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威廉·比尔·H·盖茨现任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是当今全球公认的个人及商用电脑、软件、服务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在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的财政年度中,微件公司的年收入高达253亿美元。其麾下4万余名员工广泛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他和他的两个姐妹在西雅图度过了他们的童年时光。其父威廉·H·盖茨二世是西雅图的一名律师。母亲玛丽·盖茨是一位教师,曾任华盛顿大学董事、国际联合会主席等职。 比尔·盖茨少儿时代曾先后就读于美国的公立小…  相似文献   

2.
粱劲舟 《世界发明》1998,(12):27-27
有一次,记者问软件大王“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如果有机会进入时光隧道,他最希望回到何时何地.比尔·盖茨立即答道:“1947年12月的贝尔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27日,比尔·盖茨在北京主持“新一代软件技术”大会,陈榕没去。 陈榕正忙着完善刚刚通过鉴定的产品,没时间给自己过去的老板捧场;而比尔·盖茨也绝不会想到,此时的北京,一名曾在自己手下干了多年的部下,在鼓捣一个叫做“和欣”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4.
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最近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指出:“我们在进行一项新的发明或革新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项发明或革新能否比传统的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产品更简单、更方便,这是发明创新能否获得巨大成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关键。” 比尔·盖茨在这次谈话里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信息时代新产品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简便,简便是现代发明的最高境界。”这一点其实也正是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霸主的奥秘。我们的发明家在发明新产品之时,如果能够从信息时代对…  相似文献   

5.
与比尔·盖茨的“要让全世界的每一台电脑都装上Windows”一样,美国思科系统总裁约翰·钱伯斯也有一句名言:“让网际网络连接到全球每一处。”今年50岁的钱伯斯在高科技产业已与微软的盖茨和英特尔的葛洛夫鼎立而三。葛洛夫严谨而强悍,盖茨聪明而霸气,钱伯斯则亲切而专注。但是,笑容可掬、声音轻柔的钱伯斯有更大的野心。  相似文献   

6.
迈克尔·布朗小档案 生年:1958年 学历:哈佛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职务:昆腾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最崇拜的企业家:首先是戴尔以及他对信息产业的影响。其次,吉姆·克拉克。还有比尔·盖茨,毕竟微软以一项标准改变了计算机产业,数量极大而且大量销售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在IT业界,只要一提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人们就会对他在17岁小小年纪时别出心裁地为自己就读的“西雅图高中”设计教学管理系统软件之巧妙发明赞不绝口,进而对其出售独立设计的第一个程序软件获得4200美元“第一桶金”之不凡创举艳羡不已,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古英雄出少年,青春作伴好弄潮。这不,2000年,美国IT业界又升腾起一颗比比尔·盖茨年少时更光彩夺目的“启明星”。他就是美籍印度裔“软件金童”,年仅15岁的高中生———瑞希·巴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早熟小顽童”,6岁时就大胆…  相似文献   

8.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文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所创造的令人目不暇接的网络神话更是惊世骇俗。比尔·盖茨积累10亿美元花了12年的时间,而杨致远和戴维·菲络只用了3年,尤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做网上拍卖交易的皮埃尔·奥米戴尔仅仅花了5个星期。然而,当国人还在为信息技  相似文献   

9.
1975年,20岁的比尔·盖茨在微软诞生之时宣称,他将使电脑进入每个家庭并摆放在每张办公桌上,当时这被认为是匪夷所思的。20多年来,微软公司正在通过不断地创新实现着这个誓言。  相似文献   

10.
谁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比尔·盖茨,而是孙正义。谁是网络时代的无冕之王?不是杨致远,还是孙正义。与诸多网络英雄相比,孙正义在互联网这块大蛋糕上,切走的比地球上任何人的都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展得最快的世纪!在20世纪里,有几个人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他们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汽车生产线发明者兼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福特、创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创办“微软”和“雅虎”成为知识经济的发动者和象征的比尔·盖茨及杨致远。然而,他们的文凭都不是很高。爱迪生、福特和莱特兄弟只有中学文化,爱因斯坦则是瑞士联邦工艺学校毕业的中专生,比尔·盖茨和杨致远两人大学尚未毕业。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在科学理论、经济实体、发明革新方面,取得他人根本无法比拟的具有革命性的辉煌成就呢…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知识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素质和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什么能在短短的20年里创造了51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世界首富?就是因为在他手下集聚了数千计的优秀人才,其中比尔·盖茨就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他“精明、精力充沛、富有幻想”,既懂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善于创新,善于把握市场机会。海尔集团是我国创出上佳业绩的大型企业之一,它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力BN国内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微软公司正投入巨额资金研制具有识别和理解人的谈话内容能力的计算机。比尔·盖茨预测,个人计算机在从现在起的10年内将不仅能够识别人的语言,而且能够像人在彼此交谈时一样理解谈话的意思。盖茨在1998年世界技术大会上说:“我敢说,在从现在起的10年内,...  相似文献   

14.
8月31日,中文版的WINDOWS98开始在全国发布,这不令人吃惊,现在的中国,许多使用计算机的人和许多不使用计算机的人,都知道有一个美国人叫比尔·盖茨,比尔·盖茨麾下有一个公司叫微软,微软有一个操作系统软件叫WINDOWS。但是,有一点却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中文版WINDOWS的销售价格为1998元,而WINDOWS98在美国的价格是109美元(不过1000元吧?),在日本的价格也不过折合人民币1200元。这究竟是为什么? 应该如何对WINDOWS定价,大抵上是微软公司的自主权,但在中国的定价,无论是绝对价格,还是占国民人均收入比例的相对价格都远远高于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对此,微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9日,微软新一代主流产品WindowsXP的正式面世。据称XP对于微软而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微软的家用和商用操作系统将第一次统一到更先进和稳定的NT内核上。用比尔·盖茨的话说就是:“随着视窗XP的面世,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令人振奋的个人计算机时第二道愿景25年前(1975年),微软在20岁的比尔·盖茨手中诞生。这个腼腆的年轻人说他将使电脑进入每个家庭并摆放在每张办公桌上,当时这被认为是《一千零一夜》里的预言。尽管匪夷所思,但这确实是微软的第一个愿景,而且这20多年来,这家公司正在实现…  相似文献   

16.
“电脑梦神”──海因茨·尼克斯道夫胡羽仿佛一夜之间,“全球网络系统”便成为信息革命的最大“冲击波”。“电脑奇才”──美国微软公司的年轻总裁比尔·盖茨,挟着这股强劲的东风,1996年6月底亲自飞临上海,发布推广他的天才之作──“95视窗中文版”电脑软件...  相似文献   

17.
《百科知识》2004,(4):28-29
大科学家牛顿的跳槽或“弃研经商”不仅在他那个时代得到的是负面评价,即使在今天,无论是科学史学家还是一般人,谈到牛顿的这段经历都还颇有微辞,或加以否定。正如今天也有很多人对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弃学经商不屑一顾一样。  相似文献   

18.
“维纳斯”现象 20世纪最后一年的3月10日,微软公司的总裁、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给中国人带来了促进电脑进入家庭、和电视电话相连的“维纳斯”计划。一时间,四通、联想、海尔、裕兴、步步高等几乎所有中国家电信息行业知名企业的老总们云集深圳,聆听比尔·盖茨的宣讲;国内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9.
走向未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微软公司掌门人比尔·盖茨曾经写过一本书《走向未来》,在书中他描绘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前景,短短数年后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甚至是身处潮流浪端的比尔·盖茨们的想象。因此,当我们展望伴随着信息技术而生的电子政务或说电子政府的未来时.我们可能不免要怀疑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是否足够丰富。  相似文献   

20.
技术品牌,倍增品牌的含金量 比尔·盖茨曾经说,我们离破产只有180天,如果我们的技术被同行超越,或技术品牌不再得到客户的信任与认可,那么我们就一定会破产。一句话,道出了技术品牌在企业发展与运作过程当中的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