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苏煜  郭晓丹  赵卫革 《精武》2012,(29):7-8
本文根据元认知理论,建立游泳教学模型,对大连海事大学航海专业2010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显著提高(P〈0.01);实验班学生的课后练习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锻炼意向明显高于对照班。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建立在MOODLE环境的天津医科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在蛙泳选修课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在选修蛙泳的学生中随机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实行蛙泳课堂面授和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模式,对照班沿袭课堂面授和课下完成练习任务的传统教学模式;期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蛙泳技术、体能、理论知识、游泳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五个方面进行实验前后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蛙泳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和学习态度方面上实验班学生显著好于对照班。认为MOODLE平台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技术,提高交流协作能力,可以作为体育教学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
逐步考核方式对游泳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游泳》2005,(5):25-27
为提高游泳教学效果,本研究制定了在十次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逐步考核方式,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分化为每次课的具体分级目标。经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对比发现,逐步考核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技能学习的规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非正式群体对篮球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一平 《体育学刊》2003,10(2):81-83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篮球运动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为篮球教学设计了非正式群体分组形式的教学实验方案,经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班,对照班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的分组形式对提高篮球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对比研究方法,在游泳专项课教学种采用“学导式”教学法,对高校大学生审美能力、艺术能力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审美能力、艺术能力不存在差异;实验后,实验班的总体审美能力总分平均值有显著提高(P≤0.05或0.01);艺术能力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优于对照班(P≤0.01),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自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6.
依据异步教学理论,结合游泳理论课的教学特点,借鉴现代教学理论的成果,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法的不足,进行异步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游泳基础理论知识和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说明异步教学法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游泳教学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爱平 《体育学刊》2005,12(4):125-127
为了探索一种体育教学的新方法,依据研究型教学理论,结合游泳技术课教学的特点,借鉴现代教学理论的成果,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法的不足,进行研究型教学实验.结果显示,经2轮(第1轮60人,第2轮53人),每轮1个月的试验,实验班学生的游泳技术、基本知识和考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0.01).结果说明实验型教学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参与轮滑校本课程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以中高课堂练习强度为特征的"竞技性目标"与以低课堂练习强度为特征的"掌握性目标"的轮滑教学组织模式下,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对如何在校本课程中有效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目标进行研究;通过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本教学实验结果为实行不同目标轮滑校本课程的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在经过一年的系统教学后,身体基本素质都有显著性提高;从以培养竞赛型人才的实验班和以技术普及为目标的对照班学生对比来看,女生素质测试无显著性差异,且立卧撑指标对照班学生优于实验班学生;实验班男生单脚站立素质指标测试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从而得出轮滑运动的动作模式对练习者身体整体协调性、下肢力量及稳定性作用明显,在小学生协调、平衡素质发展敏感期,高练习强度的课程教学对学生下肢力量影响作用明显,但在女生群体中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建议在当前国内大力推广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到校本课程的内容要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具有特色、形式新颖外,还应考虑到课堂的生物学影响因素,根据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练习强度与密度,达到国家对促进青少年群体身体素质发展的要求,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结合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和运用了互惠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全部由教师讲解,集体练习。实验班采用互惠分组教学方法,教学根据兴趣、学习成绩、交往意愿及语言、组织能力分组,小组学习的时间又因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不同而不等。通过实践发现实验班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提高了学习成绩和社会交往能力,起到了体育教学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情境教学法在学龄前儿童武术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武术启蒙教学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试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均有提高,但实验班三项测试指标的均值均高于对照班,立定跳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坐位体前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武术学习兴趣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武术学习主动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班和对照班"十二生肖拳"技术考试成绩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学生间合作交流、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课堂参与、学生学习效果和特色加分等五个方面对两个班武术课堂进行评价,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武术课堂教学评价为"优",运用传统教学法的武术课堂教学评价为"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