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是新闻内容的中心和提要。忙碌的读者往往只要浏览一下标题,便可了解当天新闻的大概内容。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实际上是一位编辑的知识、智慧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结晶。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报纸的新闻标题常常出现语病,这就直接影响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正确理解。现将从近期报纸中收集的一些有明显语病的新闻标题,评析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体改委劳动人事部新部署推进中等城市机构改革试点 (见《人民日报》1987年9月7日1版头题) 此标题中的“推进……试点”,动宾搭配不  相似文献   

2.
孔令华 《新闻知识》2002,(11):38-40
新闻标题以最简短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自开赛以来媒体关于世界杯的报道铺天盖地,为了打造善睐的明眸,各家报纸的编辑们则更是各显神通,语不惊人死不休,标题佳作不断涌现。本文主要搜集了《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报纸的精彩标题,试与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最科学的思想方法,它适用于一切领域,新闻标题制作也同样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如果你稍微留心一下报纸,象《喜人的烦恼》(载《新华日报》)、《快吃后悔药与莫吃后悔药》(载《人民日报·今日谈》和《新闻——不是新闻——新闻》(载《解放日报》)这样的标题是会随时可以见到的。作者选定这些标题时确实是苦心经营的。乍看,标题中的“喜”和“恼”,“快吃”和“莫吃”,“是”和“不是”似乎如冰炭之不可同器,自相矛  相似文献   

4.
《大河报》新闻标题制作的美,这是很多读者都公认的。除了上次笔者在《擦亮新闻的“眼睛”》(载《新闻三昧》2001年第9期)一文提及的外,下面,笔者仅就《大河报》在新闻标题制作方面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在标题制作方面先声夺人是《大河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标题是一门艺术。读者在浏览报纸时花在标题上的时间是极为短促的,因此,标  相似文献   

5.
李岩 《青年记者》2013,(6):51-52
提问式新闻标题,是近年很受国内报纸编采人员青睐的一种标题形式,大量出现在新闻版面上。这类标题目前有哪些应用类型?应用质量如何?今后如何改进?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4月的应用情况作为研究标本,试作分析。选用这两家报纸,主要因为它们在提问式新闻标题的使用上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贵刊在1988年第5期发表冯根良同志的《新闻标题中的“顾名”》(以下简称“顾名”)一文,其中谈到“一家报纸曾有一个这样的标题:《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几十年后,这一标题至今有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笔者以为,这段文字有所失误,故不揣冒昧,愿把当时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4月8日,人民日报以及其它一些报纸几乎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消息。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人民日报同文汇报相比,由于对这条重大消息的标题制作不同,在读者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是好比喝开水——平平淡淡;一个好比吃了多味糖——回味无穷。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陈述了新闻事件的发生,显得“按部就班”。尽管也具备了新闻标题概括精当、简单扼要等特点,但没给人太深印象。而文汇报的标题则以形象思维方式对这一新闻事件作了现场描绘式的表现。比如它的引题:隆隆巨响震撼大地腾腾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写作》辟“新闻标题写作”专栏,陆续发表了许多有实例、有见解的好文章,读来很受启发。于是,也想来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 《新闻与写作》今年第五期上发表的郭映普同志《擦亮新闻的眼睛》一文,对新闻标题制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分科诊断,针砭“题”弊,指出病源,开出医方,是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不过,文章第一段中的举例分析,所举例证有不准确处。文中是这样写的: 有些标题忽视了标题应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本质的事实这一要求。1984年5月26日,许多报纸以《邓小平接见港澳六届人大代表》或《邓  相似文献   

9.
焦国章所著《报纸编辑学通论》,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焦国章同志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后到河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主讲《报纸编辑学》课程。他的新著《报纸编辑学通论》是“新闻传播教育书系”的一种,全书分为报纸与报纸策划、报纸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修养、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稿件的配置与配合、新闻标题、制作标题、设计版面共八章,附录了电子排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等4部分内容,可供新闻传播院系师生和报纸新闻工作者阅读。《报纸编辑学通论》@文华  相似文献   

10.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的点睛之笔,是吸引读者和受众的“招牌”。好的标题能抓人眼球、引人思考,激起受众继续探求新闻内容的兴趣。《参考消息》作为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国际时政文摘类报纸,标题制作一直秉承自身特色、精益求精。本文列举了《参考消息》时政版面一些优秀标题案例,据此简要分析和总结国际时政类新闻标题制作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上推十年,如果新闻摄影学会召开新闻摄影研讨会,报名参加的总编辑恐怕很难超过10人;而现在,几十位报纸总编辑云集银川,同新闻摄影工作者一起研讨新闻摄影问题。这件事的本身就反映了报纸总编辑观念的变化。1985年8月,当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委会首次把“慧眼奖”授给中国日报总编辑冯锡良时,许多报纸的总编辑对新闻摄影工作还比较生疏;如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首都报纸的总编辑直接组织和指挥摄影报道,从这些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令人感奋的好照片。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纸和一些专业报  相似文献   

12.
新闻标题是体现稿件主旨的重要元素,要求准确简炼、题文相符、生动形象。新闻标题制作得好不好,不仅决定了稿件能否迅速"吸睛",而且直接反映着作者、编辑对于题材把握的深度、对于主题提炼的程度及新闻、文学素养。笔者重点选择2019年《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以下简称《每日电讯》)和《湖北日报》等几家媒体的新闻标题进行研读、分析和归纳。笔者认为,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的精彩标题背后,除了运用比喻、层递、排比等常用手法外,制作者还综合采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法,为新闻内容增色加彩。一是再现情景和人物,让新闻主体"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质之发现中国新闻学者对标题的研究并不少,但是主要着眼于研究新闻标题对于一般文章题目而言的个性、特点,诸如它的与众不同的功能、结构、类型、要求、制作方法等。而中文新闻标题(注:以下简称“中题”,系指中国现代报纸新闻标题,不含直译题)对于一般新闻标题而言的个性特点,却极少研究。本文想利用有限的资料和笔者本人的实际体验,对此作一粗疏的探讨。先来看一看何谓中题之个性。为了便于比较鉴别及阅读上的方便,这里姑且借用几则直译外文报刊标  相似文献   

14.
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对报道中最有价值的内容高度概括的精华语言.它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吸引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甚至有些读者只读标题,难怪《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抓精品首先要从标题抓起。”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15.
李明文 《新闻窗》2007,(1):60-60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评价和组织新闻内容的最精练的文字。一篇作品、一条新闻,能不能感染读者、吸引受众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或文章添辉增色,画龙点睛。因此,标题的制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吕叔湘先生曾经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标题要作为专门学问来研究。”胡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的标题与报纸。电视的新闻标题一样;是新闻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一条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丧失其魅力;反之,一个好的标题,会为整条新闻画龙点睛。因此,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除了要符合传统新闻标题制作的一般规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网络的传播特点,在句式、语言和思维上有所创新,增强标题的吸引力,使这一“新闻眼”闪闪发亮。  相似文献   

17.
“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标题也称为一句话新闻,对平面媒体的读者来说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说:“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标题的吸引力。”翻一翻近来出版的《沧州日报·经济特刊》(以下简称特刊),不难发现,其实精彩的经济新闻标题制作也是有章可循的。  相似文献   

18.
题好一半文.文章是这样,新闻更是如此.人们摊开报纸,首先接触到的是新闻标题.一条好的标题,能揭示和升华新闻的主旨,展示新闻的主要内容,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进读者的“食欲”.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的推陈出新,如何将新闻标题制作得准确、鲜明、简洁、生动、新颖,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以着力的课题.如何制作新闻标题,列宁、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当代新闻大手笔改写新闻标题的实践,无不给我们以启示.注入内容,让标题“实”起来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标题要有“内容”,要画龙点睛,反对题目的“大而空”.1949年4月22日,他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动态消息《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就是一范例,标题仅仅十一个字,却将人物、时间、事件、地点明白地告诉给读者.1949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4日,新华社发了一则新闻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子,都是经毛泽东同志批改后才播发的.新闻的原标题是《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毛泽东阅时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诸项制度》,并且批了这样一句话:“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社论的原标题是《关于中等教育问题》,毛泽东同志阅时也将其圈掉,重新拟题为:《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  相似文献   

19.
侯磊 《军事记者》2012,(11):22-23
随着新媒体的勃兴.受众获取信息已进入“秒读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报纸靠什么吸引读者?古人云:“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就如同石中之玉.水里之珠。往往能最先抓住读者眼球。当前新闻标题常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种情况:1、内容空泛,未能包含核心信息。标题言之有物,对新闻事实做最凝练的概括.才可能激发读者阅读欲望。而有些报纸版面上却出现了不少如《中国向前行》《春风甘露润心田》《向南向海向大洋》之类的标题,显得内容笼统、空洞。也缺少副标题的解释和补充.让人不知新闻所讲为何人何事.更谈不上对核心事实的概括和呈现,提不起读者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对于标题可以从新闻写作或语言角度等方面研究。本文以《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为考查对象,对标题的体裁类型、结构类型、字数、句型和标点进行研究,发现一些规律,如标题的结构类型以主题+副题为主,消息标题字数要多于通讯的标题字数,希望有助于新闻标题的写作和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