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钓具要灵冬季钓鲫的钓具要在“灵”字上下功夫。“灵”是指钓冬鲫的竿、线、钩、坠、漂等组合件,要以轻便为宜。本人用的是威海产的4米手竿,富津15号精密陶瓷线,孔雀毛梗小立漂,针对冬鲫的援食特点,调至漂顶平水状(挂饵后),无锡生产钓鳖线的长柄小黑钧一只,小保险丝做坠。这组钓具装配起来是竿轻线细钓钩小,的确是轻便灵活,得心应手,下钩准确,上钩率高。只要浮漂出现上升或下沉的迹象就可提竿获鱼。因此用于钓冬鲫十分理想。2.下钧要准钓冬鲫的重要因素是下钩要准。因为冬季鲫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如果钓饵偏离钓窝…  相似文献   

2.
文龙 《钓鱼》2012,(4):18-19
一、小水面冬钓,"细线小钩"不能包治百病江汉平原的冬天很少结冰,随着"台钓"的发展,现在冬钓的人越来越多。在我的印象中,"冬钓无巧、线细钩小"是经典和颠掉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我还写过一篇《细线小钩、无中生有》的文章。文章  相似文献   

3.
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若在我们辽东山区水库的深水中凿冰冬钓,常碰上成群的大鳍鰟鮍鱼咬钩,这种鱼咬钩比鲫鱼凶猛,而且常常持续不断.令人手忙脚乱,很多钓友冬天都喜欢钓它。大鳍鰟鮍鱼是野生的小型鱼类,最长不超过15厘米,最重不超过150克,与小鳊鱼很相似,当地人习惯叫它葫芦片。这种鱼体色鲜艳亮丽,常有人捞回家养在鱼缸中观赏。它的适应性极强,即使在冰天雪地的隆冬,见到蚯蚓、红虫等荤饵也竞相抢食,除了鲫鱼以外,大鳍鰟鮍是冬钓常见到的鱼。冬天,开口吃食的鱼类很少,所以冬钓能看见咬钩就很开心。大鱼不咬,小鱼也将…  相似文献   

4.
钓“细”鱼     
我在这里所说的“细”鱼,并非是指细瘦如杨柳叶的小不点儿鱼,而是指吃钩动作细微谨慎的家伙。钓这样的鱼,不仅需要有相应的钓具和钓法,要用相对而言比较细的钓线和小钩,而且更重要是,从钓具到钓法,以至于垂钓时整个儿的身心都需要体现一个“细”字。最能够称得上细微钓法的,是手竿近钓、冬钓和草窝钓。取两三米长的竿儿,绑两三米的细线,钓三四米远的近水,是为一种;用细线小钩,上小小的蚯蚓,时不时地拖动拖动,这是冬钓的做法;长长的鱼竿,只绑米余长的钓线,钩线直上直下地钓草窝,更能体会到钓“细”鱼的韵味。入春以来,我通过连续多次钓草窝的…  相似文献   

5.
才力メ钩     
高兴 《中国钓鱼》2006,(2):52-52
有倒刺钩摘鱼慢,无倒刺钩跑鱼,这一直是喜欢“台钓”人的烦恼。这里为各位钓友介绍一种新型鱼钩:“才力メ钩”。这种钩钩尖无倒刺,而是采用金属压铸技术使钩尖呈扁形,取代以往的倒刺。这种钩和有倒刺钩和无倒刺钩,既不容易跑鱼,摘鱼又快。此钩系日本制作,采用高碳超强耐磨耗性钢制作,钩条细小,钩型独特,钩尖研磨,锐利度超群。此钩可钓鲫鱼等小体型鱼,也可钓鲤鱼等大体型鱼,是“台钓”高手在竞技比赛时好帮手。  相似文献   

6.
邹卫平 《钓鱼》2006,(14):37-37
商城钓友因为多为野钓.搓饵与拉饵用得较少,最普遍用的是包饵。原因是野钓环境中,水面积大,鱼的密度小,守钓为诱鱼中的一个明显特点。以高频率的扬竿来养窝的方法。在野钓的环境下可能多数是无意义的.甚至适得其反——容易招引杂鱼。同时也容易惊扰大鱼。因此。每一钩入水.保持“钩上有饵”与“钩在饵中”这两种状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有时真的需要鱼不咬饵,我不动钩。另一方面,野钓的对象鱼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可大可小,有鲫有草。饵的大小与状态也要尽量以一当十。大小兼顾。这对于专为池钓设计的商品鱼饵的使用.带来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孙成波 《钓鱼》2006,(20):42-42
钓鱼人好选好钓位.择好钓点.撒下饵料,却引来了一阵小鱼,不是把浮标追得像跳舞一样,就是不待钩饵沉底。半空中就被“劫”走了。虽然钓友搅尽脑汁,想尽办法.采取换标、加坠和增加饵的硬度和体积等办法.但浮标仍出现很多假信号。有时明知水下有鱼,豆大的鱼星围着窝子泛.就是下竿就是小杂鱼。我在钓鱼中独辟蹊径采用了窝外钓法.又称钓、诱分离法,对付小杂鱼闹钩效果很好.钓滑鱼也有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冬钓传统的钓法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在一些钓友中开始用“子母”钩的钓法进行冬钓。现在把这种冬钓新法的基本特点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9.
郅辽 《钓鱼》2005,(18):43-43
其实.早在我们认识日本袖钩之前.国产铁锚牌鱼钩就有了“袖钩”雏形,即所谓3字头.从大到小有9个规格。它的特点是强度高.钩柄长.钩弯平打.适合穿蚯蚓.在钓鲫时能兼顾鲤鱼。因钓组差异导致提竿技术的不同.在底钓用蚯蚓做钓饵时,我们注重了提竿发力.用深剌穿透来防止脱钩跑鱼.故而对钩条的要求是强度而不是细.对钩尖的锐利也只是一般性的要求。日本制造的袖钩有平打和不平打两种.平打的钩条比较硬.适合搓饵钓底:不平打的钩颈细.阻碍小.穿刺力强。随着拉饵速钓术的出现,细钩条白袖流行了.这与它的钩颈短而细.容易拉出饵球是一致的.但搓饵钓底也用未经平打袖钩就暴露出缺点来了。  相似文献   

10.
选择钓点。鲫鱼冬天活动量减少.觅食量减小,咬钩轻,因而冬季垂钓选择钓位十分重要。无论是大湖还是塘库都要选择向阳,或是向水中凸出的位置.水中最好有水草、树枝、乱石。由于一天中气温变化大,钓点应灵活变化。一般说早晚要钓深钓远,中午应钓浅钓近,即平时人们所说的“冬钓潭,冬钓阳”。  相似文献   

11.
一、细线、小钩能钓大鱼 台湾钓友用手竿在塘、湖、水库垂钓的钩具特点之一是线细、钩小,效果好。使用粗线、大钩钓不到鱼,改为细线、小钩,效果往往就好得多。这是我们学“台钓”的一项内容。但是有的钓友担心线细、钩小,碰到大鱼不好办,甚至认为“台钓”不适合于钓大鱼。这种看法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必须看  相似文献   

12.
任志新 《钓鱼》2007,(1X):31-31
入门的钓鱼人都知道,细线小钩钓小鱼,粗线大钩钓大鱼。这是一个常识。本人近来一次钓鱼中却用粗线大钩狂钓小鲫。虽纯属偶然,但却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秦犁 《钓鱼》2007,(4S):12-13
有人问邓刚,钓鲫鱼用袖钩,钓混合鱼用什么钩?邓刚狡黠,说:“难道袖钩就不能钓大鱼?过去钓大鲫鱼都是关东,现在用新关东许多人总是不放心,嫌它钩条太细。但除了快钓罗非,我以为钩条细不是问题,而钩弯的宽窄和钩尖长度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4.
郅辽 《钓鱼》2005,(19):24-25
由字面推测,“特选”就是特别挑选的意思,但我对它的信赖是因为偏爱小规格于只,在钓鲫时遭遇64千克大鳙鱼而获得成功。在此之前我直是用袖和经过改良的一、岛。由于这两种钩的钩条比较细,强度设定为鲫鱼,所以野钓遇大鱼难免拉豁钩弯。后来,朋友告诉我:他在放养浜钓鱼,既要鲫鱼,又不让尾重5千克的青草鲢鳙留下遗憾时,都是用“特选”チヌ。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写过一篇《重庆地区水库冬钓》的文章(见《中国钓鱼》1997年第一期)。文章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鱼的生活习性,提出约草洞、约浅水门.2-1.5米)。细线小钩、饵小质软等冬钓建议,受到读者和钓友的肯定,认为该文揭示了重庆地区一些冬约的规律,改变了以往“冬钓深”的观念,并可提高钓获量。但也有钓友提出,在没有水草或水草很少的水库,怎样进行冬钓?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体会。首先谈钓位选择。要弄清楚鱼情和库情。一种是鱼的密度较大,开放不久的水库。因为重庆地区冬季并不太冷,冬钓对象又主要是鲫鱼,它们喜欢在较浅的…  相似文献   

16.
朱广宇 《垂钓》2009,(1):21-23
钓组竿:2.7米硬调手竿 主线:0.4号“名人”子线:0.15号“阿卢”浮标:小百玲1号软尾标钩:1号“金象”配件:“亚马逊”超小号太空豆、“白鲸”超小号8字环钓组分析:冬钓大棚,通常情况下,不论是练竿还是比赛,在钓组上首先应该走“轻灵细小”的路子。不过,为了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合适的钓组对于大棚钓的意义,汤昕东特意设计了一个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多钓鱼和钓大鱼,我下了不知多少功夫,可谓“垂钓十多年,钓法换百回。”如今我摸索出了一种适合在大水面钓大鱼的方法,自诩为“大水面台钓法”。此法使用的钓具是:“飞鱼”牌6米硬调手竿,“富司达”3.5号强力线做主线,2.5号线做脑线,“狼王”12号浮漂,伊势尼8号钩。钓饵除用蚯蚓外,主要是“龙王恨”系列鱼饵、碎饼、碎米、玉米粉与面粉拌和而成。施钓时一般采用调四目钓三目。  相似文献   

18.
漂浮钓法     
<正>漂浮钓法也叫放钩钓法、拖钩钓法,统称浮钓法。这是一种既省时又省力的钓法,俗称懒汉钓法。1998年仲夏,我在小兴凯湖野钓。旁边有一片几百亩的沼泽地,水草下面时常有大鱼翻腾。经验告诉我,这是大黑鱼的地盘。遗憾的是我没有带大钩,只有18号的歪把子。我砍了一根3米长的柳条子,拴了一把撅搭钩。挂上一个拇指大的小蛤蟆,插在岸边。  相似文献   

19.
冬季在网箱附近垂钓,只要钓组合理,饵料对路,钓点选好,钓绩往往很可观。一、钓具的配备及组合软竿。要钓大鲫,钓位要深,通常网箱附近深2—4米左右,选用6米以上的软调、中软调竿。细线。冬钓用线宜用1号以下的强力线,不用脑线,独线拴钩。快钩。冬季鱼儿索饵动作较小,吞钩不深,要保证上钩率,首先要做到钩小而锐利,一旦发现钩尖略钝,应立即更换。小漂轻坠。浮漂可用星漂或小立漂。星漂4粒或配4号小立漂,细保险丝绕坠。钩组组合调灵敏。将控好钩的钓线穿上4粒星漂,每粒之间的距离1.5厘米,在距鱼钩上方3厘米处绕缠上…  相似文献   

20.
定龙 《钓鱼》2003,(13)
多年来我一直偏爱用小钩细线钓鱼。遇到大鱼的机会不多,但有限的几次遭遇战,交手一两个回合就“拜拜”了。因此我对报刊上介绍的“小钩细线钓大鱼”的经历十分羡慕,或许也有那么一丝的怀疑与不解。最近,我又迷上了金黄色的千秋袖スレ0.5号钩。我用此钩钓获了大量餐鲦、肉棍等杂鱼,也钓到过200鱼克至400克的鲶鱼(相对于袖0.5号而言,这已是庞然大物了)。但是与此同时,此钩却让我连100克左右的鲫鱼也频频失之交臂。这一现象引起了我对鱼钩大小优劣的深思:大钩小钩都分别有哪些优势?小钩钓大鱼是否可行,需要哪些条件?中号钩钓大顾小是否可行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