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景颇族是一个生活在中国西南边境和缅甸东北部的跨境民族,是东南亚藏缅语民族中的一支,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以云南德宏和缅甸克钦邦景颇族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景颇语使用情况和兼用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对比中国境内和缅甸景颇族的语言活力。  相似文献   

2.
传教士为了快速有效的传播教义,翻译《圣经》,创制了多种民族文字。涉及民族众多,计有苗、彝、傈僳、怒、纳西、景颇、拉祜、佤、布朗、哈尼、黎、高山等。按其文字类型可以分为:拉丁字母或变体拉丁字母、坡拉字母、汉语注音字母、汉字型文字。这些文字有着自己的特点,对少数民族社会及中国语言文字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整理和研究它们对普通文字学和文化传播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载瓦文短时间内试行成功说明了什么?□戴庆厦何俊芳载瓦文是为景颇族载瓦支系创制的一种新文字。景颇族内部分多种支系,载瓦支系是其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支系。由于这个支系使用了与景颇语差别较大的载瓦语而不能使用拼写景颇语的景颇文,因而,要解决载瓦支系的语言文字使...  相似文献   

4.
我们盈江县,是一个傣、景颇、傈僳和汉等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县。全县60%的人口是兄弟民族,有二百多里的边境线与缅甸接壤。我县的扫盲工作,自去年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各公社、大队生产队的支持下,有了较大发展。扫盲夜校由三年前的四个班发展到现在的一百零八个班,入学人数由七十多人增长到三千二百五十二人,占全县青少年文盲总数的百分之十八点三七。其中傣族七十四个班,二千一百九十六人;景颇族二十五个班,七百五十一人;傈僳族两个班,一百一十人;汉族四个班,一百零一人。学员巩固率一般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去年初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搞好民文教材建设 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边疆山区省份,全省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复杂,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他22种少数民族共使用26种民族语言(怒族3种,景颇族、瑶族各两种)。彝、白、哈尼。傣、壮、苗、傈僳、拉袖、佤、纳西、瑶、景颇、藏、独龙等14个民族有本民族文字或拼音方案,文字种类多达22种。其中,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合国务院、中央民委)审批认定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5种(两种批为正式推行,13种批为试行)。另外,藏文作为藏族的传统文字,在广大藏族聚居地区得到较好的推广和…  相似文献   

6.
景颇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镇以及临沧市耿马县、普洱市澜沧县等地,现有人口约14万。景颇族有“景颇”、“载瓦”、“喇期”、“浪峨”、“波拉”5种自称。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景颇族。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1957年在原有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景颇文。  相似文献   

7.
傈僳族人口分布主体在云南省,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20世纪上半叶基督教传入境内傈僳族地区以来,对傈僳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傈僳族的跨境居住格局及境内外基督教的互动传播深刻改变、重组着傈僳族的社会文化结构,尤其对族群文化认同与口头传统传承提出了严峻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景颇族载汉双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瓦语是景颇族载瓦支系使用的语言.历史上没有与载瓦语相对应的文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于1957年提出了《载瓦文方案》(草案),该方案以云南省潞西县西山地区的载瓦语为基础,以龙准话为标准音点。1958年,由于景颇族内意见分歧较大,载瓦文的试验推行工作被迫暂停。  相似文献   

9.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是祖国滇西北的一个具有边疆、山区、民族三重性的自治州。傈僳族占全州总人口46.6万的52%。本文根据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对当地傈僳语文教育作一些探讨。一、推行傈僳文教学和扫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州新傈僳文脱盲者已达44000多人。在傈僳族聚居的学校中开设傈僳文课,进行傈汉双语教学,特别是1984年以来进展较大,用傈僳文扫盲的夜校有269所,学员达60000多人,其中许多适龄青壮年脱了盲,在傈僳族聚居的山区小学校开设双语教学的有108所,学习傈僳文的在校生达2052人。福贡县是一个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0.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基督教在部分景颇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国教会在云南景颇族地区的办学中,给后人留下一份“矛盾”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在特殊的历史场景中,文字可能作为一种争取民族权益、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2010年怒族学会以棉谷音为基础音,创制了容纳怒族4个支系语言的怒族拼音文字。这一文字成为中国、缅甸、泰国怒族拼音文字方案的基础。缅甸怒族还将这种拼音文字作为一种争取民族独立政治共同体身份和表达民族诉求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世居保山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保山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地区。区内有汉、彝、傣、白、傈僳、布朗、景颇、阿昌等13个世居民族。新华乡位于腾冲南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1%,其中阿昌族1121人、傣族346人、傈僳族88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为保山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开展“双语双文”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江县新城乡居住着傣、汉、景颇、德昂、傈僳。阿昌等11种民族。全乡总户数2941户,总人口17153人,其中傣族10024人,占人口总数的58.4%;汉族4723人,占27.5%;景颇族1983人,占11.6%;其他民族424人,占2.5%.乡内交际语言为傣、汉、景颇三种语者,使用汉、傣、载佤三种文字。全乡有21所小学,其中,有民族小学15所,有8所村完小,13所分校和6个教学点,96个教学班,在校生2932人。96个教学班中,有11个民文班,学生5%人,41个“双语双文”班,学生1272人。我1989年10月调任乡文教助理。在这以前,我在新城中心小学担任了十多…  相似文献   

14.
景颇族现有九万多人口,有自已的语言、文字,主要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美丽富绕的亚热带崇山峻岭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里,景颇人民不仅为开发边疆,巩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学,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解放前,由于沉重的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景颇族广大劳动人民长期过着极其贫困落后的生活。解放后,景颇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发展。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作家杨苏、彭荆风、苗歌、李钩龙等,  相似文献   

15.
傈僳族是一个跨国界民族,在中国、泰国、缅甸都有分布。泰国的傈僳族主要聚居在泰国北部的清迈、清莱两府。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泰国傈僳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前已有,至今仍在使用的文字有24种。它们是:汉、藏、维吾尔、朝鲜、景颇、、拉枯、锡伯、哈萨克、俄罗斯、柯尔克孜、壮、苗、佤、白、瑶、侗等16个民族文字各一种,蒙古、傈僳族文字各2种,傣族文字4种。共24种。  相似文献   

17.
傈僳族是一个跨国界民族,在中国、泰国、缅甸都有分布.泰国的傈僳族主要聚居在泰国北部的清迈、清莱两府.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泰国傈僳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傈僳族竹书文字是20世纪20年代个人创制的一种少数民族文字.通过与纳西东巴文、水族水书的同义比较,揭示了竹书的性质是一种原始音节文字,从竹书的形成阐述了文字发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萧家成《勒包斋娃──景颇族创世史诗》于1992年出版,是我于1963年用景颇文和国际音标记录的,当时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语言学方面的调查研究。后来,发现其内容比较深奥,语言也比较艰深,只有把语言学与民族学两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开...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特别是傈僳族的社会生活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这是研究中国民族和宗教状况时应该予以关注的一个方面。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云南的成功传入,得助于当时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从中也反映了傈僳族在面对西方强势宗教带来的文化挑战时的某种应对之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