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明的思念     
一、学情分析 课前,我做过学生调查,70%的学生知道清明扫墓这件事,50%的学生扫过墓,仅有10%的学生在扫墓时带着深厚的情感.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他们对于清明扫墓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生还从未听说过.就算有过清明扫墓经历的同学,对扫墓也仅仅停留在学父母的样,"依样画葫芦",所以"清明的思念"的主题小学生较难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其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历代诗人对清明也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1.扫墓缅怀清明这一天,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的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的景象历历在目。"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  相似文献   

3.
猜迷     
有一次,表姐出了一个谜让我们几个人猜: 一院隔成两块,五男二女分家. 两家打得乱纷纷,打到清明才罢.(打一常用物) 大家开始猜,而且纷纷认定,既然谜面提到了"清明"二字,那么,这就一定是清明前后使用的一种器具.但大伙儿绞尽脑汁,也没能猜到答案.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是实施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级管理就应追求清明、清正、清廉、清静的"四清"境界. 一、清明 清明,就是班主任要对班级的情况了如指掌、心知肚明.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那么他首先应该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班主任只有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今天传清明时拍的照片,在编写相册说明时,又一次遇到老问题:我们口语中所说的清明“挂qin”究竟应该写作“清明挂清”,还是“挂亲”,还是“挂青”呢?这个问题其实困扰我多年了,我也一直在回避思考中.我苦思良久,忽然灵机一动:这“qin”是清明时节挂的,大概可以叫做“挂清”了,于是写作“挂清”.觉得这样写,可以应景,而且似乎可以隐含:挂清了,就让自己对先人的看望之债也暂时清偿了.自以为还有些意思.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主题公园的开发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主题公园的开发应在选址、主题定位、演出内容等方面花大功夫.笔者以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例,对清明上河园取得的成绩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7.
在黔中屯堡,清明祭祖具有次数之多、人员之众和规模之大的特点.作为宗族血亲的物化形式,清明祭祖在屯堡社区具有伦理道德教化、彰显历史记忆和增强族群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成为强化屯堡族群认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悲情的时节,也是人们一往情深开创未来的时节。只因清明时处暮春,渐离了凄风苦雨,远别了料峭春寒。在农村,清明是逐渐过渡到夏收夏种的节气。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一年之计在清明。清明时节,油菜开花满地金,蚕豆开花满天星,小麦扬穗节节高。春熟春熟,正是经过清明才成熟的。  相似文献   

9.
清明絮语     
清明,清明,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和怀念。花木芳菲、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之感,使得整个四月,仿佛都是湿漉漉的一身雾气。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认识“魂、酒、牧”3个生字,正确书写“欲、混、借”等6个生字,理解“雨纷纷、欲断魂”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清明》。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意蕴。【教学流程】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感知清明内涵任务情境:我和古人一起聊清明——今天就让我们搭乘时光机,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聊聊清明那些事儿吧!  相似文献   

11.
清明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作为节气 ,“清明”由来已久 ,大约起于周代 ,有明显记载的是在汉代。《后汉书·律历志》中正式列入清明节气。古人解释“万物生长 ,此时皆清净明洁” ,所以叫做“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写出了清明时的一种特殊心境和氛围。清明自古有许多风俗 ,有些相传至今。古时清明首先寒食禁火 ,在清明前的一两天 ,有个寒食节。寒食节时 ,家家户户不准生火 ,只吃前几天做成的冷饭冷菜。后来清明时上坟扫墓成为主…  相似文献   

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逐渐升高,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便来临了。上面两句农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3.
当人造景观在旅游市场出现滑坡之时,以《清明上河图》为兰本的再现景观,却如狂飙突起,风风火火地热起来.杭州宋城清明上河园,无锡水浒城清明上河街,浙江东阳市横店影视、旅游、度假基地和开封清明上河园等越来越多的地方,纷纷以高投入、高产出,大制作、大轰动的生产和消费形式,在旅游市场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再现《清图》热潮,使人们感受到宋代文化的辉煌和魅力.  相似文献   

14.
政治清明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倡导和追求的行政方式,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我党建设的新目标。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传统的政治清明与新时期的政治清明有着很大的差异,又有一定的共通性。厘清政治清明的传统基因与时代内涵,对认清政治清明的现实意义,促进廉洁政治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明节     
清明节的介绍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寒食、清明本来星两个节日,但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股叫清明。清明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  相似文献   

16.
还有几日,又到清明时节。盼望着今年清明能有雨,让老天爷也能为逝去的亲人掬几捧泪。虽说从未见江南的清明下过大雨, 可所有的清明,雨一定是淅淅沥沥,抽抽泣泣,催人泪下的。此时不知今年的清明是如何,心已经充满泪。——题记  相似文献   

17.
柏科 《老年教育》2009,(4):48-48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素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相似文献   

18.
元旦谜趣     
"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以"元旦"为题可设计出不少有趣的灯谜,借本栏目与读者分享. "细看园中景,旧貌变新颜",第一句扣"元"字,第二句用笔划位移法将"旧"字的一竖移变为一横成"旦"字,这不是"旧貌"变了"新颜"吗?灯谜的谜面和谜底相扣,显得十分贴切. "清明前一日."本来"清明"专指清明时节,这里却另辟蹊径,另解为"...  相似文献   

19.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科学链接看啊,这是春天里的清明时节,一幅多么迷人的江南风景画!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从清明的源起、传承、流变以及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社会习惯、民俗风情;清明习俗的保存方式;人们对清明的关注程度、认知状态;清明习俗对生命的关注、死生的超越以及慎终追远的民族内聚力对清明文化所蕴藏的人文教化功能进行探析,从现代元素对清明文化精神主体意识的彰显、对生命价值的超越;从道德教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等不同视角,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如何保有清明文化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铸民族精神提出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