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农村教育》2006,(3):7-7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孩子“因贫失学”让人心酸: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择校”成为许多家长的梦魇;“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社会风气让无数孩子远离快乐;乱收费现象严重.个别学校和老师频频把敛财黑手伸向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孩子“因贫失学”让人心酸;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择校”成为许多家长的梦魇;“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社会风气让无数孩子远离快乐;乱收费现象严重,个别学校和老师频频把敛财黑手伸向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月25日上午,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引人关注的是,草案直面义务教育实施中上述四大焦点。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标准拨付由于交不起学杂费,一些农村家庭在让一个孩子上学的同时,不得不让另外一个孩子辍学回家;由于经费不足,…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     
《教师博览》2004,(12):15-16
我国将专门为考试立法;高中将大幅提高硕士教师比例;我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广东将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辽宁50%中小学教师有心理障碍;上海评估学校不看升学率学生身体素质成硬门槛;深圳中小学后勤人员实行雇员制;江西中小学校长离任要审计; 越来越多的美国孩子在家上学;法国孩子也上“业余班”;练毛笔字,让孩子更聪明  相似文献   

4.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随着义务教育法的施行,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孩子“因贫失学”让人心酸,“择校”成为许多家长的梦魇,“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社会风气让无数孩子远离快乐;乱收费现象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修改、完善。问学如登塔,逐一层登将去,上面一层,虽不问人,亦自见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5.
《四川教育》2003,(10):16-17
1992年,广汉市在全省率先“普九”。从达到“五率”、让孩子“有书读”的“初级普九”,到让孩子“读好书”、创建规范化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大批薄弱学校上升为优质学校,全市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9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这部影片表达的主题是:要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如果说农村义务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一个都不能少”,那么对于北京的义务教育来讲,关键的问题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而优质的教育,就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相似文献   

7.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开始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已成为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童诗阅读教学应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有效开展童诗阅读教学对培养儿童各项能力起着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较为常见的教学误区,并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探讨低段童诗阅读教学的策略,分别是开展“童心教学”,让孩子发现学习;利用“圆圈教学”,让孩子“动”起来;创设生活情境,让想象“沸腾”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童诗教学,与孩子“玩”诗歌。  相似文献   

9.
刘朴  石小磊 《成才之路》2011,(7):93-I0020
“如果不是顶尖的人才,‘北约’‘华约’去都不要去,还不如花时间好好准备高考;有条件的地方,义务教育与其往后延伸,还不如往前推;国家应该设立一个教育公益性的频道,让孩子有一个‘干干净净’的电视看……”针对时下人们最关心的教育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曹璇 《教育》2011,(8):33-33
我国目前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指适龄儿童接受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并不包括学前的幼教时期。但是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幼教,其中不乏因为家长必须要上班所以只能将孩子送入幼儿园由老师照看者,但更重要的是多数家长盼子成龙心切,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常常不惜代价也要让孩子进入办学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因此近年来“家长为孩子入园彻夜排队”等类似新闻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技术》2011,(12):50-51,53
东方红小学自挂牌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米,始终围绕“给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孩子都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品德至上、能力关键”的办学思想,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路上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工作,尤其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做法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苏婷 《教书育人》2005,(10):17-17
到底怎么啦?我想,是功利主义把教育带上这条邪路!“考试至上”“知识至上”的变异教育只能葬送孩子的未来。许多父母可以说正在辛辛苦苦孕育孩子悲剧的命运,可父母自己却浑然不觉,这是多么危险啊!  相似文献   

13.
在留学美国之初.一个来自孟加拉国的学生的一番话让我最终选定教育作为我的终身职业。那是一堂英语课,当我按照教授的要求介绍中国的学生如何上课时.那位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孟加拉国的同学插嘴说:“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义务教育的国家。”我反驳说,我们早就有一部关于义务教育的立法。他说,“你们说义务教育,但是,你们的孩子上学仍然收费。”他的话让我惭愧万分.但却无言以对,因为我知道我下岗的哥嫂们如何为他们的孩子的学费而发愁。  相似文献   

14.
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的时代背景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客观而言,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已经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政府为主的经费渠道趋于明确,全民族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孩子因贫失学让人心酸;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择校"成为许多家长的梦魇;"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社会风气让无数孩子远离快乐;乱收费现象严重,个别学校和老师频频把敛财黑手伸向孩子;"上学难,上学贵"已为人民群众普遍所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5.
《西安晚报》消息 国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免试”入学,严禁组织升学考试。然而,宝鸡市店子街中学8月26日组织了有300多名学生参加的升学考试。对于这一违规事件,学校表示家长择校让孩子上学,组织升学考试实属无奈之举;教育局则表示教育均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2009,(12):95-95
在养育外孙时,有时我会“无原则”地宠爱孩子。比如在家里我会容忍符合他年龄发育特点的“胡闹”行为,因为多年来我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让我形成了儿童权利至上的观念:爱孩子首先要了解和尊重孩子作为人所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由于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想方设法择校.进心目中的“重点”。由此,义务教育阶段特有的一个名词“择校生”产生了。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汇》2006,(2):12-12
在各地“择校风”日益盛行的环境下,安徽省铜陵市历经10年,推行教育均衡化理念,扶持弱校,让各学校均衡发展,基本消除了择校生,创造了一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范例。家长说,“这里的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为此,他们不再挖空心思为孩子择校。专家评价,铜陵是“中国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择校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做人上的矛盾——“言教”与“身教”摄影/杨卫东“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几千年后却被我们给扭曲了。许多父母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坐;一边让孩子尊重父母,一边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一年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  相似文献   

20.
《天津教育》2014,(2):F0003-F0003
天津市静海县中旺小学始建于民国初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为满足教学需要,中旺小学曾多次改建、扩建。2012年为落实“让农村孩子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更好地完成火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