简易逻辑试题的考点及其解法分析.考点1 求集合元素个数例1 (2000年新课程卷高考题)设集合A={x|x∈Z,且-10≤x≤-1},集合B={x|x∈Z,且|x|≤5},则A∪B中的元素个数是(  )(A)11. (B)10. (C)16. (D)15.解析:对任意两个有限集合A,B,则有card(A∪B)=card(A)+car…  相似文献   

13.
一、概念不清造成的错解1.集合A={x∈R|y=2x2+1},B={y∈R|y=2x2+1},则A与B的关系是.错解:∵x∈R,y∈R,y=2x2+1,∴A=B剖析:∵A中的元素是x∈R,即A=R,B的元素是y,又y=x2+1≥1,B={y|y≥1},故正确答案是B真包含于A·二、忽视讨论造成的错解2.若集合A={x∈R|ax2+2x+1=0,a∈R}是单元素集,则a=.错解:依题意,二次方程ax2+2x+1=0有二等实根,∴Δ=4-4a=0,即a=1·剖析:∵a∈R,∴应分a=0和a≠0两种情况讨论,当a=0时,x=-21,合题意,当a≠0时,Δ=0,得a=1,∴正确答案是a=0或1.3.集合A={x|x2-3x+2=0},B={x|ax-2=0}若B真包含于A,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  相似文献   

14.
趣谈函数     
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当A、B是非空的数的集合时,映射f:A→B就叫做从A到B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A,y∈B。  相似文献   

15.
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当A、B是非空的数的集合时,映射f:A→B就叫做从A到B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A,y∈B。  相似文献   

16.
<正>不管是数列还是函数,都是高考中比较重要的考察部分.苏教版必修1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y=f(x),x∈A,其中,所有的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叫做函数y=f(x)的定义域,所有  相似文献   

17.
检测范围、要求和目的 试题检测初中代数第三册第十三章常用对数和第十四章函数及其图象中第1~4单元。试题分A、B卷,共100分,90分钟内完成。 本学段教学内容的检测目标是:要求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法则,理解常用对数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对数进行计算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了解函数的意义,掌握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正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  相似文献   

18.
定义1设x∈R,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y=[x]称为高斯函数,也叫取整函数.显然,y=[x]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Z.其对应法则不能用解析式表示,如图1所示,其图象呈阶梯状,要掌握高斯函数这一概念要抓住两个关键:(1)对任何x,[x]是整数;(2)[x]≤x<[x]+1;定义2{x}=x-[x]称为的“小数部分”,显然,函数y={x}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0≤{x}<1,其图象如图2所示.图1y=[x]的图象图2y={x}的图象数列———高考热点之一,高斯函数———竞赛考点之一.于是,近年数列与高斯函数结合的试题在高考、竞赛中频频出现,高斯函数关联着连续和离散两个方面,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因而两者结合的试题屡次出现,值得关注.1等差等比相关例1(2009年湖北文科9)设x∈R,记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为[x],令{x}=x-[x],则三个数5+12,52+1,52+1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B.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解可分别求得52+1=52-1,5+12=1,则由等比数列性质易得三者构成等比数列.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的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高一函数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明确函数概念,突出函数的三要素在初中函数概念基础上,利用映射观点,向学生明确函数概念的核心,即变量y按照对应法则f与变量x对应,由映射f:A→B可知,这种对应包含了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A,值域C(C(?)B)及从定义域A到值域C的对应法则f(其中A、B都是非空的数集),三个要素中,定义域、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例1 对于函数y=2x+1,定义域为实数集R,对应法则为“乘2加1”,值域也为实数集R。例2 判断下列各组的两个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 (1)函数y=x~2-1/x-1和y=x+1;  相似文献   

20.
江西卷     
1.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A,y∈B}.设A={1,2},B={0,2},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