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恐怖小说是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从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上分析,发现埃德加·爱伦·坡小说其巨大魅力源于恐怖与美丽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恐怖小说的创作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到2005年,一度出现了恐怖小说创作、出版前所未有的热潮。但面对着这一类型化小说创作过度繁盛,一系列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也逐渐暴露出来。面对解决诸种困境的出路,恐怖小说本土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起来。在响应本土化号召下产生的恐怖小说《暗穴》,为中国恐怖小说本土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具体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3.
爱伦.坡在其恐怖小说中对环境的恐怖渲染,对复活、活埋、死亡等场景的描写,对病态人格题材的偏好和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使他的恐怖小说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恐怖"效果。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他一生贫困、坎坷又遭非议,充满了悲剧的色彩。他的恐怖小说内容独特,手法新奇,以死亡、凶杀为主题,以幻想、怪诞为特点。在其塑造的恐怖小说中,他把人性中最丑陋、阴暗、残忍和阴蔽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主要分析爱伦.坡恐怖小说形成的原因。一、家世的影响;二、受时代和颓废派的影响;三、受当时报刊杂志的影响;四、受他自己创作理论的影响;五、受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六、受亲人死亡的影响;七、受自己性格嗜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当代文坛,通俗小说因其娱乐性与大众性成为拥有庞大读者群的文学形式。近年来恐怖小说异军突起,成为美国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斯蒂芬·金开创的社会恐怖小说一直主导着美国恐怖小说的发展方向。他擅长运用各种恐怖元素进行创作,如在独特的环境、人物和视觉化效果等方面制造恐怖效应,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反映并审视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对其小说中独特恐怖元素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7,(3):117-121
恐怖小说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至今已有30年左右,在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具有了与其他文化不同的审美。而其根本是具有"审丑"风格的类型小说,"他者"的存在性,让恐怖小说的"审丑"具有别样的特色。探讨恐怖小说的"他者"审丑,可以审视当前文化的审美走向,对于揭示"审丑"规律和"审丑"内容有极大的帮助。对当代恐怖小说在创作作品时应该如何将审丑的内涵扩大有一定的启示。并对当今市场上良莠不齐的恐怖小说进行一个合理的归类和整理,以期让中国当代恐怖小说朝着一个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厄舍府的倒塌》是爱伦·坡恐怖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坡恐怖小说的创作特色。本文将从美学入手分析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恐怖之美,指出作者的审美观是继承了伊曼努尔·康德美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当代恐怖小说大师"的美国小说家斯蒂芬·金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恐怖小说创作模式——社会恐怖小说,他的作品不再强调超自然的描写,而是将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恐怖故事向社会各个层面纵深发展,从而审视深刻的社会现实。斯蒂芬·金小说的电影改编继承了小说文本最显著的特性——社会现实性,改编特色在于影片常反映出现代生活的"焦虑性"、现实中人的"面具性"、人类精神的"希望性"。对于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有助于人们对金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怪诞恐怖为特色的小说系列代表了爱伦.坡的主要创作风格,体现了作者清晰而独特的文学观和价值观。文章从美学角度对这类小说进行解读,从而发掘小说深层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意蕴。集中表现为:注重美学效果,化恐怖为艺术;审美取向指向生死维度,在恐怖叙事和死亡观念之间架起美学桥梁;将文学创作上升到生命与宇宙对话的高度,对"天国之美"进行消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畅销书作家斯坦是当今美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所创作的小说多以恐怖、惊险、扣人心弦见长。继“鸡皮疙瘩”系列之后,斯坦的“幽灵街”系列也将登陆中国。“幽灵街”与我们主流的儿童小说不大相同。它不太注重细节的刻画,而是着力渲染气氛。在斯坦制造的超现实空间里, 充满了刺激的冒险、紧张的节奏、绝妙的悬念和令人毛骨悚然又有惊无脸的恐怖气氛,这些都较好地迎合了儿童的阅读心理。比起成人的恐怖小说,它没有过分渲染恐怖,而是非常周到地照顾了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有的阅读审美。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小说已经深入发展为一种有着重大影响的文学派别.本文浅析了<看见父亲在哭泣>的人物描写、滑稽模仿和碎片艺术的叙述手法,从而窥视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充满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读者被迫参与到小说的创作中,从而揭示出小说创作性和虚构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抑的女性人物——爱米丽的人生悲剧。她的一生是孤独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在恐怖的氛围中实施了她的疯狂行为。主人公的孤独人生和悲惨生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再一次掀起译介美国恐怖小说作家爱伦·坡作品的热潮.几乎与此同步,中国当代恐怖小说的创作也逐渐升温.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分析二者在主题、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关系及其流变,探讨我们和爱伦·坡再次相遇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境遇,既对深化爱伦·坡的研究,也为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恐怖小说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哥特式小说文学手法与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在实际应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蝴蝶梦》中,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利用哥特派小说的创作手法将阴森压抑的绝望和恐怖融入作品,同时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缠绵温柔,从而成功的在作品中塑造了富有神秘传奇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蝴蝶梦》中哥特式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展现达夫妮·杜穆里埃在艺术继承和艺术创新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白雪公主》运用"拼贴画"创作手法对19世纪初德国民间童话《白雪公主》进行了全面戏仿和彻底解构。他的"拼贴画"创作手法体现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观念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主要审美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后现代作家佩列文的小说《昆虫的生活》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后现代作家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创作手法。一方面,二者都是采用异化的创作手法,将人变成昆虫,对生活进行变形,表现了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等。另一方面,佩列文又不同于卡夫卡,二者在创作主题和创作形式上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对此进行阐述,并分析研究造成差异的原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佩列文的后现代主义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7.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他一生命运多舛,英年早逝。生前不为美国文学界承认,无论其私生活、还是其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死后却在欧洲获得殊荣。他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领域都颇有建树,更是开创了恐怖小说题材的先河。他的恐怖小说情节离奇、结局荒诞。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心里,揭示其小说背后隐藏的弑父情结。  相似文献   

18.
《厄舍府的倒塌》是爱伦&#183;坡恐怖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坡恐怖小说的创作特色。本文将从美学入手分析爱伦&#183;坡恐怖小说的恐怖之美,指出作者的审美观是继承了伊曼努尔&#183;康德美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以其独特而新颖的"套盒结构",零散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开放的阅读空间和典型的元小说创作风格,被誉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埃德加·爱伦·坡是恐怖小说的大师,他在其短篇小说<那桶阿曼梯莱托葡萄酒>中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增强了小说的恐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