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秀平  丁和兵 《江苏教育》2008,(17):F0002-F0002
句容市春城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处茅山老区,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留守子女”特别多。近年来,学校针对“留守子女”心理问题较多这一现状,提出了“不让一个留守学生掉队”的目标。为“留守子女”建立档案,建立班主任、任课老师与“留守子女”的谈心制度,主办心理辅导报《心约》,对“留守子女”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组织收看“新闻30分”、开设亲情电话、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留守子女”的生活,走进“留守子女”的心灵深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学校还开展了国家级课题《农村家庭“留守子女”心理状况及对策的研究》,以求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对留守子女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的现实路径是学校教育“补位”,即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人格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功能。可尝试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人格教育的内容,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学校中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等方式。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失范与矫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世东  张杰 《教育导刊》2006,(11):59-60
农村“留守”学生因家庭教育缺位、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行为失范。要弥补家庭教育缺位,优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等,以矫正“留守”学生的失范行为,必须取得社会、社区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利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引导“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心理行为习惯,矫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当前,农村学生家长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学生日趋增多。为了让这些留守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快乐成长,在寄宿家庭安心生活,一年多来,阜阳市闻集镇中心学校采取设置“亲情电话”、创办“爱心小屋”、搭建“家校连心桥”等措施,实施“暖流工程”,温暖留守学生,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该镇中心学校号召全镇各中小学实施“暖流工程”,情暖留守学生。闻集中学首先开展了老师与留守生“一帮一”、其他同学与留守生结伴活动,学校并为留守生过中秋节、春节、端午节等,尽最大努力给他们亲情和关爱。学校团委、学生会连同各班班主任一起,还为留守学生…  相似文献   

5.
山脉 《江西教育》2009,(3):45-45
“我的家离学校近14公里,要是学校没有成立全托制留守学生托管服务部.孩子就不可能整个学期都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我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安心地在外打工了。”方建军同学的家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说。从2002年起,为了解决留守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上犹县东山镇中心小学成立了留守学生托管服务部,向社会公开承诺:对每个留守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  相似文献   

6.
“留守学生”是多年来农村学校的一个常见群体。据调查,农村职校的“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较大。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经商,使得“留守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教育,有的在学习、生活、品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措施不力,社会关注不够等。笔者认为,加强中职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的基本对策是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共同承担责任,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7.
因农民外出打工,在农村中小学形成了特殊的人群“留守学生”。据利川市关工委的调查,“留守学生”占在校生的50%。“留守学生”在农村学校是一种普遍现象。长时间的亲情阻隔和家庭教育环境缺失,使相当部分的“留守学生”变得情感冷漠、玩世不恭,道德品质滑坡。很多教师害怕做“留守学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记者有记者的状态。记者的状态是指记者的生命状态和工作状态,包括“记者的位置”、“新闻雷达”、“采写冲动”、“抗疲劳”等方面。记者的状态是记者新闻敏感的温床,是记者最靓的“名片”。记者的状态是一个业务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答案既在题内,也在题外。  相似文献   

9.
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他们中的很多人把子女留给家中的老人或寄养到其他亲戚家,于是在农村学校中就出现了一个特有的人群——“留守生”。“留守生”泛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由他人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学生。  相似文献   

10.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据调查显示,全国共有1980万留守学生,留守学生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了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由于长期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有很多“留守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变成了“后进生”的代名词。他们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钟文花是玉山县南山乡枫林村的一名普通教师,15年来,35名农村“留守孩子”在她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其中有7名学生考上了大学,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农村“留守孩子”的“代理妈妈”。如今,赣东北大地人们正在争相传颂“代理妈妈”钟文花关爱“留守孩子”的感人事迹。倾情关爱,给“留守  相似文献   

12.
“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个独特的问题,“留守孩子”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将来的人口素质,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那么,该怎样使“留守孩子”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南川区道南中学是该区两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现有学生3800人,他们中有不少是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初中部共有26个班,其中6个为“农村班”。学校之所以实施“农村班”“城镇班”的划分,是为了让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但对于学校的关爱之举,留守儿童和家长并不领情。  相似文献   

14.
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离家外出务工或经商.于是,背井离乡的父母们便把孩子委托给双亲或亲友看管,“留守儿童”群体便应时而生.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与关爱,他们大多性格孤僻、自私厌学、逆反心理严重、价值观扭曲……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课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们学校教育只有不断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才能确保“留守学生”和其他学生一道共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农民外出打工产生了许多“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心理健康存在许多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是解决三峡库区“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管理资讯     
部委声音教育部 坚决制止中小学 “选美”活动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教育部明确反对个别中小学进行所谓的“选美”活动,教育部已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今后工作中及时关注相关问题,发现学校此类活动要予以坚决制止。 这位发言人是针对近期有报道称“‘选美’在一些中小学校园悄然风行”的情况讲这番话的。这位发言人表示,教育部已就中小学“选美”一事向有关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选美”活动是个别学校少数学生的自发行为,但学生中出现的所谓“选美”活动反映了一些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在考察了湖北省老河口市教育系统“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情况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该市教育系统关爱“留守学生”的基本经验,分析了“留守学生”教育与社会管理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积极筹建寄宿制中小学,多方协作,共同营造关爱“留守学生”的社会氛围,动员“五老”组建辅导站,建立与“留守学生”父母信息联系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人们关注的更多是那些进城的农村儿童、少年;其实,流动人口子女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留在了家里,即所谓的“留守子女”。据报载,一所农村学校有23个教学班,842名学生,其中“留守子女”455名,占学生总数的54.4%。为更全面的了解父母外出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本课题选择了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比较多的湖南、河南、江西三省各一个乡(镇)作了调查。本报告就是根据2001年(6~8月)暑假对湖南、江西、河南的调查资料,试着对此做了一些探讨,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有存在,其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现实境况,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各类问题突出,因“问题”而带来的影响不仅关乎“留守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而且关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不容忽略的关注视角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生活、教育、安全和心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当前,应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