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小学语文与中华美德1.1中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现如今青少年的道德现状,既有表现甚佳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他们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增强。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蕴合着全新的价值观。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人类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人类应当有人类公平、全球合作等意识;在人的价值观方面,需要注意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开拓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涛 《培训与研究》2005,22(3):49-51
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人类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人类应当有人类公平、全球合作等意识;在人的价值观方面,需要注意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开拓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要培养一线岗位的劳动者,必须重视就业工作。从学生入学始,就对他们进行就业意识教育,加强职业观、人生观教育,指导学生要弘扬自主自强、艰苦奋斗、勇闯市场、顽强闯业的新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创业意识。我校从一年级新生起,就在入学教育中安排专业培养目标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将来干什么,准备成为哪一方面人才,在校应该掌握哪些本领,应具备哪些素质等。从而使学生及早做好心理准备,及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第二学年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常识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第三学年,进行创业意识和就业意识教育,使学生有成才的欲望和创业的信念。  相似文献   

5.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抓好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丰富的担当意识,广大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担当意识,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要培育担当意识,并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实践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上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建构,而审美活动恰恰具有建构的功能,能够满足价值观形成的需要,审美活动是通住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桥梁-审美活动的观念上全面产生主体需要,主体又以自己的需要地产接纳价值实体-从我成价值体系,产生相应的价值意识,最后由价值意识的“自我”提升形成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是人类的未来与希望,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有利于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新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9.
田慧琴 《文教资料》2009,(21):144-145
中职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大多数不受家长和老师欣赏.虽然他们普遍没有骄人的学习成绩可以赢得赞誉,但他们在以自己的行为表示自己的存在,唤起社会的关注.总体来看,他们的价值观处在一种模糊、矛盾、摇摆、茫然的不稳定阶段,主观意识中充满了思想斗争.中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中职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方法.本文对中职班主任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激发主体意识,强化自主教育,引导职校学生确立新的人生航标,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支精神火炬点亮他们的心灯,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使他们勇敢地去面对过去的失败,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未来,努力在人生道路上保持适度的心态.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致于在失败中消沉.才能在挫折中具备抗争、奋进、崛起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学习的第一原材料。作为小学英语学习的教材版本众多,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编排的特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创新地运用教材,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和渗透。因为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其才有较好的思想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却往往容易被忽略,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价值观培养现状1.重视知识,忽视价值在目前,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较为注重卷面分数,其所教学的重点自然也会倾斜在知识方面。个别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理念高中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职业生涯价值观教育,希望能够反映学生内心最深层次的需要,让学生清楚在职业选择中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哪些应优先考虑和选择的,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取向,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中生需要做出职业规划的初步抉择,包括文理分科,专业方向选择和升学意向等,但是他们却总体缺乏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意识和知识,规划的行动能力不足,对自己职业的确立随意性大,缺乏科学决策,对未来职业理想处于模糊阶段,对职业价值观认识存在偏颇。因此高中生迫切需要职业生涯教育,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努力目标,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14.
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治的认识、崇尚与遵循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公民法治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程序与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平等与公正意识。培育学生法治意识,要引导他们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按照法律规范和法治精神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培养法治情感,提升法治行为能力,促进整个社会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问题式教学法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引入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能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自己价值观的机会,最大限度增强他们对价值观教育的感受,提升他们对价值观学习的理性认识。在价值观教育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应把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关注大学生能力和情感的需要,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肯定和鼓励中进行总结与讲评。  相似文献   

16.
尤华 《华章》2011,(23)
90后大学生的思想开放,行为意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重视当前而忽视理想对自己未来前途的引导作用,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发展方向,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的发展令人堪忧.本文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社会特征,对如何提高对他们的理想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赵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学校办学模式的变革,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等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在追求政治荣誉、政治进步的同时对物质利益的迫求明显加强;在接受规范教育的同时,自我发展的意识明显加强;在发扬...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开阔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开放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的形成,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观迷惘、社会责任感弱化等负面影响。我们要创新教育观念,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加强新媒体环境管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而又尚未定型的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处在一种模糊、矛盾、摇摆、茫然的不稳定阶段,识别能力不强,是非善恶观念不明朗,没有坚定的信念。他们的价值观念多受自己的本能、叛逆情绪、世俗功利所支配。停留在一个较低的道德层面。迫切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理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从总体上讲:“主要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角色意识和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初步训练学生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为高师学生向合格教师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师学生对自己未来角色意识比较淡薄,通常在教育实习之后才理解和体验到自己所履行的角色义务和遵循的角色规范。高师学生未来角色意识模糊,必然导致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情感、价值观等师德意识认识不够,也使他们在教育理论学习方面动力不足,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为此,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从自身与学生两方面,就如何培养高师学生未来角色意识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