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成功塑造了杜小康这位在孤独中成长的少年形象。在人生的变故面前,他能勇敢去面对,并在孤独之中学会了忍耐,在困难面前学会了克服,在危难之时学会了坚强,在思亲念乡中懂得了人生。正是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寂寞,锤炼了这位少年的身心,使他在孤独的人生道路上突然“长大”了。  相似文献   

2.
儿歌     
风在哪里夏矛风儿在哪里? 风儿在天上。白云儿飘飘, 风来了,风来了。风儿在哪里? 风儿在树上。树叶儿摇摇, 风来了,风来了。风儿在哪里? 风儿在水上。浪花儿跳跳, 风来了,风来了。  相似文献   

3.
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大雁飞回来了,春天和大雁一起在天空飞翔。春天在哪里?柳树绿了,春天从树叶上飘下来了。春天在哪里?青蛙睡醒了,春天和青蛙一起醒了,春天在哪里?小虫虫醒了,春天和小虫虫一起从泥土钻出来了。春天在哪里?冰化了变成小溪,春天和小溪一同歌唱着。春天在哪里?雪花变成了春雨,春雨带着春天到处玩耍。春天在哪里?我的眼睛发现了春天,春天就在我的眼睛里。!"找春天$新疆乌鲁木市三十九小一年级@任书仪  相似文献   

4.
休闲沙龙     
声音如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相似文献   

5.
A小豆豆,睡在哪?睡在弯弯的豆角里。小露珠,睡在哪?睡在早晨的霞光里。小花狗,睡在哪?睡在夏天的绿荫里。小星星,睡在哪?睡在夜空的怀抱里。布娃娃,睡在哪?睡在我的美梦里。甜甜的母爱睡在哪?睡在妈妈的笑容里。B鸡娃娃,藏在哪?藏在妈妈的翅膀下。花蝴蝶,藏在哪?藏进花丛像朵花。小月牙,藏在哪?钻进白云怀里了。小刺猬,藏在哪?变成一个刺球了。小雨点,藏在哪?藏到水里不见了!哪去了?哪去了?浪花把它抱跑了。睡在哪与藏在哪(外一首)@张玉庭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森林里     
静悄悄,静悄悄,我们在森林里听松涛。听,风来了,风来了,听,涛声响了,涛声响了!沙—像小雨掠过了树梢,喻—像大海在头顶涨潮。小鹿停止了奔跑,鸟儿在天空舞蹈,大自然的音乐多么美,我们陶醉在森林的怀拖。静悄悄,静悄悄,我们在森林里听松涛。听,风小了,风小了,听  相似文献   

8.
睡觉     
冬天来了.鱼虾在冰层下睡觉。冬天来了,青蛙在泥窝里睡觉。冬天来了,麦苗)L在雪被中睡觉。冬天来了,小宝宝在妈妈的怀里睡觉。睡觉@王海  相似文献   

9.
早晨的阳光洒落在我的脸上,也洒落在恬静的校园。风的威力告诉我,冬天来了。然而,此时的阳光却又不会让我惧怕即将到来的严寒。阳光洒落了下来。身体成了海绵,尽情地吸收这如温泉水般的阳光。漫步在校园的池塘旁,风吹落了梧桐的鳞甲,点动了水的面庞,好似美人微微蹙额,流露出柔媚的风情。鱼儿都躲进了角落,一泓池水显得更加清凉。朝霞的色彩却落了下来,映在了水里,也染在了我的眼里。  相似文献   

10.
惊险之旅     
我有一个多年的梦想——出海。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我欣喜地踏上了驶向大洋的“法拉号”客船。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短暂的兴奋、快乐之后,接踵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船在大海中断裂、沉没了。在茫茫的大海上,我孤零零一个人漂浮了整整一晚。在黎明到来时,我发现了一座荒岛,便奋力划了过去。在荒岛上,我品尝了各种稀奇的野果,观看了虚幻飘渺的海市蜃楼,并凭借勇气救助了一只大海龟。在第七天,感恩的大海龟背着我离开了荒岛,开始了新的海上之旅……  相似文献   

11.
一切写作文体性质不仅从实体中,也从功能价值中显示出来。应用文体也是这样。应用文的一个重要功能即实用性。实用,是其产生的根本劝因,也是其发展变易的动力;实用,体现在它的较强功利和实用性上。这也是应用文得以区别文学艺术文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的思想价值主要在其寓意,而其艺术价值之一则体现在与古人赋物传神之诗艺传统相关的以“神”致“幻”的审美特色上。从意象层来看,《聊斋志异》工于赋物,而其胜处不在“形奇”而在“神幻”;从意境层来看,《聊斋志异》工于造境,其胜处不在“事奇”而在“境幻”。《聊斋志异》正是以其颇富诗意的意象之神、意境之幻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发展定位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一是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二是高校在整个高教系统中的定位;三是高校的区域或行业定位;四是高校内部要素的定位。高校发展定位的必然性取决于时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高校特色发展等几方面的要求。发展定位理论指明了高校进行合理定位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4.
认识丽江旅游业的现状,澄清认识上的“误区”,加强旅游发展理论研究,提高旅游产品的化含量,发展生态旅游,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促进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历届北洋政府都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为其中央银行。北洋时期的中央银行与近代西方中央银行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产生途径具有独特性;(二)不具备对当时中国金融业的监管能力;(三)业务上商业银行化;(四)没有垄断的纸币发行权;(五)经历了一个从官办到官商合办再到基本商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对位移动词“来”的代动用法进行了考察。文章在指出“来”的代动现象及其判别标准的基础上,对“来”代动用法的成因、“来”作为代动词用法的替代条件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动词“来”的语义泛化和动词“来”的强位移性特征是“来”出现代动用法的主要原因,而“来”后自身宾语成分的变化则促成了其代动用法的发展;“来”的代动用法受到了句法、语义和语用不同程度的限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一用法又偏于灵活,不好把握,所以最好采用深入浅出、封闭式的教学方法,选定切入点,并结合常规中的典型用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优化河南投资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河南投资环境要坚持与河南发挥后发优势相结合、与河南发挥比较优势相结合、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三大原则。优化河南投资环境可以从改善政策环境、创造良好人才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和转变思想观念入手。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特性与学科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研究有无自己的特性问题关涉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如何.事实上,高等教育研究不仅拥有教育的基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这表现为它在研究目标上具有终极性,在研究过程上具有复合性,在研究课题层次上具有更强的宏观性,在研究行为上具有自组织性,在研究结果呈现方式上具有自明性等特点.这些特性最终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归属,即高等教育研究既是社会科学研究,又是应用科学研究,同时还是综合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合并高校的全面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并高校要真正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必须在学校内涵建设上加强学科的融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加强教师的融合;在学校管理上加强干部的融合;在软环境建设上加强校园文化的融合;在认识统一上加强办学理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语法翻译法从产生到发展,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回归与复兴的历程。通过理论基础、现实应用、优点与缺点等角度,同时通过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着重探讨了语法翻译法在我国现代外语教学,尤其是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最终得出结论,语法翻译法虽然有自身的弊端,但它的现实性、系统性、意识性及它的适应性,使它凭借强大的生命力在一波又一波语言学与语言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挺了过来,并绽放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