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崴是一个22岁的台湾女孩,她面对访问时提起:“当我与男朋友吵架后,他发了个短信给我说‘抱歉’,这让我更为生气,通过短信,让我感到他在敷衍我。”相同的问  相似文献   

2.
“吴幼明答复众网友”节选3月18日早上起床,我看到手机里有三条短信,其中一条是“老吴,挺住,胜利属于直面鲜血的勇士。”我想大家误会我了,我多次说过,我只是个小人物,  相似文献   

3.
“请把我的祝福带给迎来的岁月。请把你的烦恼抛给逝去的时光。”这是去年年底女儿发给我的一条贺岁短信。她跟我说:“这是我的原创。绝对不会有克隆版.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我看这条短信朴实无华而又实用.和流行的短信相比也颇具个性.算是雅俗共赏吧。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春节足可以称得上是短信狂欢节,大年三十的盛宴既不是餐桌上的美食,也不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而是手机短信。一阵阵铃声不停地把你从餐桌上或电视屏幕上拉过来,你还得搅尽脑汁找相关的内容一个个回复,尤其是一些不知姓名的短信,更让你哭笑不得,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我的一个亲戚,因为年三十那天要赶手头上的工作,白天没有开手机,晚上打开,一个又一个短信不停地来,改编加编写,足足让她回了三个小时,等她抬起头来时,春节晚会已经向她说再见了!大概是有很多人对短信产生了疲劳吧,春节刚过关于短信的是非评说络绎不绝,我google了一下“短信”二字,有16100万项符合查询结果,互联网上的短信频道,一个个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对于它的议论也是众说纷纭。还有一些网友甚至在春节前发起了“抵制短信拜年运动”,列出了短信拜年的七宗罪状:  相似文献   

5.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4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我刚刚走出通州开往北京的城铁,便接到朋友老P发来的短信,简单的六个字,“下雪了哈哈哈”。我疑惑地抬头仰望天空,那里灰暗阴沉如麻雀打开的翅膀,凄冷的小北风像流氓吹的口哨,“咝咝”地直跑调。就在我准备回复老P短信,质询他是否把鸟屎当雪花的时候,一小粒冰凉的雪粒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落在了我的额头之上,随后便见到半空中,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期以来,不少同事与朋友都对那些迷惑人的手机短信十分反感。仅笔者一月份就收到了好多条短信,其中一条“8个福”的短信说:“您把这8个福送给8个朋友,你今年将会财源滚滚,否则,就要破财走霉运,信不信由你!”这类短信给人的精神造成压力;还有许多都是垃圾信息,有的是坑蒙拐  相似文献   

8.
《新闻天地》2008,(7):33-33
在每晚的黄金时段,湖南某电视台设置了一个短信互动平台,由主持人明媚与观众通过短信互动。短信在荧屏下方飞字播出,大多是一些所谓“交友”的暧昧内容。如5月27日晚播出的飞字短信就有如下内容:“我想找一位东塘附近的女友,有意者请联系139××××”、“本人19岁找18岁以下的女性朋友……”、“我好想找一位少妇……”、“我想找一位长株潭地区的江湖女”等等。  相似文献   

9.
黄色短信。“握着情人手,温柔随我走;握着小蜜手,美味如烈酒;握着野鸡手,刺激又颤抖;握着老婆手,左手握右手。”这是一条知名度很高的短信“段子”,在手机短信中这样带点“荤”的段子非常流行,转发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0.
短信如今成了大多数网站,包括新闻网站的赢利方式之一,利用短信传播新闻、交流信息、文化娱乐既能满足用户健康的需求,又能为网站创造效益,自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有的网站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更贴切地说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公开兜售一些黄色、低级、庸俗的“短信”,其动机和效果就大可怀疑了。  相似文献   

11.
印度洋海啸后,“如何面对天灾”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天灾不可抗拒,就像人类无法逃脱死亡一样,没必要再抗灾”;有人说“敬畏大自然是科学常识,否认这个常识就是反科学”;有人说“天灾”要“抗”,要在“同天灾斗争中捍卫人类的根本利益”……作为县(市)报年龄偏老的“新兵”,就用七年前的一次写作经过,谈谈我对抗灾新闻的一点体会,聊充创作谈。  相似文献   

12.
郭峰 《网络传播》2005,(11):68-69
众所周知,全国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已经突破1亿,但相比全国手机用户总数近4.5亿的数字,难免有些黯然失色。手机,继应用于娱乐服务的个人短信市场被开发后,应用于移动商务和移动政务的“短信网址”也出现于人前。记者就如何进一步了解这一新型产业模式专门采访了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秘书长马燕黎先生。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短信互动”模式的失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飞 《声屏世界》2005,(1):13-14
“参与”“互动”让手机短信在广电传媒着实“火”了起来。短信让受众真正体味了参与节目的互动感,也让媒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但短信的滥用与短信使用中的欺骗性及已显现的博彩性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让媒体的短信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15.
从一封信想到的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卢小飞9月24日下午,我收到一封信,打开一看,是老党员平杰三同志写的。信中说:“送来的照片已经收到,您在党的十五大开幕及闭幕式上对我的关照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并祝您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这是一封短信,但拿在手里...  相似文献   

16.
人生陷阱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相似文献   

17.
“拇指文化”应运而生如果让时光倒退两年,可能谁也不会想到,短信这个“手指上的游戏”会有如此的辉煌。有人说,人类5个手指中最笨拙的就是拇指。然而现在,短信的发送却使拇指忙碌了起来。马路上,房间内,商场中,餐厅里,都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不停地用拇指摁键,发送着短信。微笑、皱眉、尴尬、惊喜……种种表情随着拇指的摁动在他们脸上不断闪现。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拇指文化”应运而生,异军突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甚至把她称之为“第五媒体”。短信以其费用低廉、方便快捷、内容丰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特点,深受广大网民的…  相似文献   

18.
坑中人     
胡英 《出版参考》2007,(8):M0002-M0002
有个人不慎掉进坑里,爬不上来了。他高声呼喊求救。 一个主观主义者来到坑边,说:“我很同情你的不幸,待在下边不大好受。” 一个客观主义者来到坑边,说:“有人会掉下去这是合乎逻辑的。” 一个物理学家计算了此人掉进坑的方式和坠落速度。 一个教育学家说:“你早听我的话就不会掉在坑里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那天我把抵制家乐福的短信转发给湖南家乐福的老板。表弟回信说,尽管抵制吧,我也算一个。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都知道,这回国人抵制家乐福,是因为法国无耻地支持藏独并抵制北京奥运。以白岩松为代表的某些“精英人士”终于耐不住寂寞,发表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平静呀,从容呀,不错,  相似文献   

20.
短信小说     
王佩  如岚 《出版参考》2004,(10):49-49
最近,广州作家千夫长和北京写手载鹏飞各推出一部4000多字的小说,两人都声称自己的作品是“全国首部短信小说”。国人对争第一向来是上瘾的,因为“为首”和“为副”,其影响、地位和命运,往往有天壤之别,韩非子虽然提出过“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但那是说给竞争对手们听的。用在自己身上,其实谁都想“老子天下第一”。所以,才冒出来一南一北两个“首部”,一对“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