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球球 《出版参考》2009,(5):49-49
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8月26日,“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女士因“没有维护德国之声所一贯坚持的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有“亲华言论”被停职。据德国《柏林日报》记者与张丹红本人取得联系证实,“德国之声”电台26日下午对她召开了“批判会”,并正式通知她无限期停职反省,要求她在停职期问不得对外接受媒体采访,也不能上“德国之声”电台的节目。  相似文献   

3.
西方内部新闻自由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娜 《新闻大学》2003,(4):14-17
一、内部新闻自由的提出和发展 “内部新闻自由”作为一个确切的名词,是由德国首先提出。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新闻界的一些劳工运动就已经涉及到从业者的独立地位和自主权。[1]50年代,德国新闻业工会举行了一系列罢工以争取新闻从业者在企业内部的参与决定权利。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新闻界正式提出了“内部新闻自由”的口号,要求改革新闻媒介的内  相似文献   

4.
在哈贝马斯基于“交往理论”的共同体设想在欧盟宪法受挫后被证明是一种避视“权力”的存在的鸵鸟理论时,德国历史家温克勒出版了一本大部头历史著作——《德国走向西方的漫漫长路》,重提德国对于西方的抗拒与融入的历史过程,而这就牵涉到德国以“西方”为他者来构建自己的民族认同的文化政治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21日,在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的精心策划下,属于其“分店”的德国亚马逊网上书店,正式开通了“德国·ebook·商店”。尽管开店的时间比德国读者期待的时间要晚得多,但这也意味着亚马逊网上书店真正进入了德国的电子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6.
2011年4月21日,在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的精心策划下,属于其“分店”的德国亚马逊网上书店,正式开通了“德国·ebook·商店”。尽管开店的时间比德国读者期待的时间要晚得多,但这也意味着亚马逊网上书店真正进入了德国的电子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新的采编人员早出成果、早成才,是新闻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多年来,人们不断寻找新的“切入口”,以求早有所为。去年初冬,我有幸访问了德国汉堡两所新闻学院和《法兰克福汇报》,看到他们用“双轨制”培训采编人员,效果不错。 “双轨制”是德国教育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受培训者在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两个不同的地点,同时接受专业教育,受培训者既是“学徒”,又是学生。德国新闻出版界也普遍实行了这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制度。我们  相似文献   

8.
《出版视野》2010,(4):F0003-F0003
“德国最美的书”是德国装帧设计领域的最高成就奖。自1929年以来,“德国最美的书”每年举办一届,参赛图书涵盖文学、艺术、科技、少儿、教科书、非文学类等各个类别,每次约有50本图书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报刊法典”及“道德法庭去年3月,笔者应德国弗里德利希·诺曼基金会的邀请,对德国新闻界的现状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弗里德利希·诺曼生于1860年,卒于1919年,是德国政治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在德国的先驱,因此这个靠近德国自由民主党的政治基金...  相似文献   

10.
德国大量出版研究中国的书籍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中国热”中,德国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反映这个“热”的一个侧面,是研究和介绍中国的书籍明显比以前增多。据德国汉学家马汉茂介绍,80年代中期,德国每年出版的有关中国的书籍为400余种。另据德国一家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1.
郭镇之 《国际新闻界》2004,(6):16-21,32
德国是一个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和新闻教育都起源于德国。本文透过德国新闻传播的法规与自律、新闻内容与趋势、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新技术媒介、媒介整合与经营等诸方面 ,论述了德国新闻与传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中看出 ,德国媒介同样处于全球化格局之中 ,战后传统的联邦制“地方”和“公共”的特色逐步发生变化。但传媒的改革按部就班 ,依法操作 ,变化有条不紊 ,步步为营 ,显示出比较典型的欧洲大陆风格  相似文献   

12.
“Staatsbibliothek”在德国图书馆体系中作用重大,但内涵复杂,在我国有“国家图书馆”“国立图书馆”“州立图书馆”等不同译法,进而影响我国学界对其地位和作用的准确认知。文章从历史角度对德国全部13家“Staatsbibliothek”进行了考察,从承担主体、收藏内容及服务范围三个维度对其定位和功能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其建设特色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甄西 《出版参考》2006,(3S):36-36
回首2005年的德国出版市场,话题最多的莫过于“不景气”。然而,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也出现了不少亮点。比如,一批德国籍的伊斯兰女性作家创作的手记体小说和自传体小说(被德国读者统称为“告发本小说”),风靡国中,使许多德国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情不自禁,掩卷而泣。  相似文献   

14.
“上帝”面前的记者编辑─—旅德印象王晓洁旅德一年多,耳闻目染,对德国的新闻业有一些粗浅的印象。别号探微在德国,新闻媒体有一个含意颇为优越的别号:“第四种威力”。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信奉所谓自由主义。德国基本法第五条规定:“舆论、新闻和信息的自由应被广...  相似文献   

15.
顾芳 《新闻大学》2007,(1):63-71
德国是欧洲最重要的媒体市场。德国公共广播电视媒体参照英国广播公司的模式建立,但有两大不同:第一,德国广播电视媒体建立在联邦体制之下;第二,联邦宪法法院在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二战以来,特别是引入商业广播电视以来,德国的联邦体制使广播电视监管变得非常复杂。德国广播电视监管和法律制度被很多人认为是“过度监管”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刘斌 《新闻记者》2007,(12):88-90
今年9月,应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邀请,我随上海财经记者代表团前往德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行程虽然短暂,效率却非常高,代表团一行6人穿梭在法兰克福、波恩、柏林、汉堡和慕尼黑5大城市之间,顺利完成了对30个机构的登门拜访,这其中有一半是媒体单位。陪同代表团的是阿登纳基金会上海项目办事室主任Thomas Awe先生。中文名叫魏特茂.说快了和“为什么”有点音近,一位十分热情、友好和幽默的德国人。他在路上说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搞笑段子”:有个中国小女孩问他为什么叫“为什么”。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为什么”;反正叫魏特茂,不要问为什么。玩笑归玩笑,魏特茂先生还是常常令我们感受到德意志民族严谨的一面。所谓“走在钟表上的民族”:他时时处处扮演掐秒表的角色,一看我们问个不休、无意刹车的时候,就会当机立断插话进来,“还可以问最后两个问题”。若问“密集访问”为什么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然而在德国人看来,所谓的“智慧城市”,跟之前出现的“电子城市”、“无线城市”、“数字城市”、“信息化城市”、“智能城市”等概念除了在称谓上略有不同之外,在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区别,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可能是应了那句老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自从J·K·罗琳宣布《哈利·波特》第7卷本为“最终卷本”以后,英国的儿童出版市场便开始冷清。2008年,德国的儿童出版市场好像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对于这种莫衷一是的状态,德国的出版批评家们认为是“衰退”的征兆,德国的出版商们却认为不过是“持续繁荣”过程中的正常调整。  相似文献   

19.
提起长筒袜“皮皮”,德国小朋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扎着红小辫,脸上长满雀斑,勇敢而又调皮;她力大无比,甚至敌得三名警察;她孤身一人,住在一座五光十色的别墅里;她的口头禅是“等着瞧吧,总会有收获!”在德国经典儿童读物中,数十年来得以经久不衰,发行量持续增长者确实不多,但关于长筒袜皮皮的历险故事则风靡德国和欧洲各国,德国出版界评价说:“瑞典女作家阿斯特丽德·林特格伦塑造的长筒袜皮皮是我们儿童文学作品中所看到的最真实、最感人、最欢快的形象。”与此同时,琳琅满目的书籍市场又为小读者们提供了许多内容丰富的新作  相似文献   

20.
奖项     
《全国新书目》2010,(7):7-7
《诗经》荣膺“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本刊讯(记者 杨莉)在2010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由中国选送、曾获200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一书,榜上有名。“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