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继康 《大观周刊》2011,(52):234-234
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另一种语言表述方式。而古典音乐以其高深的意境、经典的语言、和谐的美感影响着现代音乐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花中最灿烂的一朵。中国古典音乐蕴舍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阴阳之间的刚柔并济、修身养性的从善之美等.  相似文献   

2.
何为中国文化元素 什么是中国文化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20,(2):20-45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古神话奇幻瑰丽,传统工艺巧夺天工,地域风俗别具特色……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承载着我国5000年的灿烂文明。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将历史文化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构成国家软实力和民族精神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民族文化传统也是电影艺术的精神宝库和创作资源。即使是当下,表面上看来已经部分都市化、现代化和好莱坞化的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依然在画面和声音的延续中散发着浓郁的本土味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里面,不仅有着电影画面创作者的业绩,更有着电影声音创作者的功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电影声音是体现民族化、还原本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神、契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的象征者和承载者。  相似文献   

6.
宋楚乔 《新闻前哨》2014,(12):17-19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淀中,发展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无尽的宝藏,而它并不意味着生硬僵死的东西。[1]它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随着电影、电视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儒释道,“文以载道”是其传统。实际上,“文以载道”历来都是中国文艺作品的主流创作传统与评判标准,能否传达出正确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7.
高燕 《大观周刊》2011,(35):16-16
从伦理思想的角度看,儒释道三教的精神内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所体现的是生活的根本秩序、行为的价值取向和生命的内在追求。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它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大众心理上的积淀与自觉,它是儒释道三教伦理思想的融汇对中华民族长期熏染、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周瑾 《青年记者》2008,(13):73-74
什么是中国文化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9.
一、出版现状的剖析。中国出版业对世界出版业曾作过无与伦比的贡献。中国古籍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相比的。正由于此.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在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始终闪射着独特的光芒,并成为维系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构成国家软实力和民族精神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民族文化传统也是电影艺术的精神宝库和创作资源。即使是当下,表面上看来已经部分都市化、现代化和好莱坞化的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依然在画面和声音的延续中散发着浓郁的本土味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里面,不仅有着电影画面创作者的业绩,更有着电影声音创作者的功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电影声音是体现民族化、还原本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神、契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的象征者和承载者。  相似文献   

11.
宋丹丹 《大观周刊》2011,(44):145-145
中国绘画的传统渊源流长,历数千年而不变,蔚为中外画史之奇观。从中国绘画已形成的独特审美符号中,领略到中国绘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绘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都不约而同地从中国的经典哲学里,找到了绘画美学的起点,看出了中国绘画所包容的文化特征和哲学深度。  相似文献   

12.
敦煌文化是多元文明长期交融荟萃的结晶,至少自汉代以来,敦煌始终以中华传统文明为根基,汲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明精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敦煌文化是继往开来的典范,更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先声。新形势下,亟须着力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使敦煌文化生活化、具体化、生动化,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由此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再上新台阶,唱响新时代国际传播大合唱。  相似文献   

13.
卢德璋 《新闻世界》2013,(11):188-189
研究山水面的技法,应该先了解中国山水_面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艺术智慧的宝贵结品,是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艺术体系。因此可以说,民族性是中国山水画最显著特征之一。中国山水画还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简练、恬淡、含蓄和韵律美。  相似文献   

14.
张紫星 《新闻世界》2012,(4):172-173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服饰文化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丝绸之路"的开发使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也使中国成为东方服饰文化的策源地。在现代服饰的设计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这种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服饰,不仅是世界服饰中具有文化意义的奇葩,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发展历程、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日常生活、道德精神、民俗习惯等方面对中国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情感、道德和精神的纽带,是中国人获得自我归属和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伦理、道德、文化、理念,培养兼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代代新人,是高校图书馆人理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摆在高校图书馆人面前的现实课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秋霞 《传媒》2018,(5):92-94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以及文化自信的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现代大众媒介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本文立足于传媒现实观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在大众媒介上呈现出的五种主要类型特征,提出优化信息呈现效果的现代化重构途径,展望未来的重新情境化呈现图景.  相似文献   

18.
正档案既是文化进步的阶梯,档案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档案在继承、保持中国文化统一性和完整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档案中凝聚着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而今人利用档案创造的新的文化成果作为历史文化的精粹,成为当今文化的组成部分,又通过档案为后人的文化创造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营养,使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刘喆 《新闻前哨》2021,(3):20-2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亦可以称为诗的文化,诗词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灿烂星河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无论在何种历史时期,都能闪耀出巨大的思想光芒。本文从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活动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它为影视剧艺术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丰厚滋养.本文结合一些优秀的影视剧创作实践及文本,主要从"精神价值"、"故事资源"、"文化符号"三方面探讨了影视剧艺术创作开掘、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多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