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10):99-100
本文根据《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重要性,以《食品微生物学》在西藏的具体课程教学为研究课题,针对教学中发现西藏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且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本课题组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设置符合西藏实际情况的综合性实验等多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传统专业课程,也是不可替代的专业核心课程,与食品行业密不可分,在食品专业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让传统课程与时俱进,如何让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该门课程实验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初步探讨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食品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各类实验教学重新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开放实验,构建反映时代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多模式、立体化的食品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以适应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崔珏 《科教文汇》2012,(25):56-57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同时强化实验教学和完善考核体系四个方面对食品微生物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5,(9):143-144
本文根据《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以《食品微生物学》的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建立综合性实验内容,充分利用教学生产实习基地等多方面进行教学实践,构筑新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妍 《科教文汇》2020,(9):80-82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近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结合近些年该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包括精炼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环节、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增强实验过程管理、完善实验考核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效及应用能力,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胡勇 《大众科技》2011,(2):147-147
食品类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基础》的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机械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兼顾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简单机械设计能力。文章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试图通过改革使得本课程的教学更符合食品类专业学习的特点,更有利于其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基础课,它在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整个食品科学的基础学科。食品微生物在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总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实验课程建设,注重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科研调查和科研小助手活动,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的本科生。  相似文献   

9.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并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食品感官检验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科学,它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食品感官检验是与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并行的重要检测手段,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感官性状进行评价的方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食品感官检验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掌握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统计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食品行业发展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之一,针对食品中的感官检验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内容偏理论,大纲不明确等方面,分析具体可行的改革措施,制定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引导学生自学,提供适合他们的自学方法,作为学生自学的参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改革考核制度等,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推进我国食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7)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涉及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的特点突出。基于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组的教学实践,以多维互动为切入点,对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适应新形势下对食品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发酵调味品生产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对该课程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广辉  毕韬韬  宋亚  刘莉 《科技风》2023,(18):115-117
“食品分析”是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多。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级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提高,项目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同行教师、学生及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肉制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专业课,为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该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建设精品课程,为我院的教育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工程测量属于建筑工程专业学科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测量学的教学质量同样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测量学的实训课程教学是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建筑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10)
以沈阳药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例,提出药学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创课题的研究对象应集中于功能食品和食品新原料等方面;应用食品新原料或药食同源品对普通食品配方进行改造,以及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这两个重要研究方向比较适合本专业大创选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课线上教学实践经验,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进行模式探索。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增加线上课前预习、模块化单元学习、线上讨论、测验等内容,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多渠道、个性化获取课程相关内容,实现环境工程专业课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8)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直接支撑着食品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多项重要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达成度评价是专业工程认证的核心内涵之一,是课程设置目标在现有教学体系下达成与否的判定依据,评价结果会反馈与之对应的教学活动的质量优劣,也为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方向。本文建立了《食品理化检验实验》的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评价该课程运行两年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该课程改进的方向与措施,促进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合理评价和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从优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考试方式角度思考,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交互讨论的实践环节,强化“案例式”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综合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作为高职建筑类学生入校的第一门专业课,《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保证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的具体实施等方面对本课程进行了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