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出版者,要开展自己的出版事业,首先要找到读者,与此同时,还得找到作者,只有与作者、读者密切配合,出版事业方可能成为现实,从而取得应有的成效. 韬奋办刊开店,围绕在他周围的作者可谓群贤毕至,胜友如云单就是加盟书店紧密合作的张仲实、金仲华、钱俊瑞、钱亦石、杜重远、毕云程、艾寒松、王纪元、林默涵等作者就具有很强的实力,更何况长期在店外替书店编辑刊物和撰写书稿的作者更是一个十分强大的阵容,主要有胡愈之、茅盾、郑振铎、傅东华、陈望道、黄源等.还有一支为书店撰稿的著名作者队伍,更是遍布各地,主要有鲁迅、夏衍、胡绳、薛暮桥、巴金、郁达夫、叶圣陶、老舍、端木蕻良等.可以说,这个强大的作者群,都与韬奋交往多年,其中许多人与韬奋称得上是志同道合的文坛挚友.  相似文献   

2.
王任叔(1901~1972)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家,他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在近代文化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期间,他制订了中外古今文学名著的选题,倡议出版中外文学名篇《文学小丛书》以及中外名家的影印文学古籍等,为繁荣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编辑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研究,其编辑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编辑是通过作者为读者服务的 王任叔说过:"作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通过作家来为人民服务的."王任叔在这里是在强调联系作者、尊重作者的重要性,如果不联系作者、不尊重作者,拿不到稿子,编辑就失去了为读者服务的手段,也就无法履行编辑的职责.同时,编辑也要积极发现、培养作者,为自己的作者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徐伯昕同志是江苏省武进县人。1926年,他协助邹韬奋同志承办《生活》周刊,宣传进步思想,树立尽心竭力为读者服务的精神。1932年,他们一起创办生活书店。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生活书店成为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革命书店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爱护和支持。生活书店对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独裁专制卖国投降政策,唤起民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是生活书店的灵魂,徐伯  相似文献   

4.
在三十年代,几百种生活书店的出版物,都在版权页上著录了“发行人徐伯昕”的名字。今天古稀之年的革命知识分子,曾经多少接触过三十年代革命出版物的人,很少有不知道“徐伯昕”其人的。生活书店的自有资金,来自创办《生活》周刊的积累和同人的股金,是极为有限的。每天从全国拥来的成百上千封邮购信,几万个邮购户和刊物订户的存款,就成了生活书店的经济基础。用人民的钱,办好人民的出版事业,是生活书店的业务方针。伯昕  相似文献   

5.
文化老照片     
1947年6月,生活书店香港分店在皇后大道中开业,总经理徐伯昕邀请曹吾(曹辛之)为韬奋先叶三画一肖像,挂在门市,读者进门,一抬头就见到韬奋先生的肖像。抗战时期.曹辛之去重庆生活书店担任《全民抗战》周刊的美术工作,曾经与主编《全民抗战》的韬奋先生朝夕相处。这幅肖像画.他生动地刻画出韬奋先生的外貌特征.又能表达其内在的坚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见到徐伯昕同志,是在1935年2月。我当时是《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和生活书店的一些出版物的小读者,受到这些书刊的影响,我开始关心灾难深重的祖国命运,政治上逐渐有所觉醒,憧憬着一个书店工作环境来充实自己。恰巧那时候生活书店登报招考练习生,我就下决心报名去试试。笔试是在上海环龙路中华职业教育社二楼进行的,我是很多年龄相仿青年中应试的一个。不久,书店通知我面试,接待我面试的就是徐伯昕同  相似文献   

7.
《出版人的故事》一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书的诞生》与《天才的编辑》。第一部分《书的诞生》,原是美国史克里勃纳书店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的特辑,编写者是罗吉·贝林格姆。他出身于编辑世家,曾任史克里勃纳的编辑十年,以后醉心写作,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此书写史克里勃纳书店百年来的惨淡经营,特别着重与作家打交道所遇到的一系列故事。作家在书店扶持下的成长与殒落,与书店的兴衰密切相关;所以这本书不但是史克里勃纳书店的店史,而且是本美国文坛作家动态的参考资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建社35周年之际,向多年来竭诚支持和热情关注我国文艺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亲爱的作者和尊敬的读者奉献一份礼物——《作家日记》。这册装帧别致的《作家日记》,熔欣赏性、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内有我国著名书画家  相似文献   

9.
巴金同志在《致〈十月〉》一文中这样写道:“编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家无法把作品送到读者手里,要靠编辑的介绍和推荐,没有这个助力,作家不一定能出来。”又说:“编辑要是不能发现新的作家,不能团结好作家,他们的工作就不会有成绩。”这话说的多么恳切,且又语重心长! 编好出版物,提高书刊的质量,一心一意为他人作嫁衣,这  相似文献   

10.
生活书店的一些老同志编写的《生活书店史稿》,即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40万字,比较全面系统地记叙了生活书店的战斗历程。她所存在的17年(1932-1948)跨越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是中国现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信用对于出版事业的重要意义韬奋主编的报刊和他主持的生活书店,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信用。韬奋常常怀着激动的心情来描述广大读者对他的刊物和书店的关心支持和亲密无间的关系。三十年代的许多人,特别是青年男女,不但把韬奋和他主编的报刊看成“良师益友”,对于他们的教育、意见和建议,言听计从,有些人甚至把生活书店的每一个职员都看作“圣人”(见《韬奋文集》第三卷485页)。有的读者因为夫人要生产,托他们代为物色好的产科医院;有的读者因为吃官司,托他们代为介绍可靠的律师;有的女青年把对母亲都不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的出版业有三个方面的源流, 一是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来自解放区的出版力量,一是国统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为代表的党领导的进步出版力量,一是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为代表的民营出版业。近代杰出的出版人物也大多出自这三个方面。这里说一下由党领导的出版事业的一个代表人物,这个人物有着很重要的代表性,既是我党出版事业的一个典型,也是我们过去较少关注的企业管理者的一个楷模。从《生活》周刊到生活书店时光回溯到1925年。这一年对于徐伯昕(1905—1984年)来说是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3.
C.《我与开明》掇英开明书店创建于1926年,到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计二十八年。迄今则有整整六十年了。遥想开明当年,筚路蓝缕,勤勉以事,与许多作者建立了密切联系,出版了许多有益于祖国文化建设的书刊,成为现代出版史上令人怀恋和崇仰的出版社之一。基于保存出版史料和为新时期出版事业提供借鉴的考虑,去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约请一些与开明夙有联系的老作家、老编辑著文,集为《我与开明》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开明人忆开明,自有信实、亲切之风韵在。据我所知,近年来谈及历史悠久、贡献巨大的诸如商务、中华、三联诸店的文字,日见其多,但率先结集者,唯《我与开明》一卷而已。开明书店作为一个现代出版史上的优秀  相似文献   

14.
一项受欢迎的工作为读者办理邮购服务,是我国进步出版事业的一个优良传统。韬奋先生1930年9月就在《生活》周刊社成立了“书报代办部”,为读者代购代寄图书报刊等。韬奋先生后来说“它可算是生活书店的胚胎”。1932年7月,生活书店成立以后,一直设有办理邮购服务的部门,非常重视邮购工作,对为读者服务和生活书店自身的发展壮大,起了相当大  相似文献   

15.
1985 王晓晴.护送韬奋先生赴沪就医.人民政协寸及,1985一02一15 俞月亭.出版事业与社会信用—学习韬奋创办出版事业的经验.编辑之友,1985(2) 章玉梅.韬奋与《大众生活》.新闻传播,1985(2) 李文.韬奋用人二三事.人才天地,1985(2) 雷群明.韬奋同志与生活书店的编审工作.出版史料,  相似文献   

16.
生活书店的十大创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生活书店,从当初注册资金只有2000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庞大的发行网、强大的群众基础的大型出版发行企业,与其领导者的创业精神和工作上创造力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以邹韬奋和徐伯昕为代表的领导人物在经营管理和出版业务上独特的创新性,不但为书店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带来了强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善于采用各种灵活的经营方式,运用各种社会力量来建设和发展书店的事业。在许多方面,生活书店开创了当时出版业的先河,也成为后来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领路先锋。  相似文献   

17.
1991年8月,81岁的毕青同志在华东医院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他走得这样匆忙,我还没有得到他患病消息,噩耗突然传来。最近读到他在1948年写的《读者之家——理想化的门市部》,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我和毕青是生活书店的老同事。虽然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不长,情感上却是一直紧紧地联系着的。1945年日本军阀法西斯投降,徐伯昕同志在上海趁国民党的“劫收大员”立足未稳、忙于劫收的时  相似文献   

18.
王任叔一生成就颇多,其中编辑出版工作几乎贯穿始终,他主张尊重作者和作者的创作成果;重视稿件的审读加工,亦重视联系作家组织稿件的社会活动;认为编辑工作的性质是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服务;编辑个人应该是杂家、评论家,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要有全面把握书稿的能力。他的编辑实践和编辑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编辑工作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联书店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简称,它集出版、发行、销售三位一体.其前身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先辈邹韬奋、徐伯昕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为迎接新中国诞生,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三联的出版编辑部门与人民出版社合并,虽然仍用三联书店名义出书,但发行部门并入各地新华书店.直至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称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20.
韬奋创办由党领导的生活书店,在内部管理上有一个重要的特色是每月召开一次茶话会。这个茶话会,由韬奋亲自主持,在他出国考察和被反动派逮捕入狱时由总经理徐伯昕或总务部主任艾寒松主持。 这个茶话会的目的:是贯彻韬奋对全体职工提出的“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做好出版工作。发扬民主,促使职工关心店务,发挥主人翁地位。向职工报告生活书店重要期刊和图书出版发行情况,如新发刊的《新生》、《大众生活》、《文学》、《译文》、《世界知识》、《妇女生活》等,如有影响的出版物《世界文库》、《青年自学丛书》、《世界学术名著译丛》、《中国的一日》和《生活日记》等等。沟通上下精神,介绍新来的同事和大家见面等,也常请著名人士来作报告,以增进职工对政治形势的了解和增进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