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于伟伟 《考试周刊》2010,(29):87-88
"因数和倍数"是我校四年级上学期同堂异构展示课的内容,新版的教材相对于过去,有了较大的变动。这是一节有关于数的整除的概念课,很难上出新意。既然是研究课,就要认真吃透教材,钻研苏教版教材的编排顺序。同年级的三位老师共同探讨,两天后我们的教案有了,关于教学导入我们没有太多的思考就开始上课了……  相似文献   

2.
这学期一开学,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学生感觉有些不一样,仿佛一切都在改变,这些变化让学生们兴奋不已。用四年级学生朱世尧的话说,这是因为:课表上少了我惧怕的数学思维课,多了我喜欢的诵读、诗韵飘香、金工木工课。每节课上课时间缩短了5分钟,课间时间增长了5分钟。你可别小看这5分钟,我能从容地喝水、上厕所,还能在教室里和同学们好好玩一会儿呢。  相似文献   

3.
孙蓉 《成才之路》2010,(28):100-100
复习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尤其是在高三的教学中,几乎2/3都是复习课。过去的几个学期中我们进行了省"十一五"的子课题“学案导学适切性的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复习课课型和学案导学的研究相融合,在开设多节复习研究课后,对利用学案导学提高复习课有效性教学策略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湖北电大学刊》1994,(7):20-20
“旅游英语”是中央电大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采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英语》为该课程的文字教材,全书分上、下两册,一学期学一册,两学期学完。本学期文字教材为《旅游英语》(上),共15课,平均每周学一课.第18周为面授复习课时间。  相似文献   

5.
复习课教学之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三方面的策略:一是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二是复习课学生"主体"的充分发挥,课前的学生自主复习不能少;三是复习课教师"主导"的时机把握,要做到调查为先,科学设计,巧妙点拨.  相似文献   

6.
冯斌 《中学教研》2014,(11):1-5
背景介绍浙江省宁波市第5届骨干教师评选(上课环节)在宁波某一级重点中学理科班举行,经过学校、各县的2轮选拔,来自宁波市9个县(市)、区的5位选手参加上课环节的比赛.上课课型是首轮高三复习课,课题是"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以下简称"参赛课").作为宁波各县(市)、区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的每节课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理念、执教能力、专业素养、教学特色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于复习课,笔者是"稀里糊涂"地挨过了近20年。参加了几次培训后,对照自己的教学,曾经困惑过:复习课真的只能这么稀里糊涂地教吗?纵观当前的数学复习课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复习课很难上,学生觉得它像吃剩的饭一样难以下咽,老师也觉得没有什么新鲜感,上课缺乏激情,尤其到了初三第二学期复习课几乎成了一个模式,做完了讲,讲完了做,循环往复,直至中考.耐力强、有恒心的学生会坚持到底,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自制力弱,学习差的学生会越落越远,最终变成差生,因此让复习课不再疲惫,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是当务之急,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卢令 《江苏教育》2010,(10):43-43
尽管这学期有意识地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但还是有位同学给我写了张纸条:上课老师讲得太多,做得太少。通用技术不常动手,怎能学好技术?光说不做,岂能记住?我回答"老师有很多怕,最怕上课声太大"。实事求是地讲,我更愿意采用讲授式教学。中间穿插几次学生活动,只要符合《课标》,突出重点,一节课也就过去了。我也比较擅长讲授理论。  相似文献   

10.
我在美国经过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回国开始工作 后,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国内学生用于上课的时间太多,而用于 独立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的时间很少。我曾将自己本 科时就读的芝加哥大学跟哈工大学生的课时数作过一个大致 的比较,芝加哥大学每学年是3学期制(不算暑期学校。外校 学生来暑期学校学习的占多数。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本校 学生每学年按正常的3学期制学习,就能在4年内完成学业), 每学期11周,除去最后一周的期末考试时间,实际上课10周。 学生每学期学3-4门课,每门课的学时固定为每周3学时,一 学期下来是30学时。如按每年共修11门(如果同一系列的课 分2个或3个学期上,分别算为2门或3门课)算,全年上课 共330学时。哈工大学生每年上课时间为38周,周学时一般 在20学时以上,多的接近30学时。如以每周平均25学时算, 每年的总学时为950学时,接近芝大学生的3倍。课时这么多, 一是因为每门课的课时比较多,而且课程的门数也比芝大学 生所学的要多。  相似文献   

11.
几位泰国教师将我们领往各自上课的班级。我任教会计专业三年级八个班的汉语。据介绍,这些班开设汉语已有两个学期,但是每星期每班仅上两节课,加之泰国学生远不及中国学生认真刻苦,因此汉语基础不好,学习汉语的兴趣也不浓。走到三年级一班教室门口时,泰国教师停下了脚步。"唐先生,这节课请你在这个班上。"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把机械类专业的金工课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教学实习和课堂讲授(简称为分段式)。在时间安排上,基于认识论规律,一般实习都安排在讲课之前,集中实习几星期(也有分散在一个学期之中),然后上课,多数学校是前一学期实习,后一学期上课,有的时间间隔还要拉得长些。在实习指导上,多数由校办机械工厂包揽,讲课教师很少过问。实践证明分段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金工本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不仅有课堂教学,还有教学实习,这两个教学环节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一门课的两个教学环节变成两个教学阶  相似文献   

13.
一、利用朗读课文保证纪律有序 朗读包括课前朗读和课中朗读.一般说来,教师进教室是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等学生们安静下来才开始上课,有时还会因纪律不好而影响上课的情绪.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尝试在学期刚开始上课时便要求学生,打铃要迅速进教室,拿出课本,在课代表带领下朗读该节课要上的课文内容,班长在旁协助管纪律,等老师进教室示意后方可停下朗读.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到六年级下学期,有将近一半的教学内容是复习和整理."复习课难上",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有的教师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前段时间,我市分两次举行了毕业班复习课展示活动,我有幸参与上课和听课,感触颇多.复习课,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不应该让情趣缺席.  相似文献   

15.
上课时间:2012年12月5日。上课班级: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六(6)班。课前,教师发给每位学生如下整理复习材料,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相似文献   

16.
冯婉 《神州学人》2014,(12):20-21
研究生第二学期的时候,教授对我们说过这样几句话:"在读研以前,你们有很多理由不去做专业领域的思考,因为大学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工作以后,公司支付你们多少薪水就会占用你们多少精力,你们也不会去深钻自己专业的事,所以,读研实际是你们用学费来买思考的时间。"当时的确受到了启发,我们每周只有3节课,1节课就2个多小时,有大量空闲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但若除了上课就是看书,这样单纯的留学生活想要坚持下来,需同时具备强大的自控能力和相当的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不能没有你     
刘紫丁 《留学生》2014,(4):57-57
新学期开学.教室里又少了两个人。听说Drew家里的公司缺人手.他这学期回家帮忙先不上课了,类似国内的休学。而Chris因为身体不好只选了一门课,相比我们的五门课是太轻松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已经没什么感觉,只是有些怀念和他们相处的开心时刻。但上学期离开的第一个人Julie.可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打击。我人在国内还没开学时,系里的助理发邮件列出了新一届的学生名单.鼓励我们介绍自己、相互交朋友。我们收到的第一封邮件就是Julie发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上学期工作布置,"初中校长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定在今年3月份。这是去年"青年教师赛课""中层干部会课"全员卷入式科研的一个延续。离上课的时间还有10天,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自己准备上初一的课,便找来初一的语文书,了解了一下教学进度,根据进度,找寻起想上的课来,什么事都要抢在前,一晚就被动了。一、几经思量把课定本定好了上初一的课,也做了些准备,但后来考虑  相似文献   

19.
每次参与辅导学校青年教师上研究课、比赛课,看到教师从试教到正式上课,教学设计总在不断变化,甚至与初稿大相径庭。听到教师课后由衷感言:上这样的一节课比自己上整整一学期的课有长进;我就心生感慨:是的,磨课的感觉真好——无论是“磨人”还是“被磨”。当然,上课教师受益更多,在打磨课堂教学技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迈出了个人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上学期开学初,教社会课的戴老师回家生小宝宝,不能给方方他们上课了。于是学校安排邻班的郑老师接替了戴老师的工作。郑老师是个刚工作不久的帅小伙,上课风趣幽默,从不照本宣科,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了他。听郑老师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同学们总觉得社会课的时间过得太快。同学们喜欢郑老师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郑老师上课从来不给他们布置书面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