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品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呢?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研究》在1999年第2期刊登了胡杨老师的《〈丑小鸭〉告诉孩子什么》的文章。胡杨老师在文中部分否定了和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中确立的“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教育目标;否定了刘琼、温中元老师确立的“热情歌颂了那些大胆追求美好东西的人们”的思想教育目标;否定了赖小平老师确立的“不怕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3.
詹立信 《教育》2014,(9):39-40
正思想品德课是基础学科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让学生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获得教益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和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理解,认为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悟,灵魂得到升华,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也可把它归结为思品生活化,生活思品化。以下主要探讨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教育的教学策略。理论支持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是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提倡。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存在教学效益不高的问题,这主要还是因为学生的“学”和“行”之间发生脱节。本文在研究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反思,针对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并创设情境,打开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通道,知行统一,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师要多从自己生活的周围世界寻找、收集和积累素材,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让生活情境在课堂中再现。教师应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接受课本中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政治教学回归生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幼华 《考试周刊》2009,(38):167-168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何为政治教学回归生活呢?它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密切政治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活天地为活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又在生活中发展个性和能力。一言以蔽之,用生活理解知识,更让知识为生活服务。这是政治教学回归生活的要求和目标,同时也对学生知识的落实和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刊登了四川乐山市沐川教师进修学校卢永璐老师撰写的文章:《作文教学虚实之我见——有感于“不真实”的作文评语》。在这篇文章中,卢老师从“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探究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分析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系列”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观点,即: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回归思想品德教材出发,强调激活学生的兴趣;转变教学方式,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加有效地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教材资源,促进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12期“教材研讨”栏目中刊登了何登峰老师《“乞之”还是“丐之”——(伤仲永)质疑》的文章,文中的一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将一孔之见写出,以期和何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1.
回归生活,着眼于学生生命的成长,注重学生生活、生命的独特体验,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关键。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回归生活?怎么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建构学生生活的活性因子?构建知识、过程、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  相似文献   

12.
来自生活,回归现实——思品课教学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教材修改的周期过长,导致内容陈旧与现实生活脱节,在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继承与发展的把握上有顾此失彼现象。  相似文献   

13.
现行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寓传统的知识理论于众多的课堂活动中,以大量反映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与他们相适应的社会生活案例生动有趣地教育学生,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处事,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因此课堂活动的教学就成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重要形式,如何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现略谈一下课堂活动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它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道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更要让学生学会按照规则做事。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新课改针对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传统课堂提出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5.
首先论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进而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人性化的教学过程、挖掘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老师的人文素质及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这五个小点阐述了人文精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渗透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基础德育的阵地,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我们教师要善用教材,进行创生教学,让思想品德课焕发出特有的育人光彩。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就是指教师通过开展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观初步形成。那么,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有些老师认为思想品德课内容空洞,课堂难以生动;也有不少学生反映上思想品德课“味同嚼蜡”。难道思想品德课就注定“了无生趣”吗?当然不是。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要想让思想品德课生动有趣,学生乐学爱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气质”——正气、朝气、灵气。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激励学生要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并且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中实现体验学习的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循环中的不同体验.教师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千变万化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教学中所能体验到的,学生也应该在学习中学会生活,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体验生活,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谛,从而让思想品德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讲“近、小、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尤其要着眼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如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诚信观念、民主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